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去世对文学界有什么影响?

小连翘


意大利文版《雪山飞狐》


法文版《射雕英雄传》


日文版的《笑傲江湖》


韩文版《射雕英雄传》


《射雕英雄传》越南版


“武侠小说虽然也有一点点文学的意味,基本上还是娱乐性的读物,最好不要跟正式的文学作品相提并论。”这是金庸老爷子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很多人认为金庸老爷子是自贬,可是,金庸老爷子这番话站在文学角度是有道理的。


但是,那又怎么样?


武侠小说对于60后、70后、80后中国人来说并不是单纯的消遣读物,也不仅仅是青春记忆,更是文学启蒙。


金庸的小说是被无数人愿意放在课桌下面,上课时悄悄拿出来看的书;而通常躲着旁人,悄悄干的事情才是一个人真正喜欢的事情。

金庸虽然不是武侠小说这一门类的开创者,但是毫无疑问他与梁羽生、古龙把武侠小说发扬光大,风靡整个华人世界。


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说,这绝不是溢美之词,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


在我心目中,金庸老爷子历史地位至少是和大仲马一样的,是可以“不朽”的畅销小说作者。


只不过大仲马正好处于西方文化最强势的时代,他又是通俗小说作家,因此大仲马的作品借着强势欧洲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也因为欧洲文化在19世纪的强势,使得19世纪大仲马在现代世界依然享受大名。


而由于华人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弱势,金庸小说在整个世界范围影响力逊色于大仲马,如此而已。


但是金庸小说到目前为止,依然是华人文化对外进行文化输出最成功的文化产品之一。


现在西方很多人喜欢看我们的网络小说,但是他们分不清玄幻奇幻魔幻武侠仙侠,他们对我们这些小说统一归在一个类别下面,这个类别叫“wuxia(武侠)”


在美国的悟空问答Quora上,许多外国人都表示,他们对中国流行文化了解最多,接触最多的就是武侠这个门类,这其中金庸老爷子功不可没。


最后,我想用金庸老爷子作品里的一句话来表达我对金庸先生的怀念:


“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克罗采和春天


大侠走好!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金庸都会“被去世”几次,最终只是被证实为一场“乌龙”。然而这一次,“一代武侠小说宗师”真的离我们而去,让人们有些措手不及,怅然若失。

熟悉金庸老师的人,都能脱口而出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14个字,是由金庸先生最得意的16部武侠小说的书名连接而成,可以说是金庸老师的武侠世界的精华所在。

老实说,想必很多90后都和我一样,第一次接触金庸先生的大作,都是通过电视剧,尤其是那一部曾经火遍全国的《天龙八部》。也是从那时开始,自己开始喜欢上了阅读武侠小说。感谢金庸先生,让人们在日益浮躁的社会里,能够重新回归阅读。愿老先生一路走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补充,发表你的观点。我是旅行体验师、头条旅游体验官:背着女儿去旅行。据说爱旅行而且颜值高的小伙伴,都悄悄关注了我的头条号哦!


背着女儿去旅行


金庸作为新武侠文学的一代宗师以及新武侠无法逾越的最高峰,他创造出灿烂瑰丽的武侠世界体系。在这个世界中,既有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又有江湖豪情壮志;既有历史传奇色彩的侠客英雄,又有对儿女情长的细腻描绘。金庸自50年代创作武侠小说,影像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华人世界中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学宝库。

在金庸17年创作生涯中,写了15部武侠小说;故事年代更是跨越了中国历史几千年,而武学的传承在金庸世界中形成了一个闭环,这让诸多武功招式和武林帮派得以自圆其说,更让许多人津津乐道、铭记于心。如降龙十八掌、九阴白骨爪、小无相功、北冥神功以及乾坤大挪移等等,这些武学招式在展现了金庸丰富的想象力之余,也展现了金庸深厚的文学功底。



无奈随着金庸于今日的去世,新武侠文学的代表人物金庸、古龙和梁羽生等三人皆驾鹤西去,金庸的离去无疑让许多人感叹,无奈在金庸之后并无人达到他的高度。而金庸的文学价值却一直闪亮非凡,照耀着后人。庆幸的是,金庸的所有作品皆被多次改编成了影视剧;尤其经典名作《天龙八部》更是被写进了教科书当中,可见其于当代文学的影响力。


金庸的离去对整个华人武侠文学界无疑是沉重的,其逝世造成的损失同样无法估量。但是我相信在金庸的感染力之下,国内可以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武侠文学作品,让武侠文化再度发光发热。


关注头条号武侠小王子,我陪各位一起聊武侠。


武侠小王子李言


回望金庸先生一生,为我们奉献了无数经典武侠巨作!

从《射雕英雄传》到《神雕侠侣》,从《倚天屠龙记》再到《天龙八部》……金庸先生笔下的一部部小说陪伴了又何止一代人。

金庸先生是在《大公报》开始写武侠小说的,就连《大公报》的主编罗孚都曾说“他是新武侠小说的催生婆”。

年轻时的金庸先生

金庸先生本名查良镛,生于海宁的名门世家。海宁自古有文脉,金庸的海宁查家,则是这条文脉中显赫的一环,康熙曾为查家祠堂题:“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
此外他还是徐志摩的表弟;是钱学森的表小舅子;是诗人穆旦的堂弟;还是琼瑶的三舅妈的堂弟。但这都只是他的一部分。
1955年2月的一个夜晚,冷冬还未过,暖春亦未到。金庸先生刚完成了他小说的开头,还缺一个笔名。交稿时间快到了,他突然灵光一闪,把他姓名最后一个字“镛”一分为二,是为金庸。自此,世人大多只知金庸,而不知查良镛。
但出身名门查家的他,从未忘记“重气节,有侠气”的家风,而这些更在他的一部部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2003年版《天龙八部》 萧峰

1946年,查良镛从杭州的《东南日报》开始了自己的记者生涯,随后上海《大公报》招聘国际新闻翻译,查良镛被录用。1948年,香港《大公报》复刊,24岁的查良镛被从上海派到香港,“身无分文走香江”,一段传奇由此开始谱写。
查良镛在香港的头几年并不得意,正是武侠小说扭转了他“穷记者”的窘境。
1952年,查良镛跳槽到《新晚报》做副刊编辑,负责人罗孚见他笔下“功夫”了得,便要他和另一位编辑陈文统(即梁羽生)写武侠小说连载,不意这部《书剑恩仇录》一炮而红,穷记者查良镛由此化身大侠金庸,并在随后的几年里凭在《商报》连载的《碧血剑》与《射雕英雄传》一举奠定了自己在新派武侠小说的盟主地位。

1960年金庸与电影《神雕侠侣》演员在一起

武侠小说引起的轰动也激发了金庸的创业热情,1959年,他伙同中学同学沈宝新出资10万港币,筹备出版《明报》,后来推出包括《明报晚报》、《明报月刊》和《明报周刊》、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系列报刊,金庸还成立了明报出版社与明窗出版社,亦被誉为文人致富的典型例子。

1959年,金庸找到昔日同学沈宝新,两人一起出资,创办了《明报》。

古龙去世时,尚有乔奇先生为他写: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
可如今,金庸先生仙逝,怕是没有人有资格能为他写这样一幅挽联了……

时到如今,随着陪伴我们年轻时的一位位前辈逝去,终于我也意识到,原来我们也到了要面对死亡话题的年纪。
金庸先生曾说:“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先生走好,虽人间少了一片江湖,愿天堂多了一位大侠!

金庸先生生平: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
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
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
1948年与杜治芬结婚,后离婚,1953年再娶第二任妻子朱玫,生二子二女。
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
1955年在《大公报》与梁羽生、陈凡(百剑堂主)开设《三剑楼随笔》,成为专栏作家,并在同年首次以“金庸”为笔名拟写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1956年在《香港商报》全年连载《碧血剑》。
1957年进入长城电影公司,专职为编剧,写过《绝代佳人》、《兰花花》等剧本。
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同年在自办的《明报》上连载《神雕侠侣》。
1972年宣布封笔,退出侠坛,之后对其以往的武侠作品开始修订工作。
1976年金庸与朱玫感情破裂,主动提出离婚,并娶年轻二十九年的林乐怡为妻。
1995年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
2000年获香港政府颁发大紫荆勋章。
2004年获法国文化部法国艺术及文学司令勋衔。
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2010年,英国剑桥大学授予金庸荣誉院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
2014年3月10日是金庸的九十大寿,于是各个领域纷纷为金庸先生庆生,有武侠迷手抄840万字贺寿。
2016年,当选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

看这五条


金庸先生在中文文学界是一位大师级人物,他和古龙让武侠小说成为我们可以寄托梦想的所在。没有以他为领军人物的武侠小说作家,我们的少年、我们的青春甚至我们的中年会更加残酷。

但是,金庸先生去世对于文学界来说没有什么影响,他的创作巅峰时代早就过去了,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文思泉涌而且永远占据在领军地位,能够写出脍炙人口的文字就算不虚度了。同时,武侠小说的巅峰时代也已经过去了,网络时代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爱好,那种沉浸于武侠世界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以金庸为首的那一代武侠宗师只是中老年人们的青春回忆而已。

对于很多人来说,一个活得的金庸让他们的梦想不死,金庸死了,他们便彻底地陷入冰冷而无趣的现实世界之中。但人生就是这么悲惨,就像刚刚看到一个怀念金庸的帖子所言:先是我们认识的人。然后是我们身边的人。最后,是我们自己。 每个人都会渐渐地老去,就以金庸之死来彻底埋葬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吧。


京虎子


金庸先生逝世消息当我真正知道的时候以是晚上。

很突然,对于我这个武侠迷来说真的是晴天霹雳太突然了,其实我在网上白天时有看到说老先生逝世,我当时认为又是恶作剧没理。

只到晚上躺在炕上点开头条才看到上面都在发金庸先生逝世才知道老先生以离我们远去。

我在这里祝先生在遥远的世界在创辉煌🙏。

我现在都记得我接触最早金庸作品是83版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小小的年纪看的荡气回肠 为国为民。 那时就在想什么人可以写出这样精彩的作品。

谢谢先生的作品为我带来生活的精彩。





格子能量分享


心中有金庸,哪里都是江湖,金老一路走好

这些天有些悲伤,先是李咏,后是金庸,属于一代人记忆的人一个接着一个逝去,一个时代是要结束了么?



金庸、古龙、梁羽生去后,可能就真的再无武侠了吧。

翻看了很多网友的留言,这个网友说的这段话让我想哭:

古龙去世时,乔奇为他写: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 金庸去世,是否还有人有资格且能为他写这样一幅挽联。 然后又想,他这辈子不早已为自己写好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哪里还有能压过这十四个字的。

是啊,再好的挽联也压不过这十四个字,因为这代表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青春和记忆,代表着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心中的向往的武侠。


保险助手服务


说实话刚刚听闻噩耗还有点不相信,毕竟没过一段时间金看先生总要“仙逝”一回,万万没成想,突然之间他就走了。

说实话金老先生带走的不仅仅是94岁的人生,还有许多人的青春回忆,而这里面也包括我,说实话已经记不清第一次接触金老先生的武侠作品是什么时候的事了,但是那些影视作品留给我的回忆却让我记忆犹新。


李若彤的小龙女、陈小春的韦小宝、高圆圆的周芷若……那么多鲜活的人物仿佛就重现在昨天,而这一切,都随着老先生的逝去离我远去了。
唉……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祝大侠一路走好,来世再给我们写更多的江湖故事!


军事小科普


关于这个问题,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的看法。

就在刚才,金庸逝世的消息充斥着各种消息的头版头条,一些人可能还在感慨李咏的离去,这里一代“武侠大师”金庸老爷子又走了。

人们最大的愿望或许就是不希望看到自己的亲人离世,但这也是我们人类最无能为力的事情,生死轮回是正常的,新陈代谢才是这个社会和世界发展的保障。

金庸的大名,我们是从小就有耳闻的了,可以说,我们从小看的大部分武侠电视剧都是出自他手,这让我们的童年又多了一份回忆,特别是让男生充满了一种武侠的豪气。

九十多岁的金庸离去,对于他来说,应该是没有遗憾的,他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无数的荣誉和光环会使他得离去是体体面面的,他的小说依然是经典,自然是电视剧翻拍的永恒题材。

金庸的去世肯定是文化界的一大损失,就像当年鲁迅逝世一样,少了一位文学巨匠,但是,金庸是早已经封笔了,从这一点来看,他对文学界的影响就在于没有了他这个标志性人物的存在了,失去了一位精神食粮的生产者。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我是铁匠读文史!


铁匠读文史


真正的大师,让人钦佩,文化界的泰山北斗,无人出其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