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欲修身,先养心”,两千年前的处事智慧到底高超在何处?

欲修身,先养心”,这本是王阳明说过的一句话,在他看来,人活于世,烦恼苦闷皆由心生,而他提出的处世法则是引导众人以心之力抵御外界纷扰,重拾中庸、淡然之境。

古人:“欲修身,先养心”,两千年前的处事智慧到底高超在何处?

其实,关于“修身”,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学者论述过,其中道家和儒家均有修身之说,且二者均有相交之处,但二者的侧重点又不一样。

相比于儒家,道家修身重在修心,追求澄心制欲,最后达到明心见性,通过改变人的意识以达到改变其人生态度的目的。这一点与之后王阳明的心学不谋而合。事实上,道家修身思想不仅有理论,而且有实践,其养生思想也蕴含着丰富的修身哲学。

在中国传统语境中,往往极为强调对于心性的修养,无论是道家主张的心斋坐忘,还是儒家提倡的修身养性,亦或是佛教鼓吹的静心禅定,都是从“心”上去做功夫。

古人:“欲修身,先养心”,两千年前的处事智慧到底高超在何处?

这种心性论自宋一度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要论调。若要追根溯源,养心之说最早见于《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致虚守静”是《道德经》修养理论的基本观念,也是调养自我内心,使之与道合一的主要方法。

古之神人,均有通达“自然之理”的体悟,即便处于熙熙攘攘的尘世之中,亦能自然而然地抵制外在功名利禄的引诱,恪守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无有动荡,无所挂碍。

古人:“欲修身,先养心”,两千年前的处事智慧到底高超在何处?

而“致虚守静以养心”的理论也备受养生家所推崇,他们认为这一段话纲领性地提出了道家养生实践的指导思想。然而,从修养身心的角度来讲,其意义则远不止于此。

北京大学哲学系陈鼓应教授认为,“致虚极,守静笃”形容心境原本是空明宁静的状态,只因私欲蔽染以及外界活动的干涉限制,而使得心灵阻塞不安,所以《道德经》才主张要时刻做“致虚”“守静”的工夫,以恢复心灵的清明。

古人:“欲修身,先养心”,两千年前的处事智慧到底高超在何处?

应该说,“虚”“静”二字,不仅是养心法门,同时也是道家境界所指。芸芸众生,世间万象,如果内心亦纷纷扰扰,则喜怒哀乐变化不定,思虑翻腾劳神动脑,这显然是违背生命自然之性的。

因此,《道德经》强调,自我修养首先从“心”出发,恪守“虚”“静”工夫,从容应对世间往复循环的万事万物,从而以兼容并包的宏大胸怀接纳万物,以坦然大公的豁然心态逍遥自处。

惟其如此,方能体道而行,终身免于危殆,这是从“养心”出发,最终实现“身心双修,性命双全”的理想状态。

古人:“欲修身,先养心”,两千年前的处事智慧到底高超在何处?

《道德经》以“致虚极,守静笃”来养心炼心,这在庄子和嵇康那里也得到充分体现。庄子所谓“心斋坐忘”也是主张要使心灵处于虚静空明之状态,摒弃外界俗尘之烦杂,赋予个体生命以充分而自由的发展空间。

嵇康在其《养生论》中主张“清虚静泰,少私寡欲”,认为要限制自己的欲望之心,追随自然之理,杜绝外物之引诱,从而达到“恬愉澹泊,涤除嗜欲,内视反听,尸居无心”的境界。这类修养思想与《道德经》“致虚守静”之传统是一脉相传、一以贯之的。

古人:“欲修身,先养心”,两千年前的处事智慧到底高超在何处?

人的道德修养自先秦时期就备受关注,静能克服人身上的烦躁、焦躁、急躁。一个“静”的人与一个“躁”的人在一起,必然处处占优,占上风。静,让我们更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

为了能更好地理解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大家就应该读一读这本《道德经》,不过由于《道德经》成书时间较早,阅读起来多有不便,因而给大家推荐这套带有译文的《道德经》全集,以帮助大家阅读。

古人:“欲修身,先养心”,两千年前的处事智慧到底高超在何处?

这套《道德经》全集,不仅收录了老子《道德经》全文的内容,而且带有译文解析和证解,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老子的修心思想。

古人:“欲修身,先养心”,两千年前的处事智慧到底高超在何处?

该套全集总计六册,每册均采用胶钉,并带有书盒,以保证长时间存放但不会造成书页折角。

古人:“欲修身,先养心”,两千年前的处事智慧到底高超在何处?

目前该全集仅需要79元,平均每本不到二十元,十分实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