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這6條壞習慣造成寶寶不愛吃飯你知道嗎?

家長這6條壞習慣造成寶寶不愛吃飯你知道嗎?

1.不讓寶寶自己用湯匙

寶寶在10到12個月比前幾個月好很多,因此可以試著讓寶寶自己拿湯匙,但爸爸媽媽仍需陪在旁邊,以防寶寶不小心傷到自己,不可以選擇有尖角的湯匙。寶寶自己進餐,會將食物撒滿桌子,手、臉和衣物也搞得很髒,這是寶寶學習成長的必經階段,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改善,父母要保持冷靜與溫和的態度,保證進餐時的氣氛始終輕鬆、愉快。

2.勉強寶寶吃飯

當寶寶撅起嘴巴,扭頭躲避勺子,並推開媽媽的手時,表示現在不想再吃,這時切忌強喂,否則容易使孩子厭食。

家長這6條壞習慣造成寶寶不愛吃飯你知道嗎?

3.不讓寶寶用手進食

寶寶開始喜歡自己拿著食物吃,不讓他拿時會哭鬧。媽媽要製作-些寶寶能夠拿在手中、又易於消化的食物,這樣不但能訓練寶寶手、眼的協調能力,提高寶寶的動作技巧,還能增加他對飲食的興趣。許多食品都能製成手持食物,如番茄、南瓜、紅薯、麵包、餅乾、雞蛋餅等。4.強制斷乳前幾個月的輔食添加為斷母乳提供了方便,此時,媽媽應儘可能採用自然斷奶法,逐步減少餵母乳的時間和量,代之以配方奶和輔食,直到完全停止母乳餵養。不要採用將藥物

或辛辣食物塗在乳頭上的強制斷奶法,以免給寶寶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斷奶應選擇氣候適宜的春秋季節,最好別在夏天斷奶,另外寶寶生病時也不要斷奶。

5.開小餐桌

與父母同桌進餐,對提高寶寶的食慾大有益處。進餐時,桌上豐盛的食品,色、香、味俱全的菜餚,都可以讓寶寶嘗一嘗,如嘗酸味的時候,告訴他“這是酸的”。這些

視、聽、嗅、味的感覺信息,經過大腦的活動,有效地進行組合,使寶寶增加對食物的認識和興趣。此時還可以手把手地訓練孩子自己吃飯, 既滿足了寶寶總想自己動手的願望,又能進一步培養其獨立用餐的能力。

6.吃飯時說話

這個時期的寶寶開始咿呀學語,十分可愛,但在吃飯或餵食的時候,一定不要引逗寶寶說笑,否則食物有可能嗆人氣管,同時也不利於良好進食習慣的養成。

家長這6條壞習慣造成寶寶不愛吃飯你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