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建长城还有一种不为人知的作用

原题:古代长城的另一种作用

古代建筑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长城的这一种作用,已为人所熟知。然而人们很难料到,随着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和阶级压迫的日益深重,长城逐渐具有另一种作用---防止汉族人民向北方少数民族地区逃亡的作用。长城的这一种作用,今天很少为人所知。

古人建长城还有一种不为人知的作用

自先秦以来,长城以北就是少数民族生活栖息的地方。那里的少数民族虽然经常变换,因时而异,但其兴起时多半处在原始的部落社会,剥削制度还不发达。而那里的水土十分肥沃,利于游牧,也利于农耕。因此,如果不发生战乱,那里人民的生活比内地相对要安定。这样,汉族人民在遭受压迫和动乱时,自然就视长城以北为乐,而趋之若鹜了。譬如西汉元帝时,南匈奴与汉朝和好,请求拆除阻碍双方交通的长城,熟悉边事的大臣侯应疏言不可,举出十条理由,其中三条就是说长城有防止汉族人民向北方少数民族地区逃亡的作用的。据《汉书·匈奴传》:一是可以防止往日讨匈奴做了俘虏的将士的子孙不安贫困,逾境投奔亲人;二是可以防止边境奴婢不堪愁苦,羡慕“匈奴之乐”,而向北逃亡;三是可以防止被迫起义的汉族人民,在情况紧急时北奔投敌。两汉以下,直到明朝,汉族人民翻越长城投奔少数民族的事例史不绝书。各代封建统治者大多有修补长城之举,目的不仅仅限于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而且可以防止汉族人民向北方少数民族区的逃亡,古代长城的这种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明代长城保存较好,也颇具代表性,明代为防御北元势力和鞑靼、瓦刺诸部侵扰,在隋长城的基础上大规模修筑长城。但明代不称“长城”,而称“边墙”。“河东墙”始建于明朝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又称“东大边”、“横城大边”。长城的作用开始发生转变,防止汉族人民向北方少数民族区的逃亡,例如,北元时期,漠南蒙古领袖阿勒坦汗实行,农牧并举、修筑板升、发展城镇,引进边民、薄赋轻徭等开放草原制度。明后期(1567---1620,隆庆、万历之际),蒙古族阿勒坦汗部与明王朝议和互市,北方边境稍安,大量长城内的汉族边民被吸引过来,明朝时期,从洪武年间开始修筑长城。在这一时期长城的作用由防御蒙古骑兵南下,变成防止汉族边民向北方漠南蒙古地区逃亡的“边墙”作用。明朝当时对汉族边民向北方漠南蒙古地区逃亡的处罚非常严厉,抓住以后处死的居多。笔者认为:此时长城的作用发生了根本变化。

古人建长城还有一种不为人知的作用

到清代,长城就没有再修。清朝康熙帝认为没有必要修长城,那是由于清政府较好地解决了与北方蒙古民族的关系,长城也就没有了防御作用。而清政府实行“解蒙禁”政策后,汉族边民自由进出北方漠南蒙古地区。长城防止汉族边民逃亡的“边墙”作用也就不存在了。长城的防御作用和“边墙”作用彻底失去。内蒙古境内的长城内蒙古人民没必要为不到长城非好汉而感到遗憾,因为象征着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古长城就在你的脚下,长城在内蒙古境内长度长着呢!将我国各个时代所筑长城长度加起来,全国约有10万多里,而内蒙古境内的长城长度有3万多里,约占全国长城的1/3。居全国16个有长城的省、市、自治区之首。历史也很悠久!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先后在今内蒙古境内修筑长城。

秦长城

古人建长城还有一种不为人知的作用

考古工作者在包头固阳县和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小余太乡北面阴山中,又发现一段总长度为250公里的秦长城,保存相当完好。

汉长城

古人建长城还有一种不为人知的作用

汉武帝时,在居延海附近兴筑了张掖郡北面的外长城,通称居延塞或居延边塞,自额济纳旗东北部向西行,进入甘肃金塔县境内,全长250公里。汉代长城遗址,在内蒙古地区东西绵延总长约2800公里。

古人建长城还有一种不为人知的作用

内蒙古学者介绍说:“北魏长城是继赵、汉长城之后,修筑在茫茫大草原上的一道‘篱笆’。当时,北魏王朝为防止柔然部落南下,沿阴山北麓修筑了一条长城,由今河北省沽源县,入锡林郭勒南部太仆寺旗境内的骆驼山,贯穿苏尼特右旗全境,再进入乌拉特前旗至阿登高勒山口终止。”

古人建长城还有一种不为人知的作用

12世纪初,女真族建立金朝,为了防御蒙古骑兵南下,就在其北部边境兴筑界壕和边堡,统称金界壕,又称金长城。到章宗承安年间,完成了东北端起自金山(大兴安岭)南麓嫩江西岸(今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旗尼尔基镇北),向西南至东胜州城东北33公里处(今呼和浩特市辖托克托县城东黄河东岸台地)的一条屏障,金长城是内蒙古境内现存最长的长城遗迹,除去重复利用的地段外,总长约3816公里。

古人建长城还有一种不为人知的作用

明王朝时为防御蒙古骑兵南下,从洪武年间开始修筑长城。内蒙古南部边缘现有明长城遗址两道,分别属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及宁夏镇管领。

明代长城保存较好,也颇具代表性,明代为防御北元势力和鞑靼、瓦剌诸部侵扰,在隋长城的基础上大规模修筑长城。但明代不称“长城”,而称“边墙”。“河东墙”始建于明朝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又称“东大边”、“横城大边”。

作者简介:刘志强: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理事、土右旗敕勒川文化研究会会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