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學》上:千古絕學,讓李嘉誠曾國藩畢生踐行,值得一生收藏!

《止學》乃人生行為之約束,忽略此學,智者必有一失。

——曾國藩

知利之止,知欲之止,為知人生之成局!

——李嘉誠

《止學》上:千古絕學,讓李嘉誠曾國藩畢生踐行,值得一生收藏!

一部失傳已久的絕學--《止學》,讓曾國藩李嘉誠都讚譽有加,並精心研究。《止學》,作者王通,號文中子,隋朝大儒,史書中關於他的記載很少,但他門下弟子大名鼎鼎的很多,如唐太宗開國時的一批元勳魏徵、李靖、徐世績、房玄齡等等,所以他對於開創唐代文化思想來說可謂功績卓絕。

《止學》是以道家思想論處世之道的典範之作。一般謀略書都是告訴人們要想成功應該去做什麼,而《止學》卻告訴人們要想成功應該不去做什麼。當進則進,這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也是眾人推崇的;而當止則止,就很少有人真能踐行了。人們對“止”輕視無知,無限誇大“進”的作用,終將引發種種禍患。

《止學》將傳統文化中關於“止”的精髓集於寥寥千餘言內,道出了“止”是 “進”的必要補充,他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進”,解決了人們“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的成敗大惑,極具實用價值,堪稱一部奇書。

因為篇幅較大,所以本次分為上、下兩篇推出,與君共享這千古絕學。

智卷一(智止)

1、智極則愚也,聖人不患智寡,患德有失焉。

【譯文】過於聰明就是愚笨了,聖人不擔心自己的智謀少,只擔心自己的品德有失。

2、才高非智,智者弗顯也。位尊實危,智者不就也。大智知止,小智惟謀,智有窮而道無盡哉。

【譯文】才能出眾不是智慧,有智慧的人不會顯露自己。地位尊崇其實充滿危險,有智慧的人不戀權位。有智慧的人知道適可而止,小聰明的人不停地謀劃,智謀有時盡而天道卻沒有盡頭。

3、謀人者成於智,亦喪於智。謀身者恃其智,亦舍其智也。智有所缺,深存其敵,慎之少禍焉。

【譯文】謀劃別人的人成於智,也敗於智。想要保全自身的人依靠智計,也要捨棄智計。智計總有缺欠,謀略總有敵手,謹慎使用才能減少禍患。

4、智不及而謀大者毀,智無竭而謀遠者逆。智者言智,愚者言愚,以愚飾智,以智止智,智也。

【譯文】智慧不夠卻謀求大事的人必敗,小算盤不斷卻謀求長遠的人難如願。對有智慧的人說智慧,對愚蠢的人說愚蠢,用愚蠢來掩飾智慧,用智慧來停止智計,這才是有大智慧的。

《止學》上:千古絕學,讓李嘉誠曾國藩畢生踐行,值得一生收藏!

用勢卷二(勢止)

1、勢無常也,仁者勿恃。勢伏兇也,智者不衿。

【譯文】勢力是很難恆久的,有仁德的人不會依靠它。勢力裡兇險暗伏,有智慧的人不會去誇耀它。

2、勢莫加君子,德休與小人。君子勢不於力也,力盡而勢亡焉。小人勢不惠人也,趨之必禍焉。

【譯文】君子不會為勢力所挾持,仁德對小人毫無作用。君子的勢力不表現在權勢上,權勢是很容易消亡的。小人的勢力不會給人帶來好處,趨附它一定會招來禍端。

3、眾成其勢,一人堪毀。強者凌弱,人怨乃棄。勢極無讓者疑,位尊弗恭者忌。

【譯文】眾多的人才能成就的勢力,一個人就可以毀掉它。以強凌弱的人,人們因怨恨而離棄他。勢力達巔峰卻不知退讓的人令人猜忌,地位尊貴卻不懂謙恭的人使人嫉恨。

4、勢或失之,名或謗之,少怨者再得也。勢固滅之,人固死之,無驕者惠嗣焉。

【譯文】勢力總有失去的時候,名譽也會經常遭人誹謗,少發怨言耐得住寂寞的人能失而復得。勢力最終一定會失去的,人終有一死,不驕不縱才能惠及子孫。

《止學》上:千古絕學,讓李嘉誠曾國藩畢生踐行,值得一生收藏!

利卷三 (利止)

1、惑人者無逾利也。利無求弗獲,德無施不積。

【譯文】迷惑人的東西沒有超過利益的了。不追求利益就不會獲得,不常施仁德就沒有積累。

2、眾逐利而富寡,賢讓功而名高。利大傷身,利小惠人,擇之宜慎也。天貴於時,人貴於明,動之有戒也。

【譯文】追逐利益的人多但富貴的人卻很少,賢明的人讓功顯名。利益太大容易傷害自身,利益小卻能利己惠人,應該慎重對待。天道貴在有其規律,人道貴在明智有節,為人處世要有所戒守。

3、眾見其利者,非利也。眾見其害者,或利也。君子重義輕利,小人嗜利遠信,利御小人而莫御君子矣。

【譯文】大家都能看到的利益,就不是利益了。大家都覺得有害的東西,往往卻是有利益的。君子重道義而輕利益,小人貪利益而遠信義,利益可以御使小人而不能御使君子。

4、利無盡處,命有盡時,不怠可焉。利無獨據,運有興衰,存畏警焉。

【譯文】利益是無窮無盡的,生命卻是有限的,努力不懈怠就可以了。利益不能獨佔,運氣有好有壞,心存畏懼,時時警醒。

辯卷四(辨止)

1、物樸乃存,器工招損。言拙意隱,辭盡鋒出。

【譯文】樸素無華的物品容易保存下來,精緻華美的卻容易被損壞。要拙於言辭隱藏真意,話語說盡就顯得鋒芒畢露了。

2、識不逾人者,莫言斷也。勢不及人者。休言諱也。力不勝人者,勿言強也。

【譯文】才識不如別人,不要輕易幫別人做判斷,勢力弱於別人,不要說別人忌諱的話,力量不如別人的,不要說好強的話。

3、王者不辯,辯則少威焉。智者訥言,訥則惑敵焉。勇者無語,語則怯行焉。

【譯文】為上的人不與人爭辯,爭辯會減少他的威嚴,有智慧的人言語遲鈍,言語遲鈍讓敵手難以琢磨。有膽氣的不多話,話多會使行動猶豫。

4、忠臣不表其功,竊功者必奸也。君子堪隱人惡,謗賢者固小人也矣。

【譯文】忠臣不會表白他的功勞,竊取他人功勞的人一定是奸臣。君子可以替人隱瞞缺點,誹謗賢德之士的人也一定是小人了。

《止學》上:千古絕學,讓李嘉誠曾國藩畢生踐行,值得一生收藏!

譽卷五 (譽止)

1、好譽者多辱也。譽滿主驚,名高眾之所忌焉。

【譯文】喜好名譽的人,會經常遭受曲辱。讚譽太多,會讓君主驚恐,名聲太高,會招來眾人嫉恨。

2、譽存其偽,諂者以譽欺人。名不由己,明者言不自贊。貪巧之功,天不佑也。

【譯文】名譽是有虛假的,諂媚的人用它來欺壓他人。名望不是自己能左右的,明智的人不會自我褒揚。貪婪巧取所得的功名,上天不會保佑他。

3、賞名勿輕,輕則譽賤,譽賤則無功也。受譽知辭,辭則德顯,顯則釋疑也。上下無爭,譽之不廢焉。

【譯文】不要隨便賞給他人名譽,太隨便了名譽就不珍重了,不珍重就意義不大了。接受榮譽要懂得辭讓,辭讓彰顯美德,彰顯美德就不會讓人質疑了。上下都沒有爭議,榮譽才能久存。

4、人無譽堪存,譽非正當滅。求譽不得,或為福也。

【譯文】人沒有名譽可以存活,不是正道得來的名譽卻能讓人毀滅。求取名譽而不可得,或許才是福氣。

曾國藩自小就極愛《止學》一書,他一生的作為與成就,處處顯示“止”的印記,今人李嘉誠更是按照《止學》要義身體力行,將“知止”兩字高懸在辦公室的醒目之處,欲成大事者,《止學》絕對不能忽視!

《止學》上:千古絕學,讓李嘉誠曾國藩畢生踐行,值得一生收藏!

上篇完,敬請期待下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