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举兵克商设略安邦,周武王姬发克商

大家好,今天给推荐周武王姬发克商。周文王有10个儿子,武王排行老二。长子伯邑考被商封王残杀。武王有同母弟8人,即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丹季载。他们兄弟10人中,武王和周公最有才干,经常帮助父亲处理政事。周文王病死,由武王继位。据《礼记·文王世子》说,武王只比父亲小14岁。文王97岁而终,武王即位时,已经84岁。武王至93岁而终,则在位仅10年(《汉书·律历志》作11年)。

古代历史,举兵克商设略安邦,周武王姬发克商

周文王在位50年,作了许多灭商的准备,他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励精图治,以德治国,礼贤下士,使周繁荣兴盛起来。同时,以服事殷,以“西伯”之身据有关中,暗地与殷商展开生死较量。特别是周文王最后7年中,一年断虞、苪之讼,二年伐犬戎,三年伐密须,四年败着国,五年伐斌,六年伐崇。7年干了6件大事,造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大好形势,灭商的条件基本成熟。 当时,商封王愈加荒淫残暴,穷奢极欲,在商王朝自是众叛亲离,怨声四起。封王的叔父比干、哥哥微子多次劝谏,封王根本不听。

古代历史,举兵克商设略安邦,周武王姬发克商

商容掌管朝廷祭祀、宴会的奏乐,颇有贤名,深得人们的爱戴。但封王嫌商容凡事都要按典章制度办,有碍他的淫乐,将商容罢官逐出朝廷。众官员见封王愈来愈乱其祖制国法,不理朝政,日夜玩乐,都为商王朝的前途担忧。微子见封王不听劝谏,估计终有一天会亡国,想自杀,又想逃走,不能决定,便和太师、少师两乐官商议,最后微子逃到民间隐藏起来。封王另一个叔父箕子也是多次劝谏,见封王不听,便装成疯子混在奴隶中。纷王知道后,命武士把箕子囚禁起来。比干见箕子被囚,冒死劝谏。封王恼羞成怒,下令杀了比干,还剖挖其心,众朝臣见封王对自己的亲人都如此残暴,更加恐惧,纷纷逃跑,投奔于周。周武王即位后9年,周武王把都城由丰迁至镐(今陕西西安西南、丰水东岸。谓之宗周,又称西都)。接着,在姜子牙、周公旦的辅佐下,对商进行了一次试探性进攻。周武王用战车载着文王的神牌,准备到毕邑祭扫文王墓。

古代历史,举兵克商设略安邦,周武王姬发克商

武王自称太子发,“言奉文王以伐”,意思是奉文王之命伐封,不敢自专,利用文王的威望来号召诸侯。他亲率大队人马,东观兵于孟津(今河南孟津)。孟津在黄河渡口以南,距商都还较远,只是试探一下,实际上是一次军事大演习、大检阅。这次军事行动的目的在于用武力向敌人示威,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压力;锻炼自的军队,以取得实战经验。同时,这也是一次外交上的重大会,收到一次聚众的效果,即“是时,诸侯不期而会孟津者,八百诸侯”《史记·周本纪》。武王没有事先约会诸侯,800个诸侯自动前来孟津会盟。所谓“八百诸侯”,也就是大大小小的几百个氏族、方国的首领。这表明周在政治、军事上都取得了对殷的优势。人心向周,商封王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这些参加盟会的诸侯都劝武王说:“可以伐封了。”但武王仍不为之所动,心中自有主张,他说:“时期还未到。不可以伐。”武王深知,伐封一仗事关全局,不打则已,打则必胜。若一步走错,全盘皆输。他考虑再三,决定班师暂回西土,派人去商察看动静。

古代历史,举兵克商设略安邦,周武王姬发克商

当周武王观兵孟津后,商封王根本不作任何准备,仍在淫乐,而且暴行还愈来愈厉害,不仅发展到六亲不认,囚箕子,剖比干,甚至太师疵、少师强把宗庙中的乐器抱着逃走,他都不闻不问。贤臣离位,百姓闭口不敢言语了。这时武王认为灭商时机已到,又准备了两年,才向全国诸侯发表伐封檄文说:“商封罪孽实在深重,为顺天应人,不可不消灭他!”于是,武王果断下令发兵伐封。

古代历史,举兵克商设略安邦,周武王姬发克商

1976年在陕西临撞零口乡发现了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利篡,上面有铭云:“斌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自,赐右史利金,用作旅公宝尊彝。”铭文记载周武王在甲子日早晨灭了商,因一个叫利的右史有建议之功,甲子后8天,武王在阑师这个地方赏赐给利以金(青铜)。右史利感到很光荣,就铸了这个簋来作纪念。由于利簋的发现,证明了古书中记载的武王伐封是甲子日早上开始的可靠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