《荣枯鉴》(三):争议了一千多年的成功术,凶狠章节令人汗颜!

《荣枯鉴》又称《小人经》,作者冯道,生逢五代乱世,一生事五朝八姓十一帝,前后共三十一年,一直位列宰辅。如果他说自己是排在最成功为官榜的老二,那么绝对没人敢称老大,他的为官记录,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世界之最。

冯老先生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葬礼万人空巷,后周世宗柴荣罢朝三日以示悼念,最后追封为瀛文懿王。与冯道同时代的人对冯老赞誉有加,而自五代后,对冯老的评价褒贬不一,其中持褒为主的有:宋初名臣范质,王安石、李贽等,持贬为主的有:欧阳修、司马光、王夫之、赵翼等不一而足。

曾国藩认为:“一部《荣枯鉴》,道尽小人之秘技,人生之荣枯。他使小人汗颜,君子惊悚,实乃二千年不二之异书也”

前两篇的《荣枯鉴》,大家都很关注,而这一篇中的两章,着实是《荣枯鉴》中最凶狠的部分,怎样攻其不备,伪己惑人,不择手段而成功,我们来看看:

《荣枯鉴》(三):争议了一千多年的成功术,凶狠章节令人汗颜!

一、怎样攻击别人是最有力量的?(谤 言 卷七 )

原文:人微不诤,才庸不荐

职位低贱的人,没必要告诫与提携他,没有才能的人,也不要瞎推荐。做这些都很容易让自己惹上麻烦。

原文:攻其人忌,人难容也

攻击一个人,就攻击他最招人忌的点,大家就难以容忍他了。

原文:陷其窘地人自污,谤之易也;善其仇者人莫识,谤之奇也;究其末事人未察,谤之实也;设其恶言人弗辩,谤之成也

把他推入窘境,众人自然就会污陷他,这样毁谤人最容易了;善待跟他有仇的人,他早晚会跳出来毁他,而别人不知道跟你有关系,这算是毁谤人的奇招;找出他干过的不为人知的各种小事,挑出毛病诬陷他,这样毁谤人最实在有效。到处散播他的种种坏话,让人真假难辨,这样直接毁谤就会成功。

原文:谤而不辩,其事自明,人恶稍减也;谤而强辩,其事反浊,人怨益增也

遇到诽谤而不辨解,真相慢慢就清楚了,别人的厌恶也会稍微减少;遇到诽谤强行争辩,只能越描越黑,结果徒增别人的怨恨和厌恶。

原文:失之上者,下必毁之;失之下者,上必疑之

失去领导信任,下边的人就开始毁他;下头的人对谁不满了,领导必定也会怀疑他。

原文:假天责人掩私,假民言事见信,人者尽惑焉

假借领导的意见打压别人,能实现自己的目的,借助众人对事物的议论来获取信任,这样做事谁都被你蒙蔽了。

《荣枯鉴》(三):争议了一千多年的成功术,凶狠章节令人汗颜!

二、怎样伪装自己最容易获得成功?(示 伪 卷八 )

原文:无伪则无真也。真不忌伪,伪不代真,忌其莫辩

没有伪就没有真。真不怕伪,伪不能代表真,就怕真真假假掺合在一起,就无法分清了。

原文:伪不足自祸,真无忌人恶

虚伪又虚伪不到位会给自己惹祸;真诚得无所顾忌也让别人讨厌。

原文:顺其上者,伪非过焉;逆其上者,真亦罪焉

顺应领导的意思行事,即使装的,也不会有什么过错;悖逆领导的意思行事,哪怕真诚,也是自己找罪受。

原文:求忌直也,曲之乃得;拒忌明也,婉之无失

有所求时,别说的太直;含蓄点容易成功;拒绝别人,别说的太白,委婉点,就不会有失误。

原文:忠主仁也,君子仁不弃旧;仁主行也,小人行弗怀恩

忠于领导有仁有义,就不会放弃以前的领导;有仁有义的人知道通过行动来感恩,小人就不会了。

原文:君子困不惑人,小人达则背主,伪之故,非困达也

君子尽管落魄也不会去迷惑别人,小人一旦发达就会背弃帮助过他的人,这是做人虚不虚伪的原因,跟发不发达没有关系。

原文:俗礼,不拘者非伪;事恶,守诺者非信。物异而情易矣

不拘俗礼的人并非是虚伪的。明知道坏事,还信守诺言的人也并非实诚。事物不同了,处理情况也就改变,具体问题得具体分析才行。

《荣枯鉴》(三):争议了一千多年的成功术,凶狠章节令人汗颜!

很明显,《荣枯鉴》与儒家“仁义礼智信”的基调完全不合,与道家清静无为、水处下而不争的态度也不相符,与释家“慈悲为怀”的般若更不可同日而语,从而引发千年争议,褒贬激烈,莫衷一是。但不做小人,起码可以用《荣枯鉴》防小人,或者可以这么说:知世故而不世故,做一个知奸的好人。你怎么认为呢?欢迎您来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