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写不完,想刷题没时间,无休止的焦虑,怎么跳出这个怪圈?

最近,青果君收到一个初三学生问题,她说每天老师留的作业写不完,也没时间刷中考套题,然后每天就一直处于作业没做完计划没完成的焦虑之中

。想调整状态,但不知道到底具体的要怎么改变?

作业写不完,想刷题没时间,无休止的焦虑,怎么跳出这个怪圈?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很多学生的问题,不用说我们也知道,各科的题海浩瀚无比,而且还是“可再生资源”,刷题的时间永远不够用。

那怎么办呢?难道题就不做了吗?不是!

我教过一个朋友的孩子,初二,数学每次月考都是40分上下,有一次是碰巧去他家,正好有一个下午的时间,第二天又要月考,孩子妈妈说:"毛老师,快传授我们点学数学的秘籍吧。"

我一年也难得去几次,就简单问了孩子几句,说:"这样吧,你把你的课本、练习册、以前做的卷子统统拿出来。"整个下午我们只做了一件事:说题(后来我们叫做走题训练)。

从课本的习题、课后题开始。我先点拨,简单的说一遍做这道题的思路,然后慢慢让孩子讲解题思路。

开始进行的很慢,有的题目还需要我不断引导,想想:这个角和这个角是不是补角?……第一个小时我们只进行了十几道题,但是,孩子对这样的做题方法很有兴趣,能够自己或者通过简单的启示就能做出题目,慢慢的恢复了成就感和自信。

后来的两个小时,我们的效率很高,直到最后孩子恍然大悟:"我终于明白这两章的题型是什么了!"

这是孩子由衷的感叹,这样做题让他很有成就感,而且没有以往的"越做越烦,做不出来就更烦"的感觉,相反,他说:"老师,跟你学数学做题真"爽"

学习是个长期而且辛苦的过程,如果能让孩子对学习有"爽"的感觉,孩子成绩肯定会提高。

这个孩子月考数学考了91分,老师就惊讶了,以为他在外面上了什么补习班恶补数学。

这是真实的故事,可能你还在疑惑,但我这样做是有根据的。

刷题的正确姿势——走题训练

在青果我们把这种刷题的方法叫做走题训练,概括起来就是无需将每一道题按部就班详细计算,只需最快的说出解题思路,将错误的问题改正,将正确的思路熟练,慢慢变成对一类题型条件反射的解答。

每道数学题都有一个“命门”,就是题目中最关键的一步。

比如:几何证明中只要说出添加哪个辅助线,这个题目的难度就由原来的10变成1了。而一个学生在给老师讲解思路的过程中,一旦能说出这个破题的命门,就意味着这道题目已经掌握,无需动笔精算。

流程如下:

快速读题干 → 写下解题思路 → 对了,过,下一题;

快速读题干 → 写下解题思路 → 错了→ 改正,记下正确的思路方法 → 会了,过,下一题......

在走题训练法的指导下,对于简单的题目大概只需要10秒,稍难的题目大概一分钟左右。

作业写不完,想刷题没时间,无休止的焦虑,怎么跳出这个怪圈?

进阶——基于错题的“走题训练法”

有很多人,只顾低头拉磨,不知抬头看路,很多学生都不知道为什么每天要做题,其实,做题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自己到底哪些题不会做。

既然发现了,为什么不把这些做错的题目好好做一遍?放弃错题的学生,考试基本上没有太好的结果。

在教学过程中,青果把这种高效练习方法升级为2.0版:基于错题的“走题训练法”。

快速读题干 → 写下解题思路 → 错了→ 改正,找到错误的具体细节 → 加入错题本,归纳总结;

找错题的同类题 → 写下解题思路 → 对了,过,下一题 → 从错题本中剔除;

找错题的同类题 → 写下解题思路 → 错了→ 改正,找到错误的具体细节 → 刻意练习;

错题直观的反映了学生自身的知识漏洞,因此不得不练,不但要练,还要把错误的具体细节精确找到。再找到错题的类型题,进行针对性的刻意练习。

在这个过程中,整理错题本是绕不过的一环,错题的增删过程,也是对知识提炼精髓的过程。

说到这里,很多同学也许会说道理都懂,可错题那么多,没时间抄呀!

确实,学生作业还来不及做,哪来时间不停整理错题本?

然而,青果错题本想在了我们前面,以上整个流程借助技术手段可以变得特别轻松:

作业写不完,想刷题没时间,无休止的焦虑,怎么跳出这个怪圈?

①学生只需花3秒钟,将错题及时拍照上传青果错题本APP;

②老师在后台题库为学生匹配类型题;

③课上借助ipad走题训练,录制语音,笔记;

④课后上传学生错题本,复习时再现课堂场景;

⑤考前老师将你的所有错题分类组卷,送你一份考前复习大礼包。

告别手抄,走出题海,从青果错题本开始。

文 青果君 青果双师课堂整理发布


关注后回复下方【红色关键词】领取福利

高考| 限时免费领取高考必备衡中绝密资料

开学丨免费领取1-9年级语文秋季开学大礼包

提分| 限时免费领取初中各年级提分资料

思维导图丨限时领取初中数学知识导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