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普惠金融走進「碼商」:科技賦能實體

在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小微企業的地位十分重要。2018年6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出席“第十屆陸家嘴論壇”時指出,截至2017年末,中國有小微企業法人約2800萬戶、個體工商戶約6200萬戶,中小微企業(包括個體工商戶)佔全部市場主體的比重超過90%,貢獻了全國80%以上的就業崗位,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稅收。為小微企業提供完備的金融服務,營造高質量的營商環境,是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的應有之義。

然而,目前我國小微企業享受的金融服務水平尚待提高,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依然突出。推動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是解決小微企業發展痛點的重要方式。普惠金融是是指立足機會平等要求和商業可持續原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是普惠金融的重要服務客體,通過大數據、雲計算、移動支付等數字普惠金融方式擴大金融服務覆蓋面,提高金融服務可得性,降低獲得金融服務的成本,螞蟻金服的“碼商成長計劃”給出了很好的範例。

目前,許多線下小微商家不用購置掃碼槍等機具,只要一張“二維碼”就能做生意,其獲得的賬務管理、貸款、保險、理財等一系列金融服務都可以通過二維碼來完成,所以這些小微商家形象地將自己稱為“碼商”。

據新華社報道,10月28日至30日,福州市政府聯合支付寶主辦了首屆天下碼商大會。憑藉著出色的金融科技能力,螞蟻金服為“碼商”提供的數字普惠金融服務推動著小微企業的發展。

一是加大了數字普惠金融覆蓋面,初步解決小微企業金融可獲得性問題。從2004年互聯網首度跟商業結合誕生網商起,中國數字普惠金融業務依次從服務線上網商、線下用戶、城市公共服務、線下大中型企業做起,終於在2017年找到服務線下小微企業的模式。

二是填平數字鴻溝,初步實現小微企業的數字化經營,幫助其長期成長。長期以來,大中型企業有規範的財務系統,獲取融資相對容易,在獲客、經營、產品結構調整等方面也更加精準,線下小微企業與大中型企業間存在著數字鴻溝。如今通過移動支付二維碼的橋接,“碼商”也進入數字化經營時期,螞蟻金服不僅能為其記錄交易信息,提供各種數字普惠金融服務,還能為其分析數據和管理財務,優化客群,成為小微企業CFO,助力其化解經營風險,幫助其長期成長。

三是形成針對小微企業的風控方案,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毛細血管”提供可借鑑路徑。金融科技企業的創新措施下,小微企業化身“碼商”,進而產出高頻的交易數據。金融科技企業基於“碼商”移動支付場景、交易數據挖掘和歷史商家風險模型等,構築出覆蓋“碼商”的風控模型,代替了傳統金融需要的抵押品、擔保或信用記錄。風控方案的線上化也解決了線下盡職調查成本高昂問題,貸後數字化監管更化解了大量的還款風險。這種創新模式可為中國金融業未來長期服務小微企業提供借鑑。

小微活,就業旺,經濟興。螞蟻金服推動數字普惠金融走進“碼商”,充分發揮金融科技的賦能作用,推動小微企業健康發展,助力中國社會創新創業和就業,為新常態下的結構轉換提供了新的動能。

作者:尹振濤(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室副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