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作品文學價值如何?

潘小天


金庸先生的作品與其他武俠小說不能同日而語,雖然被列入通俗文學的範疇,但是讀過原作的人們應該知道,作品的文筆十分精妙,其中有很多詩詞,這是大多數當代作家做不到的,另外,先生的作品不是架空歷史的,是有歷史框架的虛構,這就比普通的武俠小說不同,大多數武俠小說是沒有歷史根據的完全杜撰,有的已經達到怪力亂神的地步,把人的力量誇大到匪夷所思的地步,這在金庸的作品中是不存在的,他的人物描寫高深但不神奇,情節也不詭異,不像某些人的作品寫的像科幻小說似的,這也是他的作品可以長期流傳的原因之一。在他構建的武俠世界中,人物性格鮮明,小人物通過不斷努力也可以逆襲成功,郭靖,韋小寶,楊過都是小人物出身,他們的成功迎合了普通人的心理,這也是各階層人士都喜歡金庸小說的原因之一。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有鮮明的主題,通過武俠的世界觀來影射現實社會的一些現象,有一定的批判現實主義風格,特別是先生的最後一部作品《鹿鼎記》,完全是對人性的大披露,主人公韋小寶也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俠,他是江湖混混出身,因為懂得左右逢源,在各個階層都可以如魚得水,上到皇帝,下到黑幫,他都可以遊刃有餘,這與當今的很多人簡直太像了,金庸先生創造出這樣一個人物的目的是為了給人們一個警示,也讓武俠小說擔負起了一定的社會責任。

金庸先生離開我們了,他創造的那個武俠的時代結束了,但是,他的作品永遠留了下來,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筆,不要認為武俠小說就不是高雅文學,被每一個階層都能接受的作品就是好作品,就有文學價值,試想一部作品只被專家認可,老百姓完全讀不下去的能叫好作品嗎,金庸先生的作品就做的了雅俗共賞,這就足夠了!


鄞粵強


詞《浪淘沙令·金庸大俠西歸》


文:歸槽山人


烈酒共千壺,


策馬江湖。


王侯將相亦凡夫。


笑傲人生方快意,


求敗獨孤。


一筆暢悲娛,


武俠匡扶。


俠之大者是鴻儒。


妙趣橫生誰可比?


泰斗優殊。


題記:很多人都在評價金庸的文學價值,我就不闡述了,謹填此詞以紀念查良鏞先生,願我心靈的導師能乘願再來。


歸槽山人


金庸的小說作品始終沒有踏出江湖半步,與莫言,張賢亮等不能相提並論,就象國家大劇院上演的舞蹈天鵝湖與鄉村草臺班子的半裸女一樣一目瞭然。


o老童0


金庸是中國新武俠小說最具代表性、也是成就最高的作家。

武俠小說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從《史記》的刺客列傳,到唐朝的俠客傳記,再到宋元武俠評話、明清武俠小說,民國時期面對巨大的民族危機,武俠小說、評書出現了一個高峰,成為承載著中華民族反抗列強、弘揚尚武精神的一種方式和載體。到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以香港作家梁羽生最早為代表,開始改良了傳統武俠小說章回體模式,注了新的現代元素和技法。之後,出現了金庸、古龍等武俠小說大家,形成了新武俠小說,同時與影視作品相互融合,出現一股強勁的武俠文化風潮。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步伐,新武俠小說熱席捲大陸。特別金庸的作品出現了萬人空巷的現象。

金庸作為新武俠小說的泰斗,除了引人入的故事、情節、人物和武功等奇特元素,不同於一般的武俠小說,一是具有濃厚的歷史意識,他的小說均精心設計了系列的歷史背景,給人以歷史畫卷感。二是弘揚深沉的家國情懷,他筆下的大俠都家國為先的,蕭峰、郭峰等這種形象成為俠之大者。三是彰顯強烈的俠義精神,有人說金庸的小說在寫“義”的風骨,古龍的小說在“情”的悽美,是很有道理的。四是貫穿永恆愛情的情節,這些愛情往往帶有超時代性,是現代人的愛情觀。五是徹底打破章同體小說的束縛,既保留了古典詩詞的韻味美,又注入了電影蒙太式的時空轉換手法。

金庸小說的文學價值是一種在超現實情境中表現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思想和審美。有一位著名文化人曾說:金庸表面寫的都是不存在的歷史,但人們看了之後都認為實質都是真的。而XX(請允許我隱其名字)表面寫的都是真實的歷史,但人們看了之後認為實質都是假的。儒客非儒客認為他說的非常有見地。

所以金庸不僅擁有最多的讀者,而且具有必須重視的、形成很深影響的文學價值。


儒客非儒客


歪曲歷史,神化皇權,愚弄大眾


謝亞鐵


通俗文學流行面大,例如張恨水小說。但能和四大名著相提並論嗎!不能。時間知道誰是經典!


仁府1


我不知道文學價值該如何界定,一部文學作品可以滿足人們的想象,讓人暫時逃離現實生活的桎梏,滿足看官的喜怒哀樂之情,就已足夠。要想看真實要想看科學,完全可以去看專業的歷史考證和科學專輯了!


新翎電動車


一部文學作品只要有讀者就有其價值。你說得再有文學價值,可是沒幾個人看,頂什麼用。說到底,文學作品是為人民大眾服務的,不是為文學服務的。


山中_隱者


開武俠之先河,成就最高者非老爺子莫屬,其文學性也是屈指可數者也!


老之將至之酉卒林夕


金庸的武俠小說流傳廣泛,閱讀的層面之廣是少見的。可以說是種中式童話。想象中的人物快意恩仇,使人們從現實中暫時離開,找到借代,這種現象也只能出現在香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