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改革开放40年」我所参与的农业综合开发

「见证改革开放40年」我所参与的农业综合开发

作者

「见证改革开放40年」我所参与的农业综合开发

简介

李润生,汉族,曹妃甸区人,1953年8月生于河北省丰润县。1965年9月考入河北滦南中学,1968年11月回乡劳动,后任村小学教员、场部宣传报道员、商业系统职员。1985年后在唐海县政府办公室、县农业部门、农场、县直机关等单位工作,2013年退休。

1998年2月23日下午,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在石家庄河北会堂召开,各地市主管市长、农开办主任、财政局长和先进县的农开办主任参加了会议。会上,宣读了国家和省两级的表彰决定,原唐海县(柏各庄农场)农开办受到省农业开发委员会的表彰,我代表柏各庄农场农开办介绍了“8年开荒9万亩增产稻谷1亿斤”的做法。

20年过去了,当年的场景历历在目,艰难曲折的开发历程记忆犹新。

1988年,河北省13个地市的101个县被国家农开办列入“河北省海河平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简称“海开项目”)。唐海县以国营柏各庄农场的名义申报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名列其中,上级管理单位为河北省农垦局农开办。1989年,全省有8个地市的53个县区被列入“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华北平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简称“世行”项目),唐山市农开办为唐海县的项目管理单位。按照项目要求,唐海县利用外资项目办公室(简称“外资办”)有专人负责这两个项目。

1991年12月,县委决定建立县农业开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农开办”、科级事业单位)为具体办事机构,事业编制15人,原由县外资办管理的两大项目转由县农开办负责。1995年11月,县委县政府明确由农开办负责全县涉农项目的管理。

1989年度开始实施的海开一期项目验收时间是1992年,项目内容是开荒和中低产田改造。开荒对农垦人来说是轻车熟路,项目实施单位注重的是工程施工、及早见效,而对资料积累、整理等“内业”工作不太重视,项目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尽管这样,项目也通过了验收。二期项目随后获批,国家拨款、省财政配套也按年度及时下拨。这使得项目实施单位有了“这事儿好对付”的错觉,工作愈发粗糙,而项目管理单位也疏于管理,致使在1994年6月的二期验收中,柏各庄农场倒数第二,勉强通过。

1994年夏天,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的莱斯特·布朗提出一个“二十一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布朗认为,到下世纪30年代,中国每年需要净进口粮食2亿吨,这恰好是当前整个国际的谷物贸易量。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国人的吃粮问题,要立足于自身。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其中重点就是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在这个大背景下,柏各庄农场申报的三期开荒1.1万亩的项目被批准。

「见证改革开放40年」我所参与的农业综合开发

工 作

1956年建场至1983年建县27年间,老一辈农垦人发扬“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甘于奉献、立业图强”的农垦精神,把盐碱荒滩改造成了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1983年建县后,历任领导秉承紧紧抓住粮食生产不动摇的优良传统,继续向荒滩进军,向盐碱地要粮食,到1991年水稻种植面积突破30万亩。

但是仅唐海县和各农场的力量毕竟有限,继续大规模开垦稻田显得力不从心。

借助国家加大对粮食生产投入的契机,1995年12月7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工作会议,亮出“第二次农业开发”的旗帜,提出明年都有新项目、水稻种植面积每年都有扩大的工作思路。荒地资源较多的第十一农场开发“落潮湾”,土质明显改善的第七农场“退苇改稻”,资源较多的四、五农场也集中连片开垦宜农荒地。把开荒项目列入上级计划、获得上级资金支持是农开办的首要任务。

开发办最初从事项目管理的不过是五六个人,起初分成内资股、外资股,每股两三个人,1996年3月两股合一称“项目股”。自从担负起全县涉农项目的申报、论证、争取、实施、管理、验收任务,一年到头基本上没有休息日。

海开二期验收的警钟时时在我们耳边鸣响,三期项目实施期间,省开发办下发了验收“千分制”标准,宣布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奖励项目规模、资金,全省后十位取消立项资格。我们吸取教训,严格管理,处处高标准、事事严要求,自我激励、自我加压,打了一个翻身仗。1997年3月30日的市级验收得分1023分,唐海县获得全省农垦系统第一名。1997年5月6日,省农开办副主任尹立敏带队对柏各庄农场“海开”三期项目省级验收,验收组观看了专题片《为了绿色的延伸》、听取了工作汇报之后,分组随机抽样查看方田、标志碑、扬水站、农场的财务管理和开发办的内业工作,尹副主任的评价有16个字:“变化巨大、成绩不小、效益突出、前景光明”。

面貌一新的柏各庄农场农开办受到了省农开办的关注,被确定为省办主任萧风来的联系点。8月底,“海开”四期项目获批,项目资金占同期省农垦系统61%(一期占比17.5%、二期占比28%、三期占比13.7%)。1997年11月22日,萧凤来主任专程来县检查,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1997年,唐海县的水稻种植面积达到36.01万亩,比项目实施前1988年的27.12万亩增加近9万亩;1997年的稻谷产量为23.1万吨,平均亩产641公斤,总产量比1988年的14.2万吨增加近8.9万吨(均为统计局数字。县里政策是新开荒地面积三年不列入统计范围,所以1997年的实际种植面积、产量都大于统计数字),增产稻谷近亿斤。我们将我们实施农业开发8年取得的成效、给唐海县带来的变化、对国家增产粮食做出的贡献总结上报到省农垦局、省农开办,省农开办要我们以此为题在全省大会上做经验介绍,这才有了本文开头描述的一幕。

取得8年开荒9万亩的效果,“世行”项目也发挥了重大作用。我在任期间,完成了世行一期项目的实施、验收和二期项目的申报。

一期项目计划总投资3354.89万元。评估利用世界银行贷款1252.11万元。同海开项目的“拨款制”不同,世行项目实行“报账制”,即由项目单位自筹资金实施,再按世行要求的时限报账。项目实施时间为1991年至1995年。竣工验收时间为1998年10月,验收最终结论为:合格。

主要工程(按行业分)有:水利工程项目为开荒3万亩(第四农场4500亩、第五农场1万亩、第七农场6000亩、第十一农场1万亩)、建零点闸、修七场水库等,计划投资993万元;实际完成开荒30120亩,水利项目实际投资1988.48万元。农业项目为改造县种子公司,购买化肥、农药、薄膜等农业生产资料,计划投资378.91万元,均顺利按计划实施。其中种子公司改造项目,由县农科所实施,彻底改变了该所的面貌。农业项目实际投资3086万元。农机项目为购买农机具73台件,计划投资43.19万元。全部按计划完成,实际投资53.25万元。水产项目内容为新建20秒/立方米流量扬水站一座、改造虾池10890亩(均由西林养殖场实施)、建精养鱼池3525亩(第四农场1670亩、第五农场830亩、第十一农场1025亩)、建鱼饵料厂一座(位于县城)。水产项目计划投资2167.87万元,实际完成投资2682.66万元。

1991年开始实施时,大家对世行的游戏规则都不熟悉,只是凭着感觉走,全省的项目都出于“无序开始”状态,随着项目验收日期的临近,一切都得按照世行的规矩行事,都得“有序结束”。我县此项目的管理者先后更换16人,查漏补缺的任务更大。验收临近春节,各种各样的报表都要在这个期间完成,所以农开办的项目管理人员的春节大都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项目实施期间,老外每年都来现场检查一两次,每次都是满意而归,相关农场完成项目都是实实在在的,经得起检验。但由于对“内业”的忽视,致使验收时需要完善的地方太多了。1997年1月后进入项目验收准备的最后“冲刺”阶段,大家白天到项目区检查指导,晚上加班整理资料、补充档案,忙个不停。验收所备档案经唐山市档案局专家验收,达到省三级标准。我参加了几次外地验收后吸取众家之长,起早贪晚绘制了竣工图,用一把裁纸刀、几张不同颜色不干胶,将项目区历年大小工程标注的清清楚楚。省开发办的同志看后说是全省项目单位最好的竣工图。拍摄的三集电视专题片《农业开发、大有可为》、《为了绿色的延伸》、《开发开放、强县富民》放映后得到相关部门领导的称赞。

“世行”一期项目总计报账金额5579.01万元。获得世行贷款2614万元、市级以上配套款919,92万元(其中无偿款526.67万元)、县级配套485.5万元、项目区自筹1559.59万元。

1997年开始“世行”二期项目申报的工作,因为农垦体制问题,省级部门意见不统一,项目有“告吹”的危险。幸有时任县长找到主管副省长面述争取,有唐山市农开办的大力支持,还有被列为省农开办主任联系点的优势,经反复沟通、协调,1998年获批实施。

除了海开、世行两大项目,1994年起,国家农开办新设专门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我们负责向省农垦局农开办申报项目,省农开办组织专家论证、批准后实施。1996年柏各庄农场综合养殖场项目获批,项目总投资157万元,其中:中央资金49万元、省配套19万元、县配套29万元、自筹60万元。1997年五农场加州鲈鱼养殖场项目获批,项目总投资27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35万元、省配套14万元、县配套21万元、自筹200万元。

1995年11月农开办负责全县农业项目后,我们的工作方针调整为:盯住四农(农开办、农垦、农行、农发行)主渠道、拓宽引资新渠道、联合农场(及)各部门、齐报共跑出成效。

「见证改革开放40年」我所参与的农业综合开发

一是农业开发专项贷款项目。专项贷款由县级农开办、县农行形成一致意见后分别向各自的市级管理单位申报,由省农开办组织专家论证、批准后同省农发行下文到县级农业银行放款。全县先后有17个单位获得农业开发专项贷款支持:一农场机米厂改造30万元、七农场低产苇田改造131.1万元,县肉联厂194万元,五农场第二冷冻厂135万元,九农场机米厂改造70万元,八农场机米厂改造50万元,七农场精养鱼池建设140万元,河蟹养殖100万元,九农场精米加工200万元,一农场稻田养蟹300万元,八里滩养殖场河豚鱼养殖200万元,四农场石斑鱼养殖60万元,五农场加州鲈鱼养殖50万元,五农场轮虫养殖50万元,八农场京东养鸡厂100万元。获得专项贷款总额1810万元。

二是柏各庄农场农业综合开发其他项目。十一农场万亩开荒项目获市财政周转金80万元;七农场万亩开荒项目获市财政周转金50万元;九农场绿色食品产业化项目获省财政400万元、市财政100万元;一农场水利专项贷款项目获专项贷款200万元;一农场种子加工中心项目获专项贷款800万元。共1630万元。

三是唐山市龙头企业项目。1997年有八农场京东养鸡场、八里滩养殖场工厂化养殖、四农场天成淡水鱼养殖中心、九农场天源绿色食品公司被列入唐山市龙头企业,都不同程度得到了金融部门的资金支持。

这些项目的主要工作都由项目单位来做,农开办没有像世行、海开项目那样深入的管理,但也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到省里相关单位“跑项目”,非有农开办的“一把手”不可。我们采取积极配合、全力以赴、争取办成的工作态度,奔波往返于项目区、县城、省城、京城,有项目单位的积极性加上我们的积极配合,可以说是成效显著。

此外,还有粮棉大县贷款项目、农垦系统粮食增百亿项目及一些引进外资项目的前期工作等,农开办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成效不大。

成 效

1.农业开发项目的实施,改善提高了农业基础条件。

1990年后,唐海县搞了好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农田水利工程,如八农场的“南水北调”、七农场的七用干扩建及配套、十里海养殖场节制闸等,各农场也都有零散地块的开荒种稻,由于不符合上级的立项要求而不能列入项目区。我们也曾谋划将县城南“二排支治理”纳入世行二期项目,外方代表考察后终究因与项目要求差距甚大未能成功。1991年,全县财政收入仅有2670万元,县本级财政收入仅1885万元(这样对比方看得出项目资金的珍贵、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县政府制定了开荒扩种每亩补贴120元、三年内不纳入耕地面积、不增加上缴利润、不增加粮食征购数量的政策,农场的新开荒地再以优惠价格承包给农工经营,调动了农场和农工的积极性,再加上海开、世行项目强大的助推作用,才有了全县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世行项目中以柏各庄农场名义与冀东油田合建的“零点闸带桥”工程,按时竣工并通过验收,至今仍在正常运行;七农场“平原水库”也是世行项目内容,建成后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发挥巨大作用,后该水库几经扩建,更名为“曹妃湖”,成为曹妃甸湿地旅游区的核心项目、支撑点。

2.锤炼了一支过硬的农业开发队伍。

1991年12月我调入农开办任主任助理,时有郑宝龙副主任、刘玉良、韩国良、王立功等人,全体工作人员齐心协力,不为名利,为农业开发事业辛勤工作、默默奉献,随着所从事工作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个人工作能力的逐步提高,农开办的业务骨干都得到了提拔、重用。1998年5月,我调离农开办时的16名工作人员中有2人考取了研究生,现在分别在河北省农科院和华北理工大学工作,都是高级职称;有2人走上了县级领导岗位、有3人被提拔为正科级干部、4人现在是副科级干部。

3.为国家粮食生产做出了贡献,促进了开发开放、强县富民的进程。

上世纪九十年代唐海县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得益于中央政策支持,得益于县政府和相关农场领导对粮食生产的重视,得益于项目区干部群众的高度支持,也得益于县农业开发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1991至1997年间,唐海县每年交售国家商品粮(大米)2.2~2.7万吨,人均上交170~200公斤,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998年后,由于受连续干旱的影响,唐海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为了减少农工的损失,采取了退水改旱、退稻还渔等措施。此后,大棚果菜种植和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使得水稻种植面积在耕地总面积的比重有所下降,正常年份水稻种植面积在32万亩左右。随着更换品种、改进田间管理等措施的实施,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近年亩产已经超过750公斤,年稻谷总产量保持在20万吨以上;全县人均占有粮食(大米)超1000公斤,人均提供商品大米超700公斤。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始终是唐海县稳定的基础产业、是强县富民的重要支柱。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