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前三季度泉州CPI同比上漲1.8% 預計全年態勢上漲

記者從國家統計局泉州調查隊瞭解到,今年前三季度,泉州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小幅上揚,同比累計上漲1.8%,漲幅較去年同期高出了0.8個百分點。

影響泉州市前三季度CPI運行的主要因素,包括食品價格、服務項目價格、政策性調價、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等。

食品價格呈溫和上漲態勢,蛋類受蛋雞存欄量減少以及國慶中秋節日影響,價格累計上漲達19.7%。鮮菜價格則結束了去年低位運行狀態,受春節假日、惡劣天氣及消費需求變化等影響,呈震盪上漲趨勢,前三季度鮮菜價格指數累計上漲12.6%。

豬肉自7月份結束持續下跌的價格僵局, 7—9月價格指數雖連續上揚,但價位仍維持較低水平,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2個百分點。居民日常消費較多的薯類、禽肉類、水產品和瓜果類價格也略有上漲,漲幅分別為5.6%、4.8%、3.9%和1.4%。

服務項目價格領漲指數上升。受服務業成本升高及居民新型消費取向影響,前三季度,泉州市服務項目價格指數漲幅居前,住房裝潢維修費用受到人工成本上升影響,漲幅達15.1%;受消費需求升級影響,美容美髮洗浴、家庭服務、旅遊漲幅也較大。

而由於居民對教育關注度的日益增長,帶動了教育服務價格不同程度上漲,課外教育上漲9.3%、學前教育上漲6.0%,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漲幅相當,分別為2.7%和2.6%,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初中教育小幅上漲1.1%,專業技能培訓價格基本保持穩定,微幅上漲0.1%。

此外,受政策性調價影響,醫療保健類價格出現變動。國際原油市場價格維持高位震盪走勢,帶動能源類商品指數上漲,柴油、汽油和液化石油氣分別上漲14.7%、13.4%和5.4%。

根據分析,隨著天氣轉寒,泉州市豬肉、瓜果價格可能企穩回升,或將帶動食品價格小幅上升;原油等大宗商品仍然有一定的供需缺口,預期價格呈波動上漲趨勢,可能影響石油製品等價格持續上漲。而在市場供給基本平衡的前提下,預計四季度,泉州市CPI將延續平穩略升,全年CPI仍將保持平緩上漲態勢。(記者 蔡紫旻 通訊員 何藝宏 曾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