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所投企业陆续上市,为何股价却持续下滑

腾讯所投企业陆续上市,为何股价却持续下滑

腾讯所投企业陆续上市,为何股价却持续下滑

腾讯第二季度的财报出炉,第二季度净利润178.67亿,低于市场预期,当天全球科技型企业巨震,股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香港恒生指数下跌0.82%。这仅仅只是最近的表现,从年初到现在,腾讯的市值已经蒸发了1.4万亿港币,领跌全球的科技型公司。而在今年,腾讯系的企业陆续上市,在投资收获期为何资本市场没有给腾讯足够的溢价反而不断的在出售手中的股份,我们从资本估值和腾讯投资策略来探讨这个问题。


资本估值

公司股票现在的价格是对公司未来业务和发展空间的一个预期。如果市场认为公司现在投资布局对于未来主营业务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没有任何帮助,哪怕是个成功的投资,也只是一次性收益而非持续增长的收入,不会在股价上有什么反应。

简单的说资本市场看重的是未来的空间和营收大幅增长的预期,所以为什么亚马逊在持续亏损的情况下,现在的市值已经达到9300亿美金,因为市场认为亚马逊一旦在市场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拥有定价权和足够庞大的用户基数,盈利必然会出现非常快速的增长。所以这就是资本市场定价简单的逻辑。


腾讯投资策略

腾讯所投企业陆续上市,为何股价却持续下滑

我们探讨腾讯的投资策略,先看一下腾讯系准备上市或已经上市企业,腾讯的持股比例:(部分企业)

腾讯所投企业陆续上市,为何股价却持续下滑

腾讯的战略是“连接一切”,以这个战略为核心,以微信的用户基数为基础,腾讯也确实拥有这个能力去做这个战略。腾讯投资了拼多多,三年的时间,为拼多多带来了三个多亿的用户,并把拼多多送上了资本市场;腾讯投资美团,投资滴滴,都为这些企业带来了足够的用户,这些都没有毛病,让手头的资源和数据可以价值最大化。

但问题是所投资企业对于未来公司的长远发展和未来的业务布局有多大的影响,要占多少股份才合适,这就是需要深研的一个问题。

腾讯所投企业陆续上市,为何股价却持续下滑

比如电竞直播,这绝对是腾讯非常核心的内容业务,腾讯拥有核心的游戏和玩家的数据,又有足够的现金储备,绝对可以做到直播业务的老大,但自己做的直播平台并没有做好,正常的逻辑是自己做不好,那就收购一家做的好的,当初斗鱼的发展也急需腾讯这样的公司,在当初的背景下,腾讯如果提出要收购斗鱼,成功的概率还是比较大,但2015年投资的时候只占了20%的股份,后面虽然有跟投,但是也没有达到控股的低位,后面斗鱼做大了,要控股基本也就不可能了。

不能控股,意味着就不能把它吸纳为腾讯业务的一部分,就不能取得对方的核心数据,对于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和延伸也就作用不大。类似的还有电商业务,搜索的业务等,都有投资,但都不能算作是腾讯业务的一部分。而当每家被投的企业逐渐成长为龙头,腾讯也就丧失了去做这些业务的空间和想象力。所以一旦主营业务出现下滑,资本市场就不会再给腾讯更高的溢价空间。


相比腾讯,国内外的很多科技公司,如亚马逊,微软,谷歌,阿里,Facebook等,对于关乎自身主营业务和未来需要战略布局的领域,所投资谋求的至少都是控股地位,要么就直接收购,最近阿里花95亿美金全资收购饿了么,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一对比,腾讯的投资策略更类似于VC或者PE的策略。

所以,虽然腾讯系的企业陆续走上二级市场,但是对于腾讯股价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要让公司股价能够有足够的成长空间,要让资本市场给出足够的溢价,需要的是自身主营业务的延伸性和想象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