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相搏为知己,让后世多少“刎颈之交”汗颜

以身相搏为知己,让后世多少“刎颈之交”汗颜

1993年,长沙渔阳墓中,出土了三件五弦琴,据考证是在宋代以后就失传的“筑”,现在已无人会弹奏了,据说此琴兼有弦乐和打击乐之音律,弹出的音乐高亢悲壮,能激发人万丈豪情,也能使人婉转愁肠。

以身相搏为知己,让后世多少“刎颈之交”汗颜

说到“筑”最令人难忘的是盲人高渐离以筑行刺秦始皇的故事,不为天下,也不为复仇,只为知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今生既不能相守,共赴黄泉也要相聚!

高渐离出生在诸侯纷乱的卫国,卫国亡国后,他辗转流浪到了燕国,由于身份低微,混迹于集市之中,与一个屠夫交往甚厚。高渐离有音乐天赋,特别弹得一手好筑,豪杰侠义之士多跟他交往,荆轲就是其中之一。

以身相搏为知己,让后世多少“刎颈之交”汗颜

这时正是七国争霸之际,秦国统一中原是大势所趋,燕太子丹本来在秦国做人质,看到了秦国的强大,想到不久将来燕国将会被秦国吞并,立志挽狂澜于即倒,于是他偷偷跑回燕国,招募死士,计划刺杀秦王。辗转认识了天下第一剑客荆轲,结为心腹,共同谋划刺杀秦王这一壮举。

以身相搏为知己,让后世多少“刎颈之交”汗颜

于是荆轲被作为上宾留在了燕国,荆轲喜欢高渐离击筑,经常击鼓相和,放声高歌,旁若无人,大醉而归,两人遂成莫逆之交。

以身相搏为知己,让后世多少“刎颈之交”汗颜

不久荆轲拿着秦国叛将樊於期的首级以及燕国督亢地图,准备去觐见秦王,在图穷匕现之时行刺!出发之时,秋风萧瑟,燕太子丹领着群臣相送,高渐离也在其中,当荆轲一行即将过易水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击剑相和,共同吟唱了一首千古绝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荆轲刺杀秦王失败,被秦王所杀!秦王大怒,一举踏平了燕国。

以身相搏为知己,让后世多少“刎颈之交”汗颜

高渐离因受牵连,逃到了卫地做奴仆。恰巧这家主人喜欢击筑,高渐离时常点评他击筑的好坏,下人们把他的评论反映给了主人,这家主人让高渐离也弹奏一首,一曲弹罢,旷世绝响,主人非常惊奇。

以身相搏为知己,让后世多少“刎颈之交”汗颜

一传十十传百,卫地的豪绅们都愿意到这里来听高渐离击筑。高渐离心想,这样隐藏下去也不是个头,于是有一天,高朋满座之时,高渐离换上干净的衣服,从箱子里拿出自己的筑,堂堂正正的坐在堂上击筑一首,同时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以身相搏为知己,让后世多少“刎颈之交”汗颜

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秦始皇的耳里,秦始皇也酷爱击筑,于是把高渐离召到了宫里,没有追究他与荆轲的关系,让他为自己击筑,为了防止高渐离有异心,秦始皇熏瞎了他的双眼。高渐离偷偷的往筑里面灌铅,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始皇慢慢的放松了戒备之心,高渐离离秦始皇的距离越来越近,有一天趁秦始皇不备,高渐离拿起灌铅的筑,狠狠地 击向秦始皇,只可惜这一次他像荆轲一样也未能成功,自然也被秦始皇杀害了。

以身相搏为知己,让后世多少“刎颈之交”汗颜

战国时期有很多刺客,他们行刺的目的,不是为了国家就是为了主人,总的说来就是家国情怀。而像高渐离这样没有家国情结,只是为了朋友,为了知己,忍辱负重,在自己双目失明,明知刺杀成功可能性几乎为零的情况下,仍然以身相搏,以实现朋友未完成的事业,让后世多少“刎颈之交”汗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