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时李云龙都能搞到牛肉吃,为何到了赵家峪却只能吃贴饼子了?

《亮剑》长征时李云龙都能搞到牛肉吃,为何到了赵家峪却只能吃贴饼子了?在《亮剑》中,李云龙似乎是一个全能型的人才,除了会带兵打仗之外,他还特别会搞装备。比如当初他当新一团团长时,全团轻机枪不到10挺,重机枪一挺都没有,步枪也都是汉阳造和老套筒,就这样的装备水平,两个人都分不到一支枪,穷得都快要当裤子了。然而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新一团的武器装备就换了一茬,连九二式重机枪都扛上了,还有歪把子、掷弹筒、迫击炮等等,应有尽有。

长征时李云龙都能搞到牛肉吃,为何到了赵家峪却只能吃贴饼子了?

除了会搞装备之外,李云龙搞给养的水平也是一流。比如在长征时期,尤其是过草地的时候,条件是何等的艰苦,别的部队吃的都是树皮和草根,连吃皮带都是奢侈。但是李云龙的这个团,粮食储备充足,吃的还是青稞面,甚至还有牛肉吃,而且还是牦牛肉。李云龙还曾炫耀说,他骑在马上,一边喝着青稞酒,一边吃着牛肉干,日子过得相当滋润。听他的口气,似乎完全不像是在参加长征,倒像是在旅游啊!

长征时李云龙都能搞到牛肉吃,为何到了赵家峪却只能吃贴饼子了?

然而,时过境迁,到了抗战时期,李云龙过得反倒拮据起来了。长征时期和抗战时期相比,明显前者要更加艰苦一点,因为当时执行的是战略大转移,没有后方,更没有根据地,所以部队给养问题,很难得到解决。而抗战时期就不同了,虽说条件也艰苦,但毕竟有根据地在,还有老百姓的支持,所以不至于饿着肚子打仗。虽然抗战时期的条件要强于长征时期,但是李云龙反倒还吃不起牛肉干了,而只能吃咯牙的贴饼子!

长征时李云龙都能搞到牛肉吃,为何到了赵家峪却只能吃贴饼子了?

经历过1942年11月的大扫荡之后,独立团的剩余人马,全部突围到了晋西北一个叫赵家峪的小山村休整。在此期间,部队的伙食一直搞不上去,就算是李云龙和秀芹结婚,这么隆重的事情,也仅有白菜炖罐头和贴饼子吃,连赵刚也觉得实在是有些寒酸。那么问题来了,长征时李云龙都能搞到牛肉吃,为何到了赵家峪却只能吃贴饼子了呢?

长征时李云龙都能搞到牛肉吃,为何到了赵家峪却只能吃贴饼子了?

第一,赵家峪地薄人稀,物资奇缺。赵家峪虽然群众基础不错,但地处晋西北山区,算是比较贫穷的地区,而且村内土地有限,全村仅有300多人口。再加上长期抗战的原因,村内的年轻小伙子基本上都参军了,只留下一些老人、妇女、小孩。这些人的劳动力有限,所以产出的粮食不多,勉强能够养活自己。而李云龙带着独立团进驻赵家峪之后,当地的老百姓就要分出一部分口粮供应部队,这样一来,大家能解决温饱就已经不错了,哪还敢奢望有牛肉吃。正是因为给养困难,所以李云龙和赵刚才将部队主力化整为零,以连排为单位,全部分散出去打游击了!

长征时李云龙都能搞到牛肉吃,为何到了赵家峪却只能吃贴饼子了?

第二,过草地时,李云龙能吃到牛肉,是因为他犯了错误。在《亮剑》剧中,旅长和参谋长在聊天时,曾谈到了关于李云龙过草地时的情况。当时四方面军的徐总指挥,命令李云龙这个团负责殿后,然而等到李云龙率部过草地时,前面几万人的部队早已经把粮食都采购光了,这下李云龙就急了眼,由于买不到粮食,李云龙干脆就纵兵抢粮了。所以,李云龙搞到的青稞面、青稞酒,还有牛肉,其实都是抢来的,这可是违反纪律的事情。所以事后,李云龙就从团长直接降成了伙夫。由于有了这次教训,李云龙自然不敢再通过违纪的手段去搞牛肉了,所以还是老实的吃贴饼子吧!

长征时李云龙都能搞到牛肉吃,为何到了赵家峪却只能吃贴饼子了?

第三,不思进取。明知赵家峪的人口不多,粮食储备不足,而李云龙却一直赖在这里不走。还有,李云龙将部队主力全部分散出去打游击之后,以张大彪为例,因为经常伏击鬼子和伪军,所以张大彪的日子过得相当潇洒,每天小酒喝着,日本的牛肉罐头伺候着。而反观李云龙,每天除了在村里吹牛之外,就是和秀芹谈情说爱,一副不思进取的样子,这样能有牛肉吃吗?想吃牛肉,就得出去干活,每天游手好闲,自然就只能吃贴饼子了!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以上原因,所以长征时李云龙能搞到牛肉吃,而到了赵家峪却只能吃贴饼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