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再提示虛擬貨幣、ICO風險,東方銀座:P2P投資人可「債轉房」

北京再提示虛擬貨幣、ICO風險,東方銀座:P2P投資人可“債轉房”

文|葉旻爾

編|鹿鳴

1. 網貸企業 | 中普金服停止線下P2P業務 逾期擬2年償付本息

據投資人向金融虎提供的一份公告文件顯示,中普集團(又稱:中普金服)發佈“中普原線下P2P業務良性退出公告”。公告顯示,為迎合行業監管要求,公司決定將於2018年9月3日起全面停止中普旗下所有線下業務,線上平臺“賺個房”以及“中普金服”平臺仍正常運營。

中普金服公告稱,中普是純粹房產抵押貸款業務模式,固出現逾期情況極少,不存在惡意逃廢債情況,只是需要等待一些借款人還本付息的時間。同時,中普金服保證在兩年左右的時間裡返還所有投資人本金及7%的固定收益。

公告還顯示,中普公司核心高管及股東已向瀋陽市瀋河區監管及公安部門備案並把其本人出入境證件交由公安機關保管。

2. 網貸企業 | 網貸平臺債轉再現新花樣:可換房產、住酒店、買奢侈品

據互聯網金融新聞中心報道,為了給旗下P2P補窟窿,深圳東方銀座集團提出了“債轉房”的債轉方案。

8月20日,東方銀座旗下P2P平臺小微金融發佈《用戶[債轉卡]辦理流程及相關文件》指出,根據平臺發佈的《關於平臺債權安置方案的聯合公告》,以及部分出借人(客戶)提出希望將待收債權置換為東方銀座集團體系內購物憑證的要求(即“債轉卡”),通過相關實施協議,可對接辦理債轉。

據瞭解,該憑證為銀座Z卡,憑此卡可在東方銀座旗下商業地產、國際酒店、購物廣場、文化旅遊等自營門店進行購房、購物、觀影、娛樂休閒、餐飲、酒店住宿時消費使用。

類似東方銀座債轉實物的做法也並非首例。此前,曾有網貸平臺提出“債轉樹”、“債轉酒”等方案。

3. 互金政策 | 中國互金協會要求P2P平臺上報四大類自查材料

據財聯社報道,中國互金協會要求會員單位提供四大類自查材料,並要求填報截至今年8月31日存量業務的情況。

第一類為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審查材料,包括是否有資金池、是否自融、是否發售理財產品募集資金等10種情況。第二類為基礎制度清單,其中包括風控、信息科技管理、客戶信息與數據管理等11項相關制度。第三類為基本材料,平臺需要提供網貸機構的實際控制人、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清單及詳細履歷,逾期和壞賬處理機制介紹,網貸機構退出安排等15項相關材料。第四類為統計數據報表清單,其中包括利率、債權轉讓、自動投標等13項統計表。

4. 動向 | 百度成立區塊鏈技術研發公司“度鏈”

據財聯社報道,近日百度旗下北京鼎鹿中原科技公司,注資5000萬元成立了度鏈網絡科技(海南)有限公司,百度高級副總裁向海龍擔任董事長。公司經營範圍為區域鏈技術研發、技術轉讓及技術應用等。對此,百度方面回覆財聯社稱,百度目前在積極佈局區塊鏈,推動產業化進程,但對於新成立公司不予置評。

5. 動向 |首推比特幣期權的交易所Cboe將推出以太期貨

據美國媒體BusinessInsider報道,第一個推出比特幣期權的交易所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即將推出市值第二大的加密貨幣以太幣的期貨。

該產品預計將於2018年底推出,目前交易所正在等待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進一步認證。

自去年12月推出以來,包括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和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在內的比特幣未來市場一直相對疲軟。以太期貨的推出或標誌著以太幣成熟,因為它可能為加密交易和ETF打開大門。

據知情人士透露,Cboe將把以太期貨的未來建立在Gemini的市場上,同時,它還將比特幣ETF建立在由Winklevoss雙胞胎運營的紐約加密交易所基礎上。

競爭對手CME首席執行官Terry Duffy表示,以太幣期貨短時間不會在其他交易所上線。今年7月他便對彭博社表示,對比特幣持觀望態度。

6. 行業 | 全球區塊鏈專利企業排行,阿里巴巴位列中國之首

2018年8月29日,IPRdaily與中國信通院聯合舉辦“2018全球區塊鏈知識產權峰會”。在來自於螞蟻金服、騰訊、百度、谷歌、IBM、蔚來汽車、迅雷、富士通、車和家、比特大陸、宜信以及眾多區塊鏈新貴企業的500餘位代表和嘉賓的見證下,最新一期的“全球區塊鏈專利企業排行榜”正式對外發布。

榜單以Patentics和Incopat為交叉檢索工具,選取截止到2018年8月10日前的中、美、歐、日、韓五大局以及PCT專利申請數據為統計樣本。其中區塊鏈專利申請量達到20件以上的企業有36家。中美兩國企業幾乎各佔半壁江山,BAT悉數入榜,阿里巴巴作為中國企業的代表一騎絕塵,領跑榜單。

7. 國內 | 北京互金協會二度發佈“虛擬貨幣”“區塊鏈”“ICO”風險提示

8月30日,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年內二度發佈“虛擬貨幣”“ICO”風險提示,“以區塊鏈等名義非法集資”首次被寫入公告。

公告表示,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 “ICO”及其變種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此類活動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嚴重擾亂了正常的金融經濟秩序,帶來社會風險隱患。此類活動以“金融創新”為噱頭,以先進技術為標榜、以發幣攬財為目的、以交易炒作升值為利誘,實質是龐氏騙局,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繫。

互金協會呼籲公眾理性看待區塊鏈,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亂墜的承諾,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切實提高風險意識。

8. 國際 | 印度央行稱已開始研究央行數字貨幣的可行性

印度央行(Reserve Bank of India, RBI)官網8月29日發佈2017-2018年度報告,在報告中專門談到了加密貨幣。

該報告提及,雖然加密貨幣目前可能不會構成系統性風險,但其日益流行導致價格泡沫,引發了對消費者和投資者保護以及市場誠信的嚴重關注。

RBI認為,加密貨幣並不能完全承擔貨幣的各種職能。同時,RBI在報告中提出警告,加密貨幣生態系統影響現有的支付和結算系統,反過來又會影響貨幣政策的傳導。

目前,RBI已經成立了專門小組來研究引入央行數字貨幣可行性,以應對紙幣管理成本不斷上升等問題。報告中指出,“DLT在支付、清算和結算領域的採用有望在未來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

今年7月初,RBI的數字貨幣禁令正式生效,該禁令禁止銀行向數字貨幣交易所提供服務。但是該禁令頗受爭議且帶來了一系列負面結果。RBI也在此次在年報中對此禁令進行了“反思”。

9. 觀點 | 楊東:五部委風險提示並沒有否認區塊鏈的價值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楊東表示:8月24日國家出臺相關規定,是因為一些不法分子以“金融創新”和“區塊鏈”為名,通過發行“虛擬貨幣”等方式吸收資金,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此外,該文件並沒有否認區塊鏈的價值。從文中的“打著區塊鏈旗號”、“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理性看待區塊鏈等問題”等表述可以看出,《提示》對假借區塊鏈旗號的違法活動和真正的區塊鏈技術進行了明確的區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