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患有过敏性鼻炎的人也易发哮喘?

为什么患有过敏性鼻炎的人也易发哮喘?

导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与外界天然无害物质和平相处。当与空气、水源或食物中的物质接触时,人体免疫系统出现过度反应,过敏就这么发生了。除了外界环境的影响之外,遗传因素被认为是发生过敏的主要原因。那么通俗上讲的“过敏体质”,究竟有没有科学证据支持呢?

撰文 | 李娟

制版 | 赵利

系列报道 | UK Biobank

现今,不少人深受过敏性疾病的困扰。过敏性疾病是免疫系统对外来抗原的过度反应所致。对患有过敏性鼻炎的成人来说,每天喷嚏不断、鼻塞流涕,轻者影响生活质量,严重者会危及生存。而婴幼儿过敏目前是全世界最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常见的特应性皮炎(湿疹)、哮喘的发生更是让家长忧心忡忡。

为什么患有过敏性鼻炎的人也易发哮喘?

其中,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综合征,表现为气道粘膜异常发炎、喘息和呼吸急促。哮喘可能是过敏引发,也可能是非过敏引发的。能诱发哮喘的室内过敏源有宠物、尘螨、蟑螂、真菌和霉菌等。在严重空气污染期间,哮喘症状和住院人数也会大大增加。烟雾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以及冷空气和高湿度的环境因素都会引发哮喘。

不过,同样的环境因素下,有些人群易感,有些人群不易感,通俗上来讲的“过敏体质”,说的就是不同个体的基因背景不同,疾病发生的风险也不同。

研究显示,过敏性疾病通常出现于哮喘发病之前,二者常常是并存的。在哮喘患者中,同时患有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和湿疹)的人群高达90 %。两类疾病既可能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也可能发生在密切相关的家庭成员身上。一个可能的解释,即这两类疾病有着共同的遗传病因(背景),这一遗传特征或许决定了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疾病特征,也可以说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现。

据估计,哮喘的遗传率在35%至95%,过敏性鼻炎的遗传率在33%至91%,特应性皮炎(湿疹)的遗传率在71%至84%,表明这些疾病深受遗传基因的影响。

基因组时代,科学家们得以依靠新科技,从基因层面上去寻找哮喘和过敏性疾病的发病原因。识别特定基因和这些基因的变异位点,是哮喘/过敏研究的主要挑战之一。为了明确它们是否具有共同的病因和致病机理,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揭示这些疾病的基因图谱,了解二者共同的遗传决定因素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里,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针对哮喘和过敏性疾病(花粉热/过敏性鼻炎或湿疹)之间的遗传共性进行了探索。这项研究论文于2018年5月发表在了《自然-遗传》期刊上。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利用英国生物库的数据(目前可用的最大和最完整的欧洲生物信息数据库),进行了大规模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包括110361份样品和7488535个基因多态性位点(SNP),以探索这些疾病之间的遗传相关性和共有遗传特征。

经过分析,研究人员鉴定出了32个与哮喘相关的基因,33个与过敏性疾病相关的基因。并发现在不同的染色体上,哮喘和过敏性疾病共享22个蛋白编码基因。也就是说,不同疾病的风险基因位点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和相似性

比如,1号染色体上的Filaggrin基因与过敏性疾病和哮喘风险都有关联。Filaggrin对于皮肤角质层的形成、维持表皮屏障、阻挡紫外线以及保湿非常重要。如果该基因发生突变,人对外界过敏原也变得敏感,皮肤会出现干燥、鱼鳞状的症状。同时,该基因突变还会使其他器官发生强烈的免疫反应,比如在肺部可导致发炎、呼吸急促,因此也被认为是哮喘的易感基因。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疾病共享基因多表达在皮肤、肺部、食道等人体组织及免疫系统。这也是比较好理解的。皮肤、肺部和食管组织存在共同之处,它们都是由各种类型的上皮细胞或粘膜构成,是人体与刺激物接触的第一层防御屏障,在功能机制上有相似之处。比如,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活化所致敏感。

因此,一个基因位点可能会影响多种疾病,确定了这些基因位点,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设计治疗方案,在防治一种疾病的同时,也降低另一种疾病的发生风险。

这项最新发现揭示了常见的过敏症状(过敏性鼻炎和湿疹)的遗传风险位点与哮喘有很多重合。从遗传学角度分析,二者有相似的风险基因背景,因此可能有着共同的发病机制,这将会促使患者和医生更加谨慎对待这些疾病,并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开辟新思路和新策略。

[1] A genome-wide cross-trait analysis from UK Biobank

highlights the shared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asthma and allergic diseases. Nat Genet. 2018. 50(6):857-864.

[2] The Genetics of Asthma and Allergic Disease: A 21st Century Perspective. Immunol Rev. 2011 Jul; 242(1): 10–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