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孩子專注力好壞,這一點也很重要!

專注力即是我們常說的注意力。

2歲以下的孩子大多是“無意注意”,這時外界事物的刺激性較能引起他們的注意,比如聲光玩具。

2歲以上“有意注意”逐漸發展起來,這需要強大的意志力來維持。

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專注力發展程度也不一樣。

2歲:7分鐘

3歲:9分鐘

4歲:12分鐘

5-6歲:14分鐘

7-10歲:20分鐘

10-12歲:25分鐘

13歲以上:30分鐘

以上這個參考時間是很多媽媽都關注的,也是大家談論得最多的。判斷孩子專注力好壞的時候,大多數用這一指標。可是孩子專注力的好壞,時間的長短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但並不是唯一的指標。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是:專注力的持續性也就是在被外界環境或者內在因素打擾後,能否迅速回到剛剛的活動上來。這是因為孩子特別容易被外界所影響,遇到問題也比較容易放棄,注意力很容易被中斷。這就需要孩子能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注意力。

對於孩子來說,感知在早期的大腦活動中最多,所以2歲以前,當孩子正在認真玩一個瓶子,一杯水,一個勺子時,甚至在啃自己的腳趾頭時, 都不要去打擾他。

2-3歲以後,我們可以用遊戲的方式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這裡推薦3個非常經典的遊戲。

1.撲克牌換位(可以用任意其他東西替換)

3歲後,孩子的記憶力是一個爆發期。這時候一些記憶力的遊戲可以吸引孩子。

玩法:首先和孩子從牌組裡任意選出三張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隨意排列於桌上。例如從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塊5。

選取一張要記住的牌,如梅花2,讓孩子盯住這張牌,然後遊戲開始,家長把三張牌倒扣在桌上,隨意更換三張牌的位置

最後,家長回合結束。讓孩子指出梅花2在哪兒,翻開牌,如果答對了,就勝利了,家長孩子兩人輪換做遊戲。

隨著能力的提高,家長可以增加難度,如增加牌的數量,變換牌的位置的次數和提高變換牌位置的速度。從易到難,孩子注意力培養可以循序漸進。

2.舒爾特方格

首先你需要找來一張紙,在紙上畫好25個小方格;和孩子一起將1~25的數字順序打亂,填在表格裡面;然後和孩子來一場小小的比賽,看誰以最快的速度從1數到25,要邊讀邊指出。

判斷孩子專注力好壞,這一點也很重要!


這個心理學上的注意力訓練小遊戲,曾有研究表明:

7-8歲兒童完成時間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張圖表的時間大約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縮短到十幾秒。

剛開始可以玩得簡單一點。例如畫出一個橫三行、豎三列的格子,一共9格,把數字1-9隨機打亂填在格子裡,然後讓孩子按照數字從小到大的順序一一劃掉。

如果數字玩膩了,還可以將孩子學過的古詩,打亂字的順序隨便填充進格子。當然,格子的行列數不一定要相同。

還可以改版下,對於不認識數字或者漢字的孩子,根據孩子的喜好,將數字/漢字換成別的東西,比如顏色不同,或者形狀不同的積木,樂高等。排好後,讓孩子看上幾秒,然後拿開,讓孩子按原來擺放好。

總之,各種花式小東西都可以放進小格子裡玩起來。

3.找關鍵詞

方法:給孩子讀一段繪本故事或是文章,將一類詞作為關鍵詞。比如所有的顏色詞,或者人稱代詞。也可以事先商量好,要指出來的詞。當孩子聽到關鍵詞的時候,就要端正坐好,並且舉手示意。

孩子在體會到遊戲的趣味時, 就會很專注。

雖然說是訓練,但是我們提倡的是用遊戲的方式, 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接受訓練。切莫讓孩子感覺到枯燥,或者讓孩子感覺到很大的壓力和挫折感。

更多閱讀:

年雙十一,值得剁手的10套童書!

蒙臺梭利 | 培養兒童穩定的注意力

這裡是昊媽的生活筆記,專注於分享孩子的早期啟蒙,您若喜歡,歡迎常來逛逛。

判斷孩子專注力好壞,這一點也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