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患有過敏性鼻炎的人也易發哮喘?

為什麼患有過敏性鼻炎的人也易發哮喘?

導語: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與外界天然無害物質和平相處。當與空氣、水源或食物中的物質接觸時,人體免疫系統出現過度反應,過敏就這麼發生了。除了外界環境的影響之外,遺傳因素被認為是發生過敏的主要原因。那麼通俗上講的“過敏體質”,究竟有沒有科學證據支持呢?

撰文 | 李娟

製版 | 趙利

系列報道 | UK Biobank

現今,不少人深受過敏性疾病的困擾。過敏性疾病是免疫系統對外來抗原的過度反應所致。對患有過敏性鼻炎的成人來說,每天噴嚏不斷、鼻塞流涕,輕者影響生活質量,嚴重者會危及生存。而嬰幼兒過敏目前是全世界最關注的公共健康問題之一,常見的特應性皮炎(溼疹)、哮喘的發生更是讓家長憂心忡忡。

為什麼患有過敏性鼻炎的人也易發哮喘?

其中,哮喘是一種慢性呼吸綜合徵,表現為氣道粘膜異常發炎、喘息和呼吸急促。哮喘可能是過敏引發,也可能是非過敏引發的。能誘發哮喘的室內過敏源有寵物、塵蟎、蟑螂、真菌和黴菌等。在嚴重空氣汙染期間,哮喘症狀和住院人數也會大大增加。煙霧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以及冷空氣和高溼度的環境因素都會引發哮喘。

不過,同樣的環境因素下,有些人群易感,有些人群不易感,通俗上來講的“過敏體質”,說的就是不同個體的基因背景不同,疾病發生的風險也不同。

研究顯示,過敏性疾病通常出現於哮喘發病之前,二者常常是並存的。在哮喘患者中,同時患有過敏性疾病(過敏性鼻炎和溼疹)的人群高達90 %。兩類疾病既可能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也可能發生在密切相關的家庭成員身上。一個可能的解釋,即這兩類疾病有著共同的遺傳病因(背景),這一遺傳特徵或許決定了一個人在不同時期出現不同疾病特徵,也可以說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現。

據估計,哮喘的遺傳率在35%至95%,過敏性鼻炎的遺傳率在33%至91%,特應性皮炎(溼疹)的遺傳率在71%至84%,表明這些疾病深受遺傳基因的影響。

基因組時代,科學家們得以依靠新科技,從基因層面上去尋找哮喘和過敏性疾病的發病原因。識別特定基因和這些基因的變異位點,是哮喘/過敏研究的主要挑戰之一。為了明確它們是否具有共同的病因和致病機理,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揭示這些疾病的基因圖譜,瞭解二者共同的遺傳決定因素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裡,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針對哮喘和過敏性疾病(花粉熱/過敏性鼻炎或溼疹)之間的遺傳共性進行了探索。這項研究論文於2018年5月發表在了《自然-遺傳》期刊上。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利用英國生物庫的數據(目前可用的最大和最完整的歐洲生物信息數據庫),進行了大規模的全基因組關聯分析,包括110361份樣品和7488535個基因多態性位點(SNP),以探索這些疾病之間的遺傳相關性和共有遺傳特徵。

經過分析,研究人員鑑定出了32個與哮喘相關的基因,33個與過敏性疾病相關的基因。並發現在不同的染色體上,哮喘和過敏性疾病共享22個蛋白編碼基因。也就是說,不同疾病的風險基因位點具有很強的相關性和相似性

比如,1號染色體上的Filaggrin基因與過敏性疾病和哮喘風險都有關聯。Filaggrin對於皮膚角質層的形成、維持表皮屏障、阻擋紫外線以及保溼非常重要。如果該基因發生突變,人對外界過敏原也變得敏感,皮膚會出現乾燥、魚鱗狀的症狀。同時,該基因突變還會使其他器官發生強烈的免疫反應,比如在肺部可導致發炎、呼吸急促,因此也被認為是哮喘的易感基因。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疾病共享基因多表達在皮膚、肺部、食道等人體組織及免疫系統。這也是比較好理解的。皮膚、肺部和食管組織存在共同之處,它們都是由各種類型的上皮細胞或粘膜構成,是人體與刺激物接觸的第一層防禦屏障,在功能機制上有相似之處。比如,哮喘和過敏性鼻炎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呼吸道上皮細胞的活化所致敏感。

因此,一個基因位點可能會影響多種疾病,確定了這些基因位點,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設計治療方案,在防治一種疾病的同時,也降低另一種疾病的發生風險。

這項最新發現揭示了常見的過敏症狀(過敏性鼻炎和溼疹)的遺傳風險位點與哮喘有很多重合。從遺傳學角度分析,二者有相似的風險基因背景,因此可能有著共同的發病機制,這將會促使患者和醫生更加謹慎對待這些疾病,併為疾病的預防和治療開闢新思路和新策略。

[1] A genome-wide cross-trait analysis from UK Biobank

highlights the shared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asthma and allergic diseases. Nat Genet. 2018. 50(6):857-864.

[2] The Genetics of Asthma and Allergic Disease: A 21st Century Perspective. Immunol Rev. 2011 Jul; 242(1): 10–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