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投資王歡:2018年大小盤風格可能弱化,中盤股將崛起

朱雀投資王歡:2018年大小盤風格可能弱化,中盤股將崛起

朱雀投資高級合夥人、首席市場官 王歡

創業板一掃往日陰霾,昨日收盤大漲3.6%,今日收盤繼續上漲0.83%,中小創的春天來了?還是創藍籌的春天來了?

朱雀投資高級合夥人王歡認為,2018年純粹的大小盤風格可能弱化,不能再簡單的以大為美,具備業績確定性的中盤股將崛起。

管理基金累計收益176%

王歡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歐國際工商學院MBA。歷任香港滔量國際財務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銷售交易部副總經理等職務,具有十多年的證券、期貨行業從業經驗。

在2009年加入朱雀投資後,主要管理中融信託-朱雀12期產品,目前這隻基金的累計收益為176%,年化收益11.98% 。

朱雀投資王歡:2018年大小盤風格可能弱化,中盤股將崛起

從收益曲線來看,2014是收益率大幅提升的關鍵時間。2014年7月,上證指數在2000點左右徘徊,市場尚處於悲觀的情緒中,但是王歡在當時的採訪中表示,目前市場已處於熊牛轉換期,牛市曙光顯現,但市場還處在熊市思維中,“站隊”權益資產時點已到。

2015年大牛市到來,朱雀12期產品已將倉位調至到高倉位,收益一舉突破150%。

產融結合,尋找下一個騰訊

投資不是去賺估值提升的錢,而是賺盈利增長的錢,要精選個股,精選龍頭。這個原則貫穿了王歡的職業生涯:

“自上而下是要了解所處的大環境,不能把市場的‘春夏秋冬’搞錯了。之後更多的工作應該是自下而上去尋找好公司,投資優質行業中的龍頭公司——是買公司而不是炒股票,10年來我們大的邏輯沒變化。在這個框架邏輯下,對如何評估一個好公司不斷去思考、修正、深化。”

為了尋找優質行業中的龍頭公司,王歡的方法論也在不斷髮生變化:

2014年王歡表示,朱雀投資利用PE的方式“沙裡淘金”,尋找真正有成長價值的企業。同年,朱雀開始佈局新三板。

2015年,朱雀投資提出關注“產融結合”,打造產業鏈的朋友圈。王歡表示,產融結合是資本市場的重要演化方向,將逐步成為未來資產管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朱雀投資也將做市併購作為未來重要的戰略發展方向之一。

到了2017年,王歡認為,經濟基本面將總體平穩,國內中上游行業中的龍頭,在行業整體紅利消散時受益於多年積累的成本、技術等優勢,持續快速增長。未來各個行業都將湧現出像港股中騰訊這樣的優質企業,因此建議市場關注成長股中的龍頭,2017年正是佈局未來3~5年可能成為各個行業中“騰訊”的時機。

朱雀投資:“千手觀音”式佈局

王歡投資思路的轉變,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朱雀投資未來的發展方向。2007年,朱雀投資成立。翻看其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2007~2011年為第一階段,這個階段朱雀主要是做好主動管理股票策略,並且利用業績和風控的優勢,積極拓展渠道,把業績變為規模;

在第二階段,尤其2014年作為熊牛拐點,將倉位調至到高倉位,看準了時機,在2015年6月那場股災中,通過調整持倉結構和及時止損。

第三階段,就是尋求一體化的邏輯。王歡比喻為“千手觀音”,即便再多的手,也是從一個軀幹中伸出。他認為,朱雀並非在搭平臺,產品線的拓寬同樣在堅守對優質公司的跟蹤這一核心競爭力。

朱雀投資王歡:2018年大小盤風格可能弱化,中盤股將崛起

朱雀投資產品線

目前,朱雀投資的產品線囊括了主動管理股票策略、量化對沖策略、定增策略以及新三板等,成為一家綜合性資產管理機構。公司成立至今累計收益為254.24%。

2018年,到底買什麼?

王歡認為,2018年投資的重點在於“賺行業內優質公司主營業績的錢”。一方面,更加強調對於行業內前幾名公司的研究,關注他們的業績增長。另一方面,重視業績的含金量,主要是主營業績以及主營業績的質量。

“從海外成熟市場的發展過程可以發現,業績主線是可持續的投資邏輯,看清楚產業的生命週期、位置和企業的成長空間,這才是最重要的。”

2018年純粹的大小盤風格可能弱化,不能再簡單的以大為美,二線藍籌與一線成長股將是重點關注方向,具備業績確定性的中盤股將崛起。而純粹小市值的類殼公司的調整還遠未結束,因此必須淡化風格,把握長期價值。

在談到看好的板塊時,王歡表示,將主要從代表未來方向的成長性行業中尋找較為確定性的投資機會,包括但不僅限於:

代表全球新科技新產業方向的行業龍頭,如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代表中國產業升級及消費升級的行業龍頭,如高端裝備、消費、醫療等;以及供給側改革下,傳統行業中“剩者為王”型的龍頭公司等。

朱雀投資近半年投資動向也與其言論一脈相承:金科文化(數控雕銑機生產)、雙傑電氣(智能電網、智慧能源、鋰電池三大領域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運營)、投資隆基股份(光伏產業)、安陽鋼鐵(河南省最大的品板材和優質建材生產基地)、華策影視(影視集團)、三一重工(工程機械)……

中盤股 or 藍籌股?

與王歡“挖掘下一個騰訊”的意見相左,高毅資產董事長邱國鷺秉承著“勝而後求戰,不要戰而後求勝”的理念。

百舸爭流的行業,增長再快也難找投資標的,不妨等待行業“內戰”結束後贏家產生後再做投資。許多人擔心在勝負已分的行業中買贏家會太遲,其實,騰訊、百度、格力、茅臺等在十年前就已經是各自行業裡的贏家了,但是十年來的漲幅依然驚人。

東方港灣董事長但斌認為,2018年將開啟藍籌股時代。2017年A股加入MSCI,這將讓中國的核心資產更加強化,即會更加強化各行業龍頭。

另外2008年到2018年,中國經濟表現出色,但市場呈現牛短熊長的特徵。2018年到2028年,中國經濟會邁上一個大臺階,會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中國企業會承載財富的增長,A股有機會美股化,以上證50或央視50為代表走出10年慢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