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灵武窑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南,灵武市城区东磁窑堡。遗址面积32万平方米,遗址内遍布西夏(1038-1227年)和明清时期瓷片,并有窑址遗迹。窑址座落在南北长800米,东西宽400米的小山上。文化层厚约2-4米。该窑历史始于西夏,经金代而终于元代。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所烧瓷器十分品种丰富,有白瓷、青瓷、褐釉瓷、茶叶末釉瓷、黑瓷和少量紫色釉器物。产品有碗、杯、盘、盆、钵、釜、高足杯、壶、各式瓶、缸、瓮、罐、灯等。还有为西夏游牧民族所特有的扁壶、铃、钩等。器物胎体沉重,造型浑厚,很多器型都在北方窑产品中常见。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1984年至1986年,宁夏考古部门对灵武磁窑堡瓷窑遗址进行了发掘。共发掘西夏窑址4座、瓷器作坊遗址9处,出土瓷器、制瓷工具、窑具等3000余件。

西夏瓷窑均为南北向,平面呈马蹄形,由窑室、火膛、烟囱组成,窑门已不存在。出土的西夏瓷器有白釉、黑釉、褐釉、青釉四大类,除青釉瓷只有素面和刻花两种外,其他三类均有素面、刻花、剔刻花和点彩4种。出土的器形有碗、盘、扁壶等,其中碗的数量为最多。此外还有白釉或黑釉瓷质建筑材料以及窑具匣钵、垫圈等。此窑产品的特点表明其深受北宋定窑和磁州窑两窑系的影响。从整体上看,体现出了西夏游牧民族瓷器的特点。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在西夏时期瓷窑遗址,可见漫山遍野的瓷器残片闪闪夺目,令人遐想。由当地“磁窑堡”“古窑子”“瓦罐梁”等一些地名可知,这里曾经盛产瓷器。从瓷窑遗址出土的大量瓷器产品和窑具证实,西夏瓷器剔刻花图案精美、风格独特、民族特色浓郁,制瓷技术十分先进。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北方诸窑普遍采用煤做燃料,因窑内温度提高,匣钵这种窑具便应运而生。匣钵可以保护坯体,避免坯件与烟火及窑内粉尖接触,使坯件釉面洁净,提高所烧瓷器质量。西夏匣钵有开底桶状、平底矮钵状、尖底钵状、碗形、椭圆形等多种,容积大的匣钵呈圆柱体,高40 厘米,口径26 厘米,多数近底部器壁有3—6 个圆形孔,孔径最大5 厘米。外壁有“瓦棱”和“窑汗”,内壁干净。匣钵开孔便于排出坯体受热后放出的气体,使坯体受热均匀,同时也可以防止匣钵受高温后炸裂。在匣钵内层层叠摞装烧瓷器,可充分利用窑炉空间,增加装烧量。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顶碗是支托坯件的窑具,常见的样式有上下直径一样的筒形、上口小下口大的喇叭形、束腰筒形、钵形、盆形等等。顶碗上下开口可内外通热,高矮不一便于烧制深浅不同器形。顶碗用于覆烧法,即将碗盘等器物坯体施釉后,内底刮掉一圈釉,然后倒扣在顶碗上,之间放置执圈或撒些沙粒隔离,依次可以倒扣十余件。顶碗比较稳固,起到支撑上面坯体压力的作用。瓷器坯体一般以轻为好,碗盘胎壁越薄器底就更薄,形成灵武窑器皿“挖足过肩”的特点。顶碗这种窑具在址遗留较多,残件随处可见,由此证明该窑生产的碗碟数量较多。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支钉是用来支撑坯体的窑具,侧面呈工字形状,两头为圆形。大支钉有10 厘米高,可支撑盆罐等体态较大器物;小支钉高不过2 厘米,可支撑碟盘等低矮物件。支钉为手工捏制而成,一般比较粗糙,大多施有黑、褐、白等釉色。支钉可以反复使用,经过多次烧制后釉色变得十分美观。支钉可以支撑在器物两侧之间使之稳固,起到间隔作用,如瓷罐、经瓶等,肩部刮掉一层圈釉,便于垛烧。若烧制盘子等重心低,承重面积大的低矮器物,可等距离排列3~6 颗平面宽0.8 厘米、2.5 厘米高的小支钉。装烧时钉尖接触釉面,不易粘连,烧成后袖面会留下支钉痕迹。使用支具可将器物支托到最佳窑位,避免窑底低温,提高产品质量和成品率。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垫圈是烧制大型器物与匣钵之间起间隔作用的窑具。垫圈呈圆环形状,有锯齿状和条状两种,上下两面比较平整,高2~5 厘米,直径10—25厘米不等,直径略等于或小于所撑托器物的足(底)径,厚度根据器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垫圈放置在复烧物的中层,防止两件器物釉水粘连,垫圈有接触面小,用料少而轻,支点均匀,稳定性能好,取放方便等特点。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支圈呈圆圈环形,圈内侧有垫阶,截面为“L”形。使用时先平放一枚支圈,将一个口檐无釉的芒口碗等坯体扣置在支圈内的垫阶上,后在坯体上叠置一个与其规格相同的支圈,依次上叠。支圈正烧法主要烧制罐、盆等较大的器物,减少器物变形,确保产品质量,增加装烧密度。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火照是用来测定窑内温度的简便器具,又称“照子”“火标”或“试片”,通常是用碗等器物坯件加工改做而成,形状为三角形,上平下尖,中间有圆孔,大体呈“Ⅴ”形,上半部施釉。火照一般放置于窑膛内,从观火孔可以看到,当窑工想测定窑内温度时,就用长铁钩由观火孔伸入将火照钩出。烧一窑瓷需要多次验火,验一次就钩出一个,十分方便。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拉柱是测定窑炉内温度的试火瓷棒。拉柱长15—20 厘米,一头细尖,蘸有釉料,另一头细长,形似筷子。使用时将其放在窑炉内,随时拉出来可以观察烧制程度。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垫条长条形状,长3—4 厘米。烧制盆缸等较厚重器物多用对口烧法,两件器物两口之间需加几个泥垫条进行隔离,使之有空隙,不会造成粘连,同时还可以调节器内外温差,排出器内气体,避免坯胎烧裂。当窑内炉火熄灭后,所烧器物之间的泥条则被素烧成坚硬的垫条而被废弃掉。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垫饼是器物之间或器物与匣钵间起隔离作用的窑具。垫饼呈圆饼状,直径等于或小于所承托器物的底径,厚度随装烧方法和垫托器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垫饼与器物接触面大,承重力强,垫托比较平稳,但因容易与器物互相粘连,使用频率较少。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窑柱一般6—8 根,用粗瓷土烧制而成,固定有秩序地排列在窑炉内窑床上,高度近1 米,直径20 厘米,呈圆柱形,上下两端略粗,其作用是支撑窑床顶。 研磨杵圆形,一侧开口处有齿状棱角,宽约5 厘米,长约12 厘米,手握圆柄处可以用来研磨瓷釉。塔形支烧宽高3—4 厘米不等,头小底大实心,因形状近似馒头,又称馒头形支烧,顶部略凹,形状精巧,用于支烧小精器物。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鱼纹压具空芯形似钢笔套,用于戳印鱼盆中鱼身圆圈图案,用此技术戳压出的图案规整,制作速度快,使用简便。 瓷钩托具用瓷泥捏制而成,有长条形、圆饼形等多种形状,大小不一,正面撒沙,用于烧制瓷钩。使用时将阴干后的瓷钩坯插在瓷钩托具上,放置在窑床内空余位置,烧制后留有一排或一圈窝眼。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瓷拍圆饼形状,直径10 厘米,厚1.5厘米,正面密布小孔,背部有钮,可用于装饰加工瓷胎。 骨针用动物骨骼磨制而成,是剔刻瓷器胎体的工具,主要剔刻小型器物,也可以在大型器物局部刻划细线。 碾槽平面呈长方形,断面呈“U”形,槽内呈弧状,下部较深,施黑釉,用于碾压瓷泥。

除此之外,在灵武西夏瓷窑址还发现有骨制刻刀、铜制刻刀,人物、动物模具,刮板、档箍、石舀、石轮盘等窑具。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西夏灵武窑剔划花玉壶春瓶底部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西夏灵武窑剔划花玉壶春瓶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宁夏灵武市 灵武窑址 宋至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