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前三季度泉州CPI同比上涨1.8% 预计全年态势上涨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泉州调查队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泉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小幅上扬,同比累计上涨1.8%,涨幅较去年同期高出了0.8个百分点。

影响泉州市前三季度CPI运行的主要因素,包括食品价格、服务项目价格、政策性调价、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等。

食品价格呈温和上涨态势,蛋类受蛋鸡存栏量减少以及国庆中秋节日影响,价格累计上涨达19.7%。鲜菜价格则结束了去年低位运行状态,受春节假日、恶劣天气及消费需求变化等影响,呈震荡上涨趋势,前三季度鲜菜价格指数累计上涨12.6%。

猪肉自7月份结束持续下跌的价格僵局, 7—9月价格指数虽连续上扬,但价位仍维持较低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2个百分点。居民日常消费较多的薯类、禽肉类、水产品和瓜果类价格也略有上涨,涨幅分别为5.6%、4.8%、3.9%和1.4%。

服务项目价格领涨指数上升。受服务业成本升高及居民新型消费取向影响,前三季度,泉州市服务项目价格指数涨幅居前,住房装潢维修费用受到人工成本上升影响,涨幅达15.1%;受消费需求升级影响,美容美发洗浴、家庭服务、旅游涨幅也较大。

而由于居民对教育关注度的日益增长,带动了教育服务价格不同程度上涨,课外教育上涨9.3%、学前教育上涨6.0%,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涨幅相当,分别为2.7%和2.6%,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初中教育小幅上涨1.1%,专业技能培训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微幅上涨0.1%。

此外,受政策性调价影响,医疗保健类价格出现变动。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维持高位震荡走势,带动能源类商品指数上涨,柴油、汽油和液化石油气分别上涨14.7%、13.4%和5.4%。

根据分析,随着天气转寒,泉州市猪肉、瓜果价格可能企稳回升,或将带动食品价格小幅上升;原油等大宗商品仍然有一定的供需缺口,预期价格呈波动上涨趋势,可能影响石油制品等价格持续上涨。而在市场供给基本平衡的前提下,预计四季度,泉州市CPI将延续平稳略升,全年CPI仍将保持平缓上涨态势。(记者 蔡紫旻 通讯员 何艺宏 曾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