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笔书生接连干掉冯云山、萧朝贵,他才是湘军的鼻祖

--堂哥讲历史--探解趣味历史

弃笔书生接连干掉冯云山、萧朝贵,他才是湘军的鼻祖

1851年,由洪秀全、冯云山等人领导的拜上帝教,在广西金田村发动了反抗满清政府的农民武装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然后一路势如破竹,给了清政府极大的重创。太平天国的来势汹汹,让满清政府猝不及防,阵脚大乱。直到有一个弃笔从戎的将领,接连干掉冯云山、萧朝贵之后,清军才慢慢的逐渐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弃笔书生接连干掉冯云山、萧朝贵,他才是湘军的鼻祖

他就是晚清的一代名将江忠源,一个弃笔从戎的书生。

1.弃笔从戎,回湘组建团练。

在科举盛行的年代,能考取功名走上仕途,应该是人人都在追求的目标,但凡科举中第,就意味着能够有权有势,从此便能平步青云。江忠源也有着科举梦,他于道光十七年冬,进京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但胸有成竹的他却名落孙山。造化弄人,之后他客居北京八年,竟然屡试不中。就在他感到迷茫之际,他却通过清政府的另一种选官制度“大挑”被选中,任命为教职官员,派遣回湘开始组建团练。从此,他便弃笔从戎走进了军队,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熟读兵书的江忠源,把兵书里的知识,灵活的用到了自己的团练乡勇中,在镇压雷再浩起义中,他率领的团练乡勇一站成名,能征善战,拉开了湘军团练的序幕。江忠源也被后人称之为湘军之父,湘军的鼻祖,后来曾国藩的团练都是效仿江忠源的“楚勇”来操办的,所以江忠源是湘军无所争议的先驱,为湘军后来的发展壮大,成为正规编制军队立下了莫大的功劳。

弃笔书生接连干掉冯云山、萧朝贵,他才是湘军的鼻祖

2. 蓑衣渡干掉冯云山,一战封神。

在太平军起义之后,江忠源被清政府派到广西去镇压太平军。当时太平军的数百艘船只,满载着军需用品,还载有妇孺,从全州顺江而下,准备北攻长沙。由于刚刚起义,缺乏经验,太平军的将领,几乎没有安排人员侦查陆路的情况。途径地势凶险的蓑衣渡之时,去路被长长的围栏挡住。太平军这才意识到遭遇到埋伏了,才奋勇反抗,想要砍断围栏冲出包围,可是喧天的炮火,已经掩盖了江水的咆哮声,从江岸冲出一大群清军,与太平军厮杀成一团。经过双方两天的激战,太平军还是以人数优势,冲出重围,逃逸而去。但是这一场江忠源指挥的伏击战,他所率领的部队,直接将太平天国的核心人物炸死,让太平军仓皇逃离,给予了太平军重重一击。而江忠源也一战封神,走上了他戎马生涯的巅峰。

弃笔书生接连干掉冯云山、萧朝贵,他才是湘军的鼻祖

3. 天心阁再创神话,击毙萧朝贵。

1852年,太平天国的西王萧朝贵,奉洪天王之命,率五千精英先锋部队,向长沙攻进。清廷赶紧派江忠源率部队,赶往长沙增援湖南巡抚张亮基,江忠源一到长沙,就下令在长沙城南的天心阁布置强大火力,长沙城内五千斤重的炮王,也被移到天心阁。清军在江忠源的部署下,控制着长沙城的制高点,居高扼守,掌握着作战优势。来势凶猛的太平军,很快就兵临长沙城,萧朝贵更是直接上了前线指挥猛攻南门,不曾想清军在天心阁部署的火力凶猛,萧朝贵被炮火击中胸部,伤势过重医治无效死亡。这一战,江忠源又率领清军击毙太平天国的又一核心人物,让他一度成为太平军最恐惧的对手。

弃笔书生接连干掉冯云山、萧朝贵,他才是湘军的鼻祖

后来在镇守庐州之时,由于胡元炜私通太平军,江忠源纵有千般军事才华也无力回天,庐州城破之时,他的部下欲背他逃离,他却猛咬部下的耳朵,挣脱之后继续与太平军作战,后因身负重伤,绝望投江自尽。

弃笔书生接连干掉冯云山、萧朝贵,他才是湘军的鼻祖


笔者认为,要是清军没有江忠源这样尽职尽忠名将的话,或许太平天国的势头,就不是14年就能压下去那么简单,正是江忠源的英雄善战,用兵如神,才使得太平天国早早的损失两大核心关键人物,才造就了太平天国后期没有力量势力来牵制杨秀清、韦昌辉等人,从而发生天京事变,加速了太平天国的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