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鳌拜被活捉,只是因为他没头脑,并非康熙皇帝的才智和魄力!

​历史上许多的朝代都出现过年少的皇帝,往往小皇帝一上台,身边的权臣们就开始在心里盘算皇帝的位置了,认为是机会来了。这个想法也不错,很多大臣都成功了。比如东汉末年,连续出现数位小皇帝,最小的才三岁。最后一位就是那位著名的汉献帝,九岁继位,做傀儡四十多年之后,被逼“禅位”给

了曹丕,东汉结束,曹魏开始;可是曹魏政权到了曹叡之后,连续出现了“三少帝”:曹芳、曹髦、曹奂,都是司马氏的傀儡,终于司马炎又以同样的手段,让曹奂“禅位”给了他。还有后来五代十国那段乱世,这样的事更是数不胜数。所以说,只要小皇帝出现,大臣们就红眼。

清朝鳌拜被活捉,只是因为他没头脑,并非康熙皇帝的才智和魄力!

少年康熙

其实,清朝也有一次非常危险,就是康熙在位的时候,鳌拜专权。康熙继位是只有八岁,鳌拜虽说辅政,其实是一直在排除异己,达到专政的目的。当时四位辅政大臣被他打败了俩,还剩一位不管事,鳌拜的权力越来越大,已经不再把康熙放在眼里,即便皇帝已经亲政了,他还不愿意交出权力。这时候康熙快十五岁了,心里很清楚,如果在照这样下去,自己的位置很可能不保。辛亏他人小鬼大,暗中训练了一群善于摔跤的少年卫士,先把鳌拜的亲信一一派往外地,再召鳌拜进殿,然后暗藏在大殿四周的少年卫士一齐出动。鳌拜虽说是有过“满洲第一勇士”之称,如今也已经年迈体衰,如何经得住这群如狼似虎的少年。终于把这位权倾朝野的功臣拿下了。

清朝鳌拜被活捉,只是因为他没头脑,并非康熙皇帝的才智和魄力!

每个权臣从前都是对朝廷有功的,鳌拜当然也不例外,甚至鳌拜的功劳还不小。鳌拜,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老,以战功封公爵。年轻的时候就效力军中,精通骑射,屡立大功,可以说前半生军功赫赫。他曾跟随清太宗皇太极驰骋疆场,号称“满洲第一勇士”。

清朝鳌拜被活捉,只是因为他没头脑,并非康熙皇帝的才智和魄力!

1643年8月皇太极驾崩,由于没有指明皇位继承人,就产生了皇位之争。一方面是满洲正黄旗和镶黄旗支持的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一方面是满洲正白旗和镶白旗支持的多尔衮。双方挣得不可开交,眼看就要动武。镶黄旗护军统领鳌拜联合索尼等大臣,誓死拥护皇太极的儿子肃亲王豪格,并向多尔衮表明了坚决的态度。多尔衮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退一步,就提出:立皇太极第九子,即6岁的福临继位(多尔衮提出立年幼的皇帝,估计多少也有些别的想法),并且由他自己和另一位大臣摄政,福临就是顺治帝。鳌拜一想,第九子也是皇太极的儿子,也就给了多尔衮一个台阶,同意了。

清朝鳌拜被活捉,只是因为他没头脑,并非康熙皇帝的才智和魄力!

多尔衮

顺治帝刚登基,多尔衮摄政,不断排挤豪格一党。鳌拜是豪格的拥护者,也多次受多尔衮的打击。等到顺治亲政后,听说鳌拜、索尼等人曾经誓死效忠父亲皇太极,很感动。就把鳌拜视为心腹大臣,跟随左右,大小事务鳌拜均可参与。

清朝鳌拜被活捉,只是因为他没头脑,并非康熙皇帝的才智和魄力!

1661年,顺治病逝,留下遗诏,由皇三子玄烨继位,就是康熙皇帝。由鳌拜、索尼等四位大臣辅政。可惜四位大臣政见不合,经过一番互相排挤和倾轧,结果鳌拜胜出。这时候,皇帝年幼,其他大臣都被打败,没有人再能拿他怎么样,于是鳌拜变得不可一世,竟然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眼看大清江山面临易手,重新上演历史上小皇帝“禅位”的故事。幸亏康熙看出了端倪,虽然年轻,但是并不缺乏政治头脑。暗中运作,培养卫士,终于将鳌拜拿下。

清朝鳌拜被活捉,只是因为他没头脑,并非康熙皇帝的才智和魄力!

康熙皇帝不愧是一代仁慈的皇帝,捉住鳌拜之后,并没有立刻将其处决,只因他前半生辅佐先帝,立过大功,又没有证据证明他有明显的造反迹象,就将他囚禁了起来。鳌拜一生英勇无比,可以说天不怕地不怕,而如今年迈,却栽在一个十五岁的孩子手里,想想实在憋屈。果然不到一年就挂了。

清朝鳌拜被活捉,只是因为他没头脑,并非康熙皇帝的才智和魄力!

鳌拜也是,你到底有没有篡位的想法?如果有,就赶紧,要不然皇帝越来越大,越来越有主见,你还好办事吗?如果没有,干嘛那么嚣张?岂不是自取其辱?所以说,鳌拜毕竟是一介武夫,只认得清权利,却没有头脑,否则的话就真的看不到后来的康乾盛世了。

(简短小文,有感而发;只言片语,定有不足。道不尽沧桑历史,写不完兴衰长歌。旨在抛出砖石,引来无暇美玉。敬请留下您的文明评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