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功效與作用,茶的藥用價值有哪些?對症飲用即可「藥到病除」

茶長期受到國人的喜愛,是我國傳統的保健飲品。它不僅僅有飲用價值,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以茶入藥,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代孫思邈撰著的醫學著作《千金翼方》,以及唐代陳藏器撰著的藥物學著作《本草拾遺》,都論述到了茶的藥用價值。

茶的功效與作用,茶的藥用價值有哪些?對症飲用即可“藥到病除”

唐末五代毛文錫撰著有一部《茶譜》,其中記載了一個關於茶葉藥用的典故。

傳說唐代四川蒙山附近有一名僧人久患“冷病”不愈,有一天遇到一名老者,老者告訴僧人說,每當春分前後,等到春雷響動,便聚集一批人在蒙山中頂上清峰上合力並採茶葉,三日而止。若能獲得這樣的茶葉一兩,用水煎服,就能夠消除宿疾;若能獲得二兩,則眼前無疾;若能獲得三兩,則能固肌骨;若能得四兩服用,則能成為長生駐世的地仙。後來僧人得到一兩,還未服盡便宿疾盡消。從這個傳說也可以看出,古人對茶藥用功效的重視。

那麼,到底該如何更好地、更全面地發揮茶的藥用作用?為此,我們要邀請了雲南中醫學院中醫醫史文獻教研室教師汪劍為大家解讀茶的藥用奧秘。

茶的功效與作用,茶的藥用價值有哪些?對症飲用即可“藥到病除”

作者簡介:汪劍,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雲南中醫學院中醫醫史文獻教研室教師。臨床擅長診治各種內科、兒科疾病,以治療發熱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統疾病、脾胃消化系統疾病、風溼類風溼疾病見長。

茶具有清熱生津、健胃消食、清熱化痰等多種功效,對症飲茶可“藥到病除”。

茶可清熱生津,有明顯的降火效果。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便愛好飲茶,自述“每飲新茗,必至數碗”,他在《本草綱目》中指出了茶的降火的作用:“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然火有五次,有虛實。苦少壯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與茶相宜。”因此,罹患火熱類疾病的病人,或者素體火重之人,都可以適當飲茶以降炎上之火。

茶可以消食健胃。如過食肥甘厚膩、油葷吃得過多,不妨飲茶以消除積滯。陳藏器的《本草拾遺》指出茶“苦寒,久食,令人瘦,去人脂,使人不睡”,因此茶有提神醒腦、消脂減肥的作用,肥胖、血脂偏高的患者適當飲茶也是很有好處的。

茶清熱化痰的功效也很卓著。《瑞竹堂方》記載,用好末茶一兩,加白殭蠶一兩,為末,每次各取少許,放碗內蓋定,倒沸水衝一小盞,睡前,再添湯點服,可以治療痰喘咳嗽、不能睡臥之證。

茶還能治療痢疾腹瀉,具體用法是將茶與少許切細的生薑濃煎飲用。

將新鮮的茶葉搗爛或嚼爛外敷,還可以治療皮膚生瘡溼爛等疾病。

茶水泡紅糖,隔一夜服用,還可以治療月經不通。

凡此等等,茶的藥用功效非常之多。

茶的功效與作用,茶的藥用價值有哪些?對症飲用即可“藥到病除”

不同的中藥與茶搭配使用,可喜獲“事半功倍”的功效。

中醫認為茶的主要性味是偏於苦甘、微寒的,其主要作用有:清利頭目、宣散風熱、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熱化痰等。如用其清理頭目,中醫有一個名為川芎茶調散治療頭痛的名方,便是以清茶調服,取茶性清輕上揚之性,功能疏風止痛、清理頭目。茶與桑葉、菊花、金銀花、連翹、薄荷等辛涼解表類中藥配伍使用,又可起到宣散風熱、治療風熱感冒的作用。

最後還要提醒大家,茶雖然藥用價值很高,同時又是保健飲品,但是也有其禁忌。中焦虛寒、脾胃虛弱、寒性腹瀉、陽虛寒凝者,都要避免長期飲茶,以免茶葉苦寒之性傷及人體陽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