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譏評人短即是驕傲

曾國藩:譏評人短即是驕傲

年少的曾國藩喜歡“好論是非”,也因此吃了不少“苦頭”。隨著年齡的增長,曾氏痛下決心,將“戒多言”作為戒律之首,經過二十多年的歲月蹉跎,他的這層感悟又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

以修身成完人為目標的曾國藩,在年輕時期,也有著許多常人通有的毛病。俗話說:“禍從口出”,三十歲的曾國藩喜歡議論朝中之事,在他人背後品頭論足。

道光二十年,曾國藩剛剛進入翰林院不久,正春風得意,一次在給父親過生日時,對前來祝壽的好友鄭小珊誇誇其談,有些得意忘形,結果引起鄭小珊反感,拂袖而去。事後曾國藩後悔萬分,他在日記裡反思說,自己不說惡毒傷人的話,也就沒人用憎恨惱怒的話說你。

曾國藩:譏評人短即是驕傲

自此,曾國藩以“戒多言”為首,對自己的惡習進行痛改。咸豐十一年,曾國藩再跟諸弟談到“戒多言”時,便將這條戒律再次具體化為“不宜譏評人短”,二十年的時間,曾國藩將這條戒律一直堅持並完善,這是有何等的恆心!

曾國藩:譏評人短即是驕傲

曾國藩:譏評人短即是驕傲

◑咸豐十一年二月初四日

核心提要:凡畏人,不敢妄議論者,謹慎者也;凡好譏評人短者,驕傲者也。

曾國藩:譏評人短即是驕傲

◆ 譏評人短即是驕傲 ◆

曾國藩在這封家書裡告誡四弟說,為人謹慎的人,一般很敬畏別人,不敢對別人妄下議論。從反面而言,喜歡譏諷評論別人,也算是一種驕傲。俗話說:有錢人家的子弟,貴族人家的子弟都驕傲。這句話的意思怎麼理解呢?

曾國藩:譏評人短即是驕傲

在當時,曾國藩認為,吃好的,穿好的,隨便動手就打人,這是驕傲的一種體現。還有一種驕傲就是志得意滿,對別人一點敬畏心都沒有,動不動就議論人的長短。所謂的議人長短,實際就是議人短處,覺得別人有短處的時候,就是傲慢心生起的時候,再堂而皇之議論,這就是在批評貶損別人,就是傲慢。

曾國藩:譏評人短即是驕傲

好議論別人的短處,甚至議論與自己毫不相干、素昧平生之人的短處,這似乎是我們常見的普遍現象,大家習以為常,也不將它上升到“驕傲”的高度來認識。曾氏不滿意四弟毫無畏忌開口議人長短的習氣,認為這就是“極驕極傲”。

背後議人短長,的確不是好事,它無形之間助長議者的驕矜自得之氣,也讓被議者獲知後心理極為反感。望有此習者戒之!

◑ 本文內容來自【拙誠文化】微信公眾號(hnzcwh),歡迎訂閱。

曾國藩:譏評人短即是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