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發動罪惡累累的侵華戰爭,原因竟然是它?

富察敦崇這首《庚子都門紀變三十首》反映了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侵略軍對北京城實行分區佔領的情況,也表達了自己對北京慘遭列強蹂躪的噓唏之情。清政府在如何對待義和團的問題上猶豫搖擺,使列強決定用武力干涉,於是爆發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八國聯軍發動罪惡累累的侵華戰爭,原因竟然是它?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00年6月10日,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統率多國聯軍(史稱八國聯軍)兩千餘人,從天津直趨北京,此時,大批義和團也被清政府准許進入北京內城。當西摩統率聯軍自天津出動時,義和團拆毀鐵路,阻擋侵略軍前進。13日下午,義和團與西摩聯軍在落垡、廊坊交鋒。他們使用大刀、長矛、抬槍等落後武器,同侵略軍浴血苦鬥,表現了極大的勇氣和犧牲精神。義和團在拆除通北京的鐵路後,又破壞落垡以東的鐵路、電杆,燒燬楊村大橋,斷絕了侵略軍同天津租界的交通和電訊聯絡。18日,董福祥統率的武衛後軍(甘軍)加入戰鬥。西摩聯軍遭到痛擊,被迫撤退到楊村,奪得幾隻木船,運載傷員和輜重,順流而下。其餘軍隊沿河徒步向天津方向逃竄,一路遭到義和團和清軍的追擊和堵截。22日,他們搶佔西沽武庫,獲得喘息機會,接著又被清軍和義和團重重包圍,直到26日才被天津開來的一支援軍救出,狼狽逃回租界,死傷近三百人。西摩承認,“義和團所用設為西式槍炮,則所率聯軍必全軍覆沒”。

6月16日晚,英、俄、日、德等海軍組織突擊隊,在炮艦掩護下向大沽炮臺發起猛攻。守軍英勇抵抗失利,炮臺陷落,天津的門戶被打開。大沽炮臺失守消息傳到北京,21日,清政府發佈對外宣戰的諭旨。義和團和清軍開始圍攻使館和西什庫教堂。義和團進入北京和清政府對外宣戰,促使人民群眾反帝鬥爭很快席捲全國。天津義和團在大沽炮臺陷落前,已焚燬倉門口、望海樓等處教堂。曹福田統率的義和團進攻租界和火車站,揭開天津戰鬥的序幕。大沽各國軍隊急速向天津進犯,被義和團與清軍擊退。西摩聯軍逃回租界後,天津聯軍總數超過一萬。7月13日,聯軍炮轟天津城,次日佔領天津。

八國聯軍發動罪惡累累的侵華戰爭,原因竟然是它?

八國聯軍佔領紫禁城

8月4日,各國聯軍約兩萬人,從天津出發進攻北京。清政府宣戰後僅一個多星期,就指示駐外各使館,要它們向各國政府保證,由它“設法相機自行懲辦”義和團,並命令軍機大臣兼武衛軍統領榮祿派人到外國使館商議停戰,後來又一再向俄、日、英、法、德、美政府乞情,請求它們出面調停。但清政府的一切求和活動都沒有結果。8月7日,清政府任命李鴻章為議和代表,電商各國停戰,前線將領因而更無鬥志。12日,侵略軍佔領通州。次日,俄軍率先進攻東便門,日軍隨即攻朝陽門、東直門。戰鬥都很激烈,大隊清軍前去增援。廣渠門守備空虛,英軍乘隙攻入。14日北京失陷。慈禧太后、光緒皇帝於次日清晨倉皇出逃。16日圍攻西什庫教堂的戰鬥結束。慈禧在流亡途中,頒佈“剿匪”諭旨,通令各路官兵剿辦義和團,要做到斬盡殺絕。

聯軍佔領北京後,大肆燒殺搶劫。聯軍將北京全城分區佔領,實行軍事統治,鎮壓居民反抗。所到之處燒殺掠劫,無惡不作。1901年9月7日,列強代表與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鴻章正式簽訂《辛丑條約》。這個條約除正約外,還有19個附件。

八國聯軍發動罪惡累累的侵華戰爭,原因竟然是它?

簽訂《辛丑條約》

它的主要內容有:①中國向各國賠償白銀四億五千萬兩,分三十九年還清,連利息在內,共九億八千二百多萬兩,史稱“庚子賠款”。指定海關稅、通商口岸常關稅及鹽稅作為償還賠款之用。②拆除大沽炮臺,北京設使館區,界內不準中國人居住。除使館區駐兵外,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十二處駐紮外國軍隊。③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參加具有反帝性質的集團,違者一律處死;地方官自總督、巡撫以下,對其轄區內發生傷害外國人或違約行為,如不及時彈壓懲辦,“即行革職,永不敘用”;對附和過義和團的官員,中央自王公大臣以下,地方自巡撫以下,監禁、流放和處死一百多人;發生過反帝鬥爭的城鎮,一律停止科考五年。④改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為外務部,由清朝近支王公主管,另設尚書二人,其中一人為軍機大臣。⑤修訂新商約,並疏浚天津、上海河道等。《辛丑條約》規定的賠款之大,條件之苛刻,都是空前的。它是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人民的一次大勒索、大屈辱,也使清政府完全喪失了獨立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