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國產顯得很low?認真你就輸了

1.

想必大家對於2015年某女子手持iphone大罵男乘客“用國產手機沒有資格上飛機”這一事件還頗有些印象吧?

彼時,一男子離開貴賓室不慎將進門女士手中的蘋果6S手機碰落在地,該女子反應激烈,並揚言“用國產手機不配乘坐飛機!”,事件一出,網民譁然。

此事件雖被澄清為某國產品牌蓄意炒作,但影響之深不言自明。這裡焦點不在男女本身,而是關於國產非國產的榮譽之爭。

2.

是不是使用國產產品就顯得低級,而洋玩意兒都是高級貨?

突然想到大文豪蘇軾與佛印的故事。

某天,蘇軾曾問佛印:“大師你看我像什麼?”

“我看你就是一尊佛啊”,佛印答。

這時,蘇軾為了調侃佛印,就說:“我看您就像牛屎一堆!”說完放聲大笑。

蘇東坡先生頗覺得佔了便宜。

所想即所見。很多人總是喜歡以自己的眼光來衡量周遭的一切,並以此來得到快樂,活在自己的世界,不知這與阿Q有何不同?我猛然意識到,這與現實中很多人嘲笑國產的低級,近乎是一個道理的。

3.

有關“國產”與“非國產”的定義是具有較大爭議的。在經濟全球化的當今世界,很多技術根本沒有國界,因此,以“國產”和“非國產”來劃分陣營,來很多方面本就是十分的牽強

如果僅僅以生產製造在某地即為某國所產,那麼很不幸,就拿蘋果手機來說,其中的大陸行貨全都是由大名鼎鼎的富士康在中國產的,很多人用的都是這樣的大陸國產和港產產品。

一輛汽車,它的發動機可能會是日本東安三菱製造,座椅是某知名國產供應商生產、板材坯料來自某國內著名鋼廠、擋風玻璃由國內某一流企業提供。

而最後,主機制造是由國內某前三的汽車廠商生產完成的,這些零部件供應商,有很多技術又是來自自身其他公司。

這裡還僅僅只提到了零部件,而汽車生產線的軟件集成、智能系統搭建、數字化工廠建設等等,亦會有讓你想象不到的多個分級供應商來完成。

所以,最後你看到的一輛汽車,雖然貼牌是某個品牌,但是卻是幾十上百個公司共同出力來完成的,已經無法區分,它到底是國產還是非國產。這是製造業的普遍現象。

用國產顯得很low?認真你就輸了

不可否認,較早時候,同種產品,國內相較於國外,存在著性能和質量差異的產品不在少數。但經過幾十年發展,國產品牌已今非昔比。在國內,知名度較高的華為、格力等早已躋身行業一流品牌陣營。國外對於國產的印象,也在逐年改觀。

4.

之所以認為國產低級,其一是眼界問題。

我們只注意到了很多我們不擅長的領域,卻忽視了那些國產中佼佼者。

DJI公司,其生產的“大疆無人機”在行業內一直領跑,在歐洲各國享有同類產品的最高評價,市場份額年年居首;

OPPO藍光播放機,同類產品全球份額第一,在歐美享有盛譽;

華為,其在電信設備領域與愛立信齊名,網絡設備領域也僅次於CISCO,不僅如此,華為在服務器、儲存等多個領域成為世界主流廠商,在IT領域的架勢頗類似當年的IBM;

此外還有在同類產品排名第一的振華重工、在領域內絕對一流的天達、遠大集團、比亞迪電動大巴、瑞盛科技、歌爾聲學...不勝枚舉。

5.

其二,便是心態問題了。

心理學有個名詞叫做“印象延遲”,即一個人對於事物的印象總是會停留在某個較為深刻的階段相當長的時間,以至於很難及時的改觀。

曾經有個叫做HTC的品牌,最火的時候其影響力不亞於當今的iphone系列,然而五年過去了,雖然早已被多數人遺忘,但不乏少數人仍對這個品牌的產品青睞有加,對其品牌的認識還停留在數年前,殊不知其產品性能、外觀、質量綜合實力早已退出世界手機品牌主流行列。

五年前,我們認為iphone手機的拍照水準在手機界首屈一指幾無爭議,而從三星S6時期開始,到後來pixel2、華為P20等產品相繼問世,蘋果的拍照水平已被拉下神壇,然而,不少用戶始終停留在那個蘋果第一的年代還沒走出來。

正是由於這種“印象延遲”,使得多數人對於國產的認知,還是停留在當初那個落後、全無高精尖技術的時期。

國產到底好不好,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很多人在同類產品中選擇中國品牌,這足以說明一切。同等價位不選擇進口或合資產品,難道不是產品本身具有良好口碑和質量獲得的?將國產貼上低級的標籤,這樣的草率行徑讓人遺憾。

當然,我承認,在很多領域,國產產品確實與國外同行一流有著較大差距,包括前段時間沸沸揚揚的芯片事件,就給中國的製造業敲響了警鐘。中國製造需要繼續努力,哦不,加倍努力。

6.

蘇軾以為他戲弄了佛印一把,沒想到回家後,洋洋得意的他很快就被蘇小妹打臉。

蘇小妹說,其實哥哥你輸了,人家心中有佛,看誰都是佛,而你心中齷齪,所以總是看不到高雅的東西。

何謂低級,何謂高級?

人生的配置有很多種,你所認為的高配,在別人眼裡也許一文不值,適合自己的,才是你的最佳配置。以別人的所謂“低級”來襯托自己的高級,本身才是低級的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