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老张3年将家乡荒山变农场,实现“农教旅”,他说了这些点!

01

60后的农业之路

我是一名60后,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古有云“淮上有名寨,客载楚豫风”我的家乡紧靠淮河,小时候在河边放牛长大。长大后做过建筑工地的木工班组的管理,后来做房地产开发和洗浴中心的投资,也算小有成就。

60后老张3年将家乡荒山变农场,实现“农教旅”,他说了这些点!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也许是心累了,总是梦到自己小时候在农村生活的情景,那种田园生活,好像有一种魔力在召唤自己的内心,每每看到一些孩子在自然中欢乐的样子,内心深处都无比的激动,于是有一个想法自己何不做农业,回到家乡,建立家乡的豫南明珠,让自己活回梦中的田园生活。

当我把自己的想法给家人和朋友说后,他们都非常不理解,说农业是烧钱的项目,而且投资又大,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收回成本啊!

60后老张3年将家乡荒山变农场,实现“农教旅”,他说了这些点!


面对家人和朋友的劝阻,我也犹豫过,甚至好几天晚上都睡不着。也许是内心坚持的那份信念,也许是我比较固执,我决定咬定青山不放松,把农业进行到底。

2014年终于开启新旅程,我的想法是:紧跟国家政策的优势走智慧农业,循环、创新发展。但是土地流转上就遇到困难,很多百姓不愿意流转,这样就无法形成规模,经过几番折腾奔走,2015终于流转了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太阳坡及十里村约1万亩荒山荒坡的土地和30年经营权。

60后老张3年将家乡荒山变农场,实现“农教旅”,他说了这些点!


事实证明农业这条路真的很难走,面对人才的不足,我动员所有的亲戚全部上;面对资金的短缺,我把其他行业的利润补贴在农业上,再通过贷款维护日常的正常运营……这其中的辛酸,让我更坚定。

第一年面对各种问题,在管理上采取装聋卖傻的措施;第二年农场逐渐步入正轨,开始系统的核算所有的成本;第三年利用自己的产出和收入,做到了自负盈亏。

在这里,我想给大家说:做农业就要稳扎稳打,循环发展。

60后老张3年将家乡荒山变农场,实现“农教旅”,他说了这些点!


02

太阳坡寨四季田园

我的农场起名为太阳坡寨四季田园,成立于2015年,以生态农业为主,位于浉河区东北部,与天目山国家森林公园、出山店水库风景区、灵山寺等景区相邻,周边道路交织成网、四通八达,交通便利,有利于与浉河区、信阳市乃至豫、皖、鄂、陕四省进行物资流、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交换和流通。

这里,我想说,做农业选址太重要了,一定要保证水电路全通,而且好的交通才能保证后期农业运输和文旅项目。

60后老张3年将家乡荒山变农场,实现“农教旅”,他说了这些点!


另外,我认为做农业,更重要的是“战略”准备做农业之前就确定好。

太阳坡寨的战略是:以发展现代生态农林产业为核心,以农带旅,以旅促农,着力建设一家集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科研、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及技术服务,亲子教育培训、会务接待、拓展培训、休闲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示范企业。

经过两年的努力,2017年,公司被评为信阳市市级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分别组建泓旭种植专业合作社、跃进农机合作社等,我们要成为当地的标杆,带领周边的百姓一起做好农业。

60后老张3年将家乡荒山变农场,实现“农教旅”,他说了这些点!


△张庄主迎接领导考察(张庄主左一)

2017年,我们通过学习和考察,准备上亲子项目,并在同年正式开园,基本实现了“创新农旅+文旅发展”的战略模式。

60后老张3年将家乡荒山变农场,实现“农教旅”,他说了这些点!


03

园区项目模块

1、生态循环农业

农场以生态种养殖为主,有四季时令蔬菜、瓜果几十种,生产加工海棠红茶、各种生态干菜、五谷杂粮产品等等,自产自销,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60后老张3年将家乡荒山变农场,实现“农教旅”,他说了这些点!

△生态加工成品

农场有营销方式有采摘体验、认养租赁、会员定期送货,会员卡是3000元/年,目前会员共计650个。

60后老张3年将家乡荒山变农场,实现“农教旅”,他说了这些点!


△生态采摘

2、亲子拓展培训

为了实现农文旅联合发展,2107年开始上亲子项目,有手工类、体验类、游戏类等100多个项目,并加入研学旅行,一年共计接待5万多人次。

60后老张3年将家乡荒山变农场,实现“农教旅”,他说了这些点!


△小猪快跑


60后老张3年将家乡荒山变农场,实现“农教旅”,他说了这些点!


△亲子活动


我们的推广方式主要是微信公众号,主要的渠道有教育机构、学校,亲子乐园收费标准是大人30元,儿童50元,今年十月一期间,散客每天入园4000余人。

60后老张3年将家乡荒山变农场,实现“农教旅”,他说了这些点!


△研学活动


60后老张3年将家乡荒山变农场,实现“农教旅”,他说了这些点!


△沙滩足球


3、餐饮

根据农场中的农产品,开发了各种美食,比如卤煮黑花生、棋草、麻叶、烤红薯等小吃,都是儿时的美味,再如闷罐肉、焖土鸡、野生鱼头汤、炸河虾等等,也是顾客必点的特色。

60后老张3年将家乡荒山变农场,实现“农教旅”,他说了这些点!


60后老张3年将家乡荒山变农场,实现“农教旅”,他说了这些点!


60后老张3年将家乡荒山变农场,实现“农教旅”,他说了这些点!


04

对同行的建议

作为一个农业者,有3点感悟给大家分享一下:

1、做农业,如果没有资金做厚盾、没有技术和人才队伍不要进来,没有主产业、不能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也不要进来;

2、做农业一定要有战略意识,做一个帅才;

3、一定要与高校进行联合开发,让高校作为我们的技术和人才后盾,有科技支撑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