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振興東北,國家拿出一萬個億,一汽你敢接嗎?

茶哥前幾天就賈躍亭的“法拉第未來”與許家印的“恆大集團”在香港仲裁一事,做了一個簡短的分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恆大FF仲裁結果公佈!許家印奪帥未遂 賈躍亭繼續圈錢》)在賈老闆和徐老闆在為數億美元糾纏不清時,那一邊的一汽卻默默地與16家銀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本次協議中各銀行給中國一汽意向性授信共計10150億元。

為了振興東北,國家拿出一萬個億,一汽你敢接嗎?


10150億元是什麼概念呢,撇除150億取整,從前到後整整12個零,反正茶哥是數暈了,那麼一汽本次獲得萬億授信的背後還有什麼故事呢?一汽對這萬億授信又抱何態度?

為了振興東北,國家拿出一萬個億,一汽你敢接嗎?


授信的政治意義遠大於現實意義

首先,本次與一汽簽約的銀行包括了: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國民生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廣發銀行、吉林銀行,共計16家銀行。

為了振興東北,國家拿出一萬個億,一汽你敢接嗎?


單從這個陣容來看,相信大家都能看出點端倪,這16家銀行中有國家開發銀行這一政策性銀行以及6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剩下的也都為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這樣一看,本次授信的政治意味就比較濃重了。

為了振興東北,國家拿出一萬個億,一汽你敢接嗎?


再加上本次一汽與16家銀行的簽約儀式是在24號舉行的,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東北振興金融合作機制共同舉辦的,“金融助振興—吉林行動”活動上籤署。在活動上已有17家金融機構與吉林省在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領域簽署合同項目26個,合同金額225.8億元,簽署協議項目115個,協議金額1709.4億元。此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也表露:“這可能是國家支持一汽、國資企業發展的舉措,不排除是為了一汽以後的併購鋪路。”

為了振興東北,國家拿出一萬個億,一汽你敢接嗎?


也就是說,本次簽約是以全面振興東北為前提的。首先,從經濟佔比來看,一汽在吉林省的影響力並不低。其次,根據《財富》2018世界500強數據顯示,中國一汽2017年實現營收695.24億美元,利潤28.56億美元,而2017年吉林省GDP為15,288.94億元,也就是說中國一汽2017年的營收就佔了全省GDP的 30%左右。

為了振興東北,國家拿出一萬個億,一汽你敢接嗎?


這就意味著,中國一汽的確肩負著振興吉林的重任,從長遠角度來看,藉助一汽帶動輻射整個東北,在一定的程度上助推東北崛起。在這樣多重意義之下,中國一汽獲得16家銀行萬億授信額度所帶來背後的政治意義自然比表面的數字意義更加濃重。

萬億授信過分嗎?一汽正式回應

單從授信額度上來講,獲得萬億授信額度算得上過分嗎?茶哥看來,這遠遠算不上過分,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2017年,8家銀行給予了海航集團超8000億元的授信額度這件事呢?此次16家銀行給予中國一汽一萬多億的授信額度與去年的那次授信相比的話,授信額度的單體規模遠遠不如,更不用提,此次簽約尚處於意向性階段,尚未正式落地。

為了振興東北,國家拿出一萬個億,一汽你敢接嗎?


而針對獲得16家銀行超萬億元意向性授信額度一事,中國一汽對媒體表示,“一汽與各銀行簽署的是框架性合作協議,而各銀行給一汽的授信額度也是為意向性的授信額度,並非實際意義上的授信額度。"中同時發言人還強調,上述意向授信額度不代表一汽目前真實的資金需求,近期內一汽也沒有重大項目需要重大資金投入。

為了振興東北,國家拿出一萬個億,一汽你敢接嗎?


茶哥也就此諮詢了銀行業的相關人士,得到了消息稱:『意向性授信關鍵在於“意向性”這個詞,並不是指這16家銀行真的會拿出萬億資金投入,而是要根據該意向投資企業之後的經營狀況為根據,考慮是否投資。』也就是說,本次的授信可以簡單的認為是一個“畫餅激勵”行動,只是表明了政府的一種態度,就是“只要你一汽有真材實料,要錢研發儘管開口提”這種意思。

雖有政府撐腰,打鐵還需自身硬

雖然金融機構在政府的引導下給了一汽強有力的底氣,但是打鐵也需自身硬,單從近年來一汽的表現來看,並不能讓人對一汽能擔起振興東北這一重任產生多大的信心。雖然今年1-6月,一汽集團總共銷售1,712,506輛新車,同比增長7.1%,看起來在車市寒流中,在大多數車企都在艱難度日時,一汽的勁頭十足...

為了振興東北,國家拿出一萬個億,一汽你敢接嗎?


但是,在這光輝的銷量之中一汽大眾和一汽豐田的銷量為134萬輛,佔比超過78%。自主板塊中,僅有紅旗略有起色,上半年累計銷售9363輛;一汽奔騰和一汽夏利上半年累計銷售分別為4.7萬輛和1.3萬輛,對一汽集團的銷量貢獻微乎其微。此外,在夏利發佈的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前三季度虧損9.7億元至10.3億元。

為了振興東北,國家拿出一萬個億,一汽你敢接嗎?


旗下合資品牌賺錢輕而易舉,而自主板塊卻在不斷的虧錢,而在十二五期間投入研發費用高達160億元,卻好像沒有收到什麼明顯的見效,也正是在自主品牌快速發展的這十年中,一汽因自身的種種問題問題,屢次錯過良機。這也恰恰好說明了一汽目前尷尬的現狀:一汽的根本問題並不是缺錢,而是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

為了振興東北,國家拿出一萬個億,一汽你敢接嗎?


一汽現在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應該是 “如何花這筆錢”,在汽車行業進入電動化、自動駕駛、智能互聯等比拼技術的新時代,根基薄弱的一汽又恰好拿到了眾銀行的這筆“鉅額”徵信,想必一汽方面也會覺得這是一場及時雨。

為了振興東北,國家拿出一萬個億,一汽你敢接嗎?


雖然,一汽聲明近期內一汽也沒有重大項目需要重大資金投入,不過茶哥從近期一汽的一些一些動態,還是發現了一汽的大致規劃,與豐田合作的燃料電池引擎於10月13號點火成功,為一汽在新能源方向打下了基礎;10月23日,一汽與百度合作建立了百度-奔騰DuBest智能網聯聯合實驗室,目的為在語音、語義、圖像、AR導航等車載產品領域開展基於量產的深度研究合作。10月27日,“智未來 7新程”一汽解放品牌戰略發佈暨J7上市盛典在上海汽車會展中心召開,標誌一汽解放重卡研發、製造領域達到新高度。其實國家將振興東北的重任委託至一汽,也正是出於扶持自主品牌的目的,一汽是否能接下這一重任,並將這一萬億的意向性授信轉為實質性投資,關鍵也在於一汽這一次能否把握好機會,在進步中謀求更大的發展。

一汽能吞下這一萬億嗎?歡迎各位老鐵留言一汽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