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企業,不要再裝高大上了,請脫下你們的畫皮

滴滴的崛起可以看作互聯網創業下半場的開始,特點就是資本大規模的覆蓋基礎領域,大資本創造壟斷空間。

比如網約車、外賣、共享單車還有現在被人詬病的長租公寓甚至包括p2p等。

絕大多數只不過把中介變成了互聯網+中介,除共享單車,其他都是輕資產業務,所謂平臺無非是中介平臺,好處是信息集中,便於客戶搜索比較,但是中介的天生屬性---信息不透明也被放大,變成了更深的泥潭。

當一個人利用互聯網平臺尋找服務時,他所想的一定是公眾平臺下,更合理的價格,更省心的交易過程和優質的服務,但是這一切變成了碰運氣。

當網約車司機侵害他人安全、外賣衛生情況堪憂,外賣小哥事故頻出,長租公寓操縱市場,p2p危機重重時,每個人都會問這是問什麼?簡單說資本的貪婪不能說明其中的複雜原因。

對此,我說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 缺乏標準服務或者服務底線,當中介業務涉及到某種程度時,平臺必須提供服務標準和規範化服務,自查自檢十分必要,當網約車上崗時,人車不符的情況那麼嚴重,恐怕不能說是自檢合規的,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處理服務人員的言語行為規範,我們也沒見到,外賣平臺的監察其實360曾經的監控直播平臺可以做到,沒看到那個平臺引進,往往都是市場甚至監察監管甚至公安部門介入,這些平臺才願意稍微動動。這就值得耐人尋味了。

第二、 技術平庸,缺乏技術進步動力,雖然每個平臺都說自己技術領先。又是大數據、AI等各種流行技術名詞,但是隻是願意把資金投入成熟的供業務運行的技術,根本缺乏對提升服務質量,預防風險方面的技術投入,比如滴滴這次整改裡面說引入人臉識別,其實人臉識別技術在整個安防的應用場景裡能起到的作用恐怕不大,而且這本來就是一項特定環境下很成熟的技術,司機認證應該已經要採集人臉信息,而且比如行車信息面向交通,公安的開放,其實這個只要有相應接口和權限,很容易的實現,但是還需要公安部門去滴滴運營方去詢問,這個實在是心裡沒有任何ac數的典範。

第三、 缺乏風險意識和服務意識,我很奇怪這些獨角獸,估值幾百億的企業裡面有沒有風控部門,有沒有安防部門,有沒有所謂的大數據部門,但是從結果看是沒有的,公司往往除了問題後才慌亂起來,沒有任何預案,處理對策,而且就業人群自身特徵,就業習慣,背景其實都是屬於個人技能較薄弱群體,同時和流動人口風險人群邊緣人群有重合,只是拉人頭來做單,缺乏上崗培訓和教育,出問題是遲早的事,如果只是賺錢的話,嚴格的說其實這個企業都應該統統關掉,因為這些企業危害無論顯性的還是隱形的都已經超出其運行價值,都是利用我國對就業,社保,社會價值評估的漏洞在運營,短期看是改善了一些經營就業環境,但是長期看是損害了社會利益,因為都是自主就業,我們看到這些司機或者外賣小哥都缺乏勞動保護,社保,一些後果自擔,而且平臺甚至通過嚴苛的條款加劇惡化的勞動環境和作業危險。並且相關危險會轉移到顧客和用戶身上。

第四、 資本貪婪與壟斷,這點我相信大家都有認識,不再過多說了

第五、 過於冷漠和自大,往往掛著互聯網企業的名頭,這些企業都有一種冷漠病,不止是滴滴,前一陣某旅遊網站,對通過該網站預定旅館的客戶的不理不睬,知道客戶訴諸於媒體,我看外賣平臺只有出現食安問題時才處理一陣,沒有任何對公眾的道歉,也卻不見對出交通事故的小哥有任何道歉和彌補。也看到長租公寓一旦出問題,只有逃避和模式,加大了矛盾和客戶的損失。

我們看到互聯網企業不過如此,他們只不過在鑽空子,所以基因上恐怕無法做到安全而且符合社會利益的企業,他們不是所謂獨角獸了,應該只是妖怪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