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為啥非要攻城,繞過去不行嗎?

xiangping_sdk


繞過去不難,可是,繞過去之後呢?

打仗的目的是什麼?難道僅僅是為了攻城略地嗎?非也,打仗是為了打敗敵人,以實現己方的戰略目標。

1937年日軍發動侵華戰爭,它們想滅亡中國,而且是快速滅亡中國。為了順利發動戰爭,日本陸軍大臣杉山元向日本天皇保證:

”解決中國事變(即佔領中國),只需要一個月時間!“

日本裕仁天皇聽了杉山元的”保證“,當時就覺得不可思議:一個月的時間,就能得到一個嶄新的”大日本帝國“?這也太科幻了吧!

然而,當裕仁天皇聽了杉山元的解釋之後,隨即同意了它的滅亡中國的計劃。

杉山元當時向天皇解釋:明朝末年,李自成發起農民起義,經過數年的戰爭,於1644年3月17日圍攻北京城,次日,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在煤山自縊,明朝滅亡。僅僅過了一個月,李自成又被滿清軍隊打敗,滿清入主中原。

無疑,杉山元在拿明朝滅亡的經驗,套用到日本滅亡民國之上。

杉山元認為,日本國力比民國強大數倍,從軍事、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均碾壓民國。如果對民國首都南京發動突然攻擊,一個月內,必然可以拿下此城。據時,民國必滅亡,日本就可取民國而代之。

當時,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拿下整個東北,也僅僅用了一個月。恰是九一八事變,給日本天皇帶來一種心理暗示:或許,一個月拿下南京沒什麼難度。

於是,日本天皇就簽署了入侵中國的計劃。

拿下南京最直接、最快捷的方法是繞過上海突然襲擊。可是,日軍並沒有採取這一戰略,而是採取“最艱難”的方法:拿下北平,一個城市一個城市的佔領,最後拿下南京城。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按照原定計劃按部就班的侵略。

誰曾想,蔣介石根本就不按套路(在日軍進攻的鋒線上阻擊)出牌,而是派重兵偷襲日軍在上海的補給線。

先不討論蔣介石這一招的正確與否,他的這一計劃,直接把日軍引至上海,而上海恰是南京的門戶!

要知道,日軍遠渡重洋侵略中國,每一條補給線對他們來說,都是大動脈一般的存在。如果這條線斷了,日軍要麼另尋補給線,要麼就會犯“孤軍深入”之兵家大忌。因此,蔣介石的這一舉動,可謂觸了日軍的逆鱗。

於是,日軍集結大量軍隊,進攻上海,也就是走上那條“快速滅南京之路”。

在日軍的優勢火力下,國軍根本無法長時間堅守,幾個月後,上海失守之後。

蔣介石再一次不按套路出牌,直接棄了都城南京,拖家帶口另立戰時陪都重慶,跑到大山溝裡繼續指揮抗戰了。蔣介石的這一操作,狠狠地抽了日本“一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一巴掌。

因為民國“遷都”重慶了,日軍通過拿下南京滅亡中國的計劃,也隨之破滅。


重慶不比南京,南京四周皆是平原,又瀕臨長江,與南京毗鄰的上海又是民國最大的城市。拿下南京,難度雖然不小,畢竟也能拿下;重慶就不一樣了,四周都是高山大川戰線極長,日軍的輜重優勢很難施展。

但是,想要滅亡中國,又必須滅掉民國“新都城”重慶不可!

天知道日軍在拿下重慶之後,蔣介石會不會帶著他的民國政府,另尋某個山腳旮旯當陪都。

此時,如果日軍集中優勢兵力進攻重慶,會導致三個嚴重後果:戰線太長補給困難、補給線隨時可能被切斷、國民黨被逼反撲。不論哪個後果,日軍都無法承擔。

不過,日本陸軍大將橫山勇倒是擬定了一個“一號作戰”的計劃。該計劃為:日軍在陝西或廣西集結重兵突襲重慶,一舉拿下該城,迫使民國政府投降。

結果,日軍拼死也就在戰爭前期(1938年-1941年),對重慶發動大規模空襲,陸軍連重慶的影子都沒見到。

說到底,日軍並非不想繞過繞過城池,攻擊重慶;而是繞過那些城池去打重慶,只會敗的更快。比如說,蔣介石下令花園口決堤,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日軍繞過鄭州、攻擊徐州、直撲南京。

看來,沒有絕對的優勢兵力和作戰計劃,繞過去幾乎就是送死。

以中國的兵法來說,對付“繞過去”的人,老祖先給出了圍魏救趙、圍點打援、燒其糧草、斷其後路、堅壁清野……一系列戰術來解決。相比之下,還是老老實實一個一個城池地打,穩妥。


祗樹


古人也是這麼想的,為什麼非得攻城呢?攻城送死的都笨,我聰明,我繞過去不就行了嗎?

假如你是一個大將啊,你下命令繞路。

這時地方守將看到你繞路,喜極而泣,下令半路截斷你的糧草物資,你的軍隊由於長時間沒有補給,卒。

第二種,你繞遠點,對方守將甚至都碰不到你的部隊,你覺得這下總行了吧,我說不定還能直接繞路到對方首都去,直接立下不世之功呢!

過了一段時間,你們在地圖上繞暈了,這是哪裡啊?正在疑惑呢,敵人主力部隊一擁而上,吃掉了你這隻小部隊。

第三次,你想,肯定是我人太少了,兵力不足深入腹地打不過,我這次多帶點人不就好了?

於是你繼續繞路,見一個繞一個,憑藉兵力多,耗得起,仍是在敵人內部直搗黃龍。

可你的部隊開的飛快,你的後勤部隊可就吃了耗子藥了,這哪裡跟得上啊?再說了,後勤部隊哪裡打得過對面正規軍啊。

於是你沒有後勤,敵人又堅壁清野堅守不出,你方軍隊把能吃的東西,連草根都嚼碎了,終於餓的不行,人吃馬,人吃人一段時間後全體投降。

第四次,你帶上了足夠的糧草,足夠的人馬,這時你想總該萬無一失了吧?

你喜氣洋洋的帶兵繞路,果然這次沒人打得過你,你以為這次終於能威風一回了吧?

後方斥候來報,你老家由於兵力不足,糧草不夠,連防守都做不到,已經被人吃掉了。

你怒火攻心,英年早逝。

恭喜你,達成成就,能攻城非得繞路。


山一樣的意志


任何城池,只要想繞,都能繞過去。

古代打仗,並不一定非要攻城,有時候繞過城池或者關隘,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例如,三國魏滅蜀之戰,當魏將鍾會和蜀將姜維對峙於劍門關,魏軍久攻不克時,魏將鄧艾親率兩千人沿陰平小道,經過荊棘叢生的大山和大片的無人區,突然襲取蜀國江油關,佔領蜀國腹地涪城(綿陽),劍門關防線遂不攻自破,蜀國也隨之滅亡。

再比如說蒙古滅金之戰,蒙古人為了攻克金中都(北京),他們繞過了金國重兵把守的居庸關,轉而從紫荊關進攻,中都遂破。

所以說,只要條件允許,城池自然是可以繞過去的,並不一定非要攻城。

當然,城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為什麼古代打仗,有些時候非要攻城呢?今天金兔就來聊聊其中的原因以及古代城池的重要性。

古代打仗,不是像電視劇裡一樣先集結數萬大軍,再排著方隊浩浩蕩蕩一起出發,而是分階段、一撥一撥地出發,各地的援軍也是先從四面八方奔往集結地,等合流之後再一撥一撥開赴戰場,這主要是為了提高行軍效率。但像騎兵就不用考慮那麼多了。

騎兵可以迅速集結,然後再成建制地快速奔襲各地戰場,但騎兵的培養和運營成本都是比較高的,國家養不起過多的騎兵。

所以古代在打仗前,往往會出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雙方的軍隊明明已經相遇,但卻不會一見面就打起來,一般都是往後撤退或者做好防禦的準備,然後等後面的主力部隊陸續到達戰場後,有了勝算再開打。

之所以這樣做,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試想一下,如果你帶著一支疲憊不堪的士兵行軍,到了一個從未來過的地方,而這裡很可能是敵人的地盤,突然前方出現敵軍,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總不可能帶著自己的兄弟一起上去拼命,然後送出人頭吧!

而大部分將領的第一反應是想知道對方有多少人,所以他們會派出偵察兵探察,同時通知後隊變前隊,隨時準備撤退。如果偵察兵回來說敵人太多,咱們打不過,帶隊的將領就會組織撤離,然後與後面的援軍合流,之後再和援軍一起發動進攻。

如果偵察兵回來說敵人只有幾十個,在可能是敵方的地盤上,有經驗的將領一般也不會貿然開戰,而是會先找好有利的地形,構築好防禦工事,然後再安營紮寨。

有時候因為信息的不對稱,就很容易造成交戰雙方的恐懼心理,都在擔心敵軍是否有什麼陰謀。這時,有經驗的將領往往會採取最安全的方式:先駐足觀察,再決定進攻、防禦或者撤退。而也就是這個時候,擁有城池的重要性就顯而易見了。

表面上看,城池只是一個彈丸之地。

可實際上,城池是控制周邊廣大區域的關鍵所在,城池不僅可以屯住大量的軍隊,而且也是商賈、財富、情報等各類資源最集中的地方。換句話說,城池可以整合、集結周邊廣大區域的資源,為後方提供強而有力的保障。如果繞城而過,就等於給自己身後的敵人留下一把尖刀,日後將會任人宰割。

而選擇繞過城池,也需要一定的條件。

即:快速奔襲、速戰速決、無需補給。

如果是這種情況就可以選擇繞過城池,完全沒有攻城的必要。總的來說,選擇攻城,能為自己的後方提供強有力的保障;而選擇繞城,很多時候都能出奇制勝。


金兔歷史


看圖你就明白了,太行山脈綿延不斷,只有幾條路可以通過。這幾條路都有關隘,想過必須攻城。繞路要繞到海里去了



麥吉的世界


當然可以繞過去了。歷史上繞開對方主要防禦陣地,直擊敵軍要害,並最終取得勝利的案例有很多,比如三國的鄧艾偷渡陰平,繞過劍閣關,攻打成都;明成祖朱棣繞過濟南城,直搗南京;皇太極繞過關寧錦防線,直打北京等。

這些成功案例都能證明,古代打仗,如果條件允許,並非一定要攻城,繞過去也可以。

但是,繞道成功是要有前提條件的。

①:要出奇兵制勝;

②:手裡要有必勝籌碼,不怕被包圍;

比如說鄧艾偷渡陰平小道,他就做到了出其不意,讓姜維和蜀後主都措手不及。而鍾會的大軍則是鄧艾的籌碼,是他在劍閣拖住姜維,輔助鄧艾在繞過蜀軍主力防線後,不至於被蜀軍包圍。

如果沒這兩個條件,蜀軍有準備,提前堅壁清野,餓也能餓死鄧艾部隊。

皇太極繞過山海關也是一樣的情況。明朝上下沒想到他會繞道,而八旗軍的戰力碾壓關內明軍,也使皇太極可以肆無忌憚的入關洗劫,不怕明軍堵截他的撤軍路線。(後來更過分,明知道皇太極會繞道,但明軍就是不敢抄後路)



如果不具備這兩個條件就繞道,那就最好別冒險了。

因為古代的城池一般都建在佔據有利地形的交通要道上,而所謂的交通要道一般指得是大路,也就是最利於後勤運輸的線路。

古代行軍打仗,就像現代的戰鬥機空戰半徑的概念是一樣的。每一架戰鬥機都有一個戰鬥半徑,超過了半徑就需要立即返航,否則燃油燒完了,就回不去了。但若是在飛行半徑的極限設立一個補給機場,戰鬥機就可以繼續往前行進,直至飛到既定的目標地點。

古代的城池,其實就等同於戰鬥機的中途補給點,為大軍在中間提供補給點。

拿明末清初的關寧錦防線來說,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攻擊過,但是拿不下來。後來皇太極取道宣府、大同,繞過了關寧錦防線,多次殺入關內燒殺劫掠。然而儘管皇太極多次繞道入關劫掠,但山海關卻始終是他誓死要拿下的軍事要地。

因為他不拿下山海關,走不了大道,就意味清軍要繞道而行。而繞道走小路,肯定會增加後勤負擔,不適合起傾國之兵出征。



不要小看了後勤補給這個因素。畢竟真正的打仗不是玩打仗遊戲。真正的士兵,都是有血有肉,累了要休息,餓了要吃飯的人。

清軍雖然是以騎兵行軍,但是騎兵也是需要後援的。繞過山海關,固然可以避過了明軍的主力,但是清軍的後勤負擔也增加了。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也是繞道不能解決的,這就是無法殲滅敵軍的有生力量。

還是拿明末戰爭來說。明軍在遼西走廊上佈置了大量兵力,如果清軍不走遼西走廊,清軍確實可以取巧入關,入關搶劫一番後,回家過個好年。但如此一來,也就意味著清軍無法消滅佈置在遼西走廊上的明軍主力,無法對明軍形成致命性打擊。

戰爭的核心在人,一城一地的得失,其實沒那麼重要。

松錦戰役之前,明軍為什麼始終能跟清軍在關外有來有去,有時候還能發動反攻?說穿了不就是因為明軍在關外的十多萬精銳,始終沒被清軍殲滅嘛。而松錦戰役後,明軍的關外精銳盡喪,無力再與清軍拉鋸戰,只能退進山海關內,被動挨打了。

總的來說,真實的戰爭不是玩戰爭遊戲。士兵打仗需要後勤的,需要一個安定的後方提供休息。繞過防守堅固的城池,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這會增加後勤負擔,也會有被截斷後路的風險。除非進攻方能夠對敵人首都一擊必殺,摧毀地方的指揮系統,然後再回頭來逐個拔掉當初繞過的敵軍據點。


否則的話,真的還不如不繞道,待消滅了對方有生力量再擇機進攻。

記得以前中學上歷史課時,歷史老師給我們講蘇德戰爭時,當時我就在想,德軍為什麼一定要拿下斯大林格勒?德軍傻嗎?難道不能繞過去嗎?現在明白了。繞過去當然是可以的,但是不消滅蘇軍的有生力量就敢繞過去,這跟找死又有什麼區別呢?


Mer86


首先來回答古代打仗能不能繞過城池?答案是肯定的,當然能,下面來說說具體情況。

城池的作用

古人為什麼要攻打城池,首先得先了解城池的作用吧,城池本是指的城牆和護城河,然後引申為了整個城市之意。那麼古代一座城市到底有啥用?首先它一定是一個有一定規模的人口聚居地,然後城市不僅有居住功能,還有行政、經濟、文化、交通、防禦等各方面的功能。一般來說官府的行政機構基本上是設立在城池之中,統一王朝的朝廷政令也是傳到此,然後再由各部門分發下去。四面八方的消息很多也是通過城池來交流,以及與各地文化、經濟等方面的交流基本上也是在城池中完成。正因為城池不僅是人口密集的居住地,更是政治、經濟、文化等更方面的集散地,所以對統治者具有重要的價值。




何種目的打仗

須知古人打仗目的亦是有不同類型,有的是隻以掠奪為目的,有的則是以統治為目的等等。若是帶有統治方面的想法為目的,那麼最終還得攻下想統治區域的所有城池,因為這樣才能更好的統治當地。若只是以掠奪為目的,像是古代北方遊牧民族南下掠奪,只搞個突然襲擊,掠奪完資源就跑的那種,就不一定要攻城。因為如果消息傳達及時守城方有了準備,讓北方遊牧民族攻不下來,這時候資源又沒有掠奪足夠,那麼還想掠奪資源的話就會繞開這座城池去掠奪那些沒有完成防禦準備的地方(其他城池、村落等人口聚居地或者資源囤積地),這種情況當然就不需要每到一座城就攻城。





故並不是不能繞開城池,攻不攻城得看以什麼目的發動戰爭,若是掠奪性質的戰爭,雖然城市裡面的資源較多,但是守城方準備好了也不一定能攻下,消耗了時間援兵來了就可能有來無回,所以掠奪方可能會繞開這座有準備城池,去攻打那些沒有準備的地方,這些地方有可能還是城池,但也可能是村落等人口聚居地或者資源囤積地。若是以統治目的發動戰爭,雖然也可以繞開城池,但最終還是得攻下要統治之地的所有城池,因為這樣才能便於統治,不然就沒有完成目的。


淡看天上月


我是水煮汗青,我來回答。

古代打仗最慘烈的應該就是攻城戰,特別是防守方閉門不戰的時候,進攻方往往會付出很大的代價。

比如歷史上著名的昆陽之戰,城內一萬多士兵死守城門,直接把王莽的幾十萬大軍拖到無心戀戰;又比如黃巢攻打陳州,整整攻打了一年多還是以失敗告終;最厲害的還要數宋朝的“釣魚城之戰”,城內守城兵將整整守了36年,直到南宋滅亡後才棄城自刎!

攻城如此困難,為何不選擇棄城而繞路呢?

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來看看《三國演義》中的一則故事:

張飛帶兵攻打江州的時候,守將嚴顏死守不降。張飛想到一個辦法,他放出風去,說自己要在晚上抄小路繞城而過。

這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嚴顏耳裡,大喜道:“我算定這匹夫忍耐不得。你偷小路過去,須是糧草輜重在後;我截住後路,你如何得過?好無謀匹夫,中我之計!”

當天晚上,嚴顏提前做飯,大夥們吃飽飽後開始在小路埋伏。張飛的隊伍如約而至,嚴顏提示要放過先行軍,攻擊後面的糧草後勤。結果在他們發起進攻的時候,後面又來了一大批彪軍,正是張飛本人帶領的主力軍!

嚴顏中計了,被張飛生擒。從這則故事可以看出,繞城而過的代價就是後方糧草輜重會被偷襲攻擊!

我們經常聽到一句關於打仗的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很多人認為,古代打仗是把糧草排在前面,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古代軍隊的陣列,排在最前面的是先鋒兵,他們負責探路,並用“旗語”向後面的戰友傳遞信息。如果亮紅旗,表示前方有危險,要暫停前進;如果亮藍旗,表示前方有很多敵人,不同的旗代表不同的狀況。

糧草輜重是隊伍的重要物資,打仗的時候人要吃糧,馬要吃草,還有一些衣物、鎧甲、弓箭等物品都會安排在這裡。管理糧草輜重的是後勤隊伍,他們一般排在陣列後方,因為經過前方隊伍的清理,後方是最安全的。

打仗的時候如果繞城而過將會如何?

攻城的時候如果棄城而繞路,那麼後方陣列將會受到非常大的威脅,這時候如果把糧草輜重安排在陣列中間,前往都安排士兵保護,那麼前方的攻擊力會受影響。腹背受敵的情況下,不管哪一方被攻擊都將會是致命打擊!

不過有些時候還是可以選擇繞路的,那就是雙方兵力非常懸殊的情況下,完全可以繞城而過。比如昆陽之戰,當時王莽軍有幾十萬,而昆陽守城兵力只有一萬左右,這種情況下就算繞城而過,他們完全可以把糧草輜重安排在隊伍中間,這樣就算城內士兵前來偷襲,也完全有能力對付。

關於古代的攻城戰,大家有什麼觀點或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水煮汗青


我們看電視或者讀史書的時候會發現戰爭雙方會死盯著一個城池不放。交戰雙方為了一個城市你爭我搶,直到有一方最終敗下陣來。比如楚漢之爭時,項羽和劉邦基本上圍繞著滎陽和成皋這兩個城池展開拉鋸。項羽是一個敢於破釜沉舟的主,他如果能繞過滎陽—成皋一線直搗關中,他不會跟劉邦客氣。吳楚七國之亂的時候,吳楚聯軍一直死盯著睢陽城不放,結果被周亞夫抄了後路,最後全軍覆沒。安史之亂時,安史叛軍十幾萬人圍著睢陽死不放鬆,最終延緩了進軍時間,失去了先機。這些人為什麼不選擇繞過城池,直接攻擊敵人的心臟地區呢?

有沒有繞過城池直接攻擊敵人的案例呢?還真有!繞過城池攻擊敵人的核心地帶最經典的案例當屬鄧艾偷渡陰平。劉邦在西進咸陽的時候,也選擇繞過一些城市。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的時候選擇繞過一些城市直搗南京。皇太極也曾經選擇躲過山海關,繞道進攻北京。像這樣繞過一些城池,最終取得勝利的例子相對來說比較少。古代打仗不是不可以繞過一些城池,繞過城池需要擔一定風險,而且不成功真的就成仁了。劉邦繞過的一些城池,城池力量小,而且基本上處於各自為戰的狀態。鄧艾能夠偷渡陰平成功,和劉禪選擇屈膝投降有一定關係,而且蜀軍的絕大部分軍隊被鍾會吸引在劍閣一帶。朱棣繞過的那些城池基本都有軍隊對付。皇太極最終也沒有完成自己的戰略目的。在古代戰爭中不是不可以選擇性繞過一些城池,而是繞過城池的代價太高,稍有不慎極有可能全軍覆滅。

古代戰爭也好,現代戰爭也罷,後勤永遠是打贏戰爭的至關重要因素。判斷一個國家國力是否強盛在一定程度可以通過後勤保障判斷。現代戰爭後勤保證的方式比較多樣化,可以通過陸路運輸,也可以通過空運。現代戰爭後勤保證也比較方便,軍隊自帶糧食也比較多。但是古代完全不一樣,古代後勤運輸一般只能通過陸路運輸。古代交通條件相對比較落後,運輸物資更加麻煩。當年為了支援長平前線,秦國幾乎舉國運輸糧草。漢武帝為了支援衛青和霍去病的十萬大軍,幾乎動用了上百萬征夫提供後勤保證。古代運輸糧草要麼靠牲畜拉,要麼靠人力,運輸慢而且損耗大,糧草運輸隊地質條件要求也非常高。作戰部隊後方一片坦蕩的時候,糧食運輸尚且會出現問題。如果作戰部隊後方還有敵人的一座城池,那麼軍用物資運輸將會非常困難,一旦運糧甬道被切斷,前方部隊將會斷糧,用不了多久所有部隊將會被活活餓死。不是每個人都是項羽,可以用三天的口糧擊敗秦軍。就算是項羽,也只有這麼一次破釜沉舟。

打仗的目的不是為了死,而是為了更好的活著。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生,而不是為了死。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保證自己打仗一定可以取得勝利,大部分將領在作戰時往往也會考慮自己的退路問題,一旦前方作戰不順利,需要留好退路。如果繞過城池攻擊其他城池失利的話,沒有被攻破的城池再截斷退路,那麼作戰部隊將會無路可退。屆時後方城池和前方城池極有可能把這支部隊包圍起來,來一個甕中捉鱉。後方的援軍也難以順利到達指定位置,這支部隊的命運將會非常危險。如果當時劉禪不著急投降,而是固守待援的話,鄧艾的這支軍隊將會淪為孤軍,戰爭的結果也就難以預料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劉禪的無能成就了鄧艾。

古代建城的時候並不是隨隨便便找一個地方建一座城池就結束了。古代修建城池的時候,一般會考慮水文、地形、人口、周邊經濟狀況等。城池人口相對較多,經濟相對發達,農業經濟發達,也控制著水源。一座城池往往會扼守該地區乃至更大地區的咽喉要道,也可以認為是兵家必爭之地。如果不打下這座城池,那麼就難以獲得這一地區的人口、經濟、水源,也難以打到以戰養戰的目的。不拔除這個嵌在咽喉要道的釘子,己方始終無法安心進攻,也難以安心運輸。敵人反倒可以利用這個咽喉要道,進可攻退可守,隨時打擊己方。

在古代繞過城池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行為,繞過城池需要多方面合力才能取得相應的效果。如果其中任何一個方面出現問題,繞過城池的部隊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地步。所以古代絕大多數將軍會選擇按部就班攻陷一個個城池。


依稀說史


其實古代打仗繞過城池的也有,比如朱棣就是飲馬長江直搗南京,鄧艾偷渡陰平直搗成都,但那畢竟是少數。大部分還是穩紮穩打的,基本上都會拔掉敵軍的重要關隘,至於為什麼非要攻下城池,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有的實在是繞不過去

其實古代的城池大多建立在交通要道之上,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走這裡是最省力,最方便的,如果繞過這個城池,那你面臨的有可能是耽誤行軍的天數,也有可能面臨的是非常惡劣的地理環境,有的根本就跨越不過去。

比如還有的城池是建立在山川之間,例如蜀地的劍閣。有的則是以河流做護城河,例如襄陽城。像這樣的,你可能去找其他的路都找不到,何來的繞城一說。

二:部隊需要休整,糧草可以就近供應

軍隊在外面打仗,如果深入敵境戰線過長,那後面補給物資的供應就會非常困難,要自己籌備不說,由於距離過遠,運送時間肯定會很長,運到地方也剩不了多少,畢竟拉糧食的人也要吃飯。

假如這時候軍隊攻陷了敵軍的城池,部隊就可以得到休整,那麼裡面的糧草、打仗的裝備,就都歸自己所有。這樣就做到了就近補給,緩輕了後方補給部隊的壓力,何樂而不為呢?

三:減除敵軍後方威脅

好多的戰爭都是穩紮穩打,即一步一步地向前推進,打下一座城池都派軍駐守,那麼你的後方是很安全的,不會擔心別人會抄你的後路。

如果你越過了這座城池,直插敵人中心的話,這時候軍隊在前方節節勝利還好說,如果和敵軍僵持不下,又或者是打了敗仗往後撤,這時候估計想跑都跑不掉,因為你的後方是敵軍在那裡駐守,就相當於安放了一顆定時炸彈,隨時準備爆炸,到時肯定會來個前後夾擊,說不定還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由於以上幾個原因,因此軍隊在打仗時大多不會選擇繞過城池,因為所有的財富和軍事力量基本上都集中在城池之中。如果打下了它,那麼即解決了糧草供應問題,又解決了後方的軍事威脅。


景觀歷史


可以繞過去啊!

三國時期,魏滅蜀的戰役,魏將就繞過了好幾座城池。先是攻漢中時,鍾會就沒有攻破漢城、樂城這漢中蜀軍聚集的兩個城池,而是選擇讓二萬兵馬兵圍漢、樂二城,然後率主力部隊直下陽安關口。而後,鄧艾又繞過姜維重兵防守的劍閣,從陰平沿小路、經漢德陽亭,奔赴涪縣。



明初靖難之役,朱棣就繞過由鐵鉉鎮守的濟南,然後破東阿、汶上、鄒縣,直至沛縣、徐州,最終攻佔京師。

明末,1629年十月,後金大漢皇太極就繞過寧遠、錦州等地,率軍從蒙古突入內地,攻打明朝都城北京。



綜上所述,繞過城池並不是說不可以,只是縱觀歷朝歷代繞過這座城池,去攻打另外一個城池的戰役,都是在滿足一定的條件之後才敢如此做的。

  1. 必須擁有壓倒性的實力。比如魏滅蜀一戰,鍾會之所以敢繞過漢、樂二城,那是因為漢、樂二城被鍾會的大軍團團圍困住,他才敢繞過去。
  2. 無需擔心補給問題。大多數時候將領不敢繞過城市,是因為擔心自己的糧道會被缺斷,而一旦糧道被切斷,他們必輸無疑,因此如果在確保自己糧道會萬無一失的情況下,他們自然是能繞就繞。如朱棣敢繞過濟南,就是因為他不用擔心自己的糧道被切斷,他的後人幾乎是被他所控。
  3. 敵人主力被牽制。有些戰爭,如鄧艾敢繞道劍閣,就是因為其蜀國的主力被鍾會所牽制,鄧艾才敢繞道,正如鄧艾要鍾會同意他繞道時所說“今賊摧折,宜遂乘之,從陰平由邪徑經漢德陽亭趣涪,出劍閣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餘裡,奇兵衝其腹心。劍閣之守必還赴涪,則會方軌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軍志有之曰:'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就是此時蜀漢的主力都被牽制,而從陰平沿小路、經漢德陽亭,奔赴涪縣,可直驅成都,如果我們派精悍的部隊直接攻擊涪縣,則大有可為。如果姜維引兵救援涪縣,則鍾會就剛好可以乘勢攻佔劍閣,反之姜維死守劍閣而不救涪縣,那以涪縣的兵力,我們這支精兵就可以直接攻佔,而後只驅成都。如此,如果在主力被牽制,繞道城池則完全不成問題。
  4. 想一戰定乾坤。一般會繞道城池的,都是為了直接攻擊敵國的都城,如鄧艾繞道是為了攻擊蜀都城成都,朱棣繞道是為攻擊明都城南京,皇太極繞道是為了攻擊明都城北京。可以看出,一般情況下,他們敢繞道就是為了只取敵國都城,這樣一旦他們成功,他們就可以以敵國皇帝的名義逼降之前繞過的那些城池的軍士,這樣可以避免最大的傷亡。
總得說要想繞過城池,你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實力,如果沒有壓倒性的實力,任何一個將領都不敢繞道城池,因為這可能會讓自己的軍隊面臨著滅頂之災。



歷朝歷代,大多數戰爭,那些統帥一定要花費巨大的代價,寧願去死磕,也不願意繞過這座城池。究其原因在於:

一、怕腹背受敵。試想,如果統帥率軍繞道城池,那萬一被前面一座城池所牽制著,然後後面城池的軍士突然襲來,試想誰抵擋的住?如此在前後夾攻下,一般的軍隊是很難撐得住。

二、怕糧道被斷或被延長。繞道城池最怕的不是被包圍,而是糧道被斷,一旦糧道被斷,即使是敵人不進攻,只是將其團團圍困住,這支部隊不出數日也會自己分崩離析。再者即使是後面那座城池的統帥不敢出來斷他的糧道,但糧道的延長也會成為一個全新的問題,本來佔領這座城池,他們就能依靠這座城池來作為補給基地,但如果繞過,那就必須得依靠更遠的屬於自己的城池來補給了,而這在無形之中就會增加自己軍隊的負擔,得不償失。



三、若不是為了只取敵國都城,繞過城池完全沒必要。試想,戰爭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奪敵人的城池嗎?所以繞過城池完全沒必要,畢竟你再怎麼繞,到頭還是得回來打這座城池。當然除非是為了借道攻擊敵國都城,那這就不一樣了,畢竟正所謂擒賊先擒王,只要捉住敵國的皇帝,攻克敵國的都城,那其他城池太多就能不攻自破,因為他們完全能以敵國皇帝的名義讓他們投降,這樣就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如此,大多數時候的戰爭,那些統帥之所以會不繞過城池,第一是因為沒必要,戰爭本來就是為了奪下敵人的城池。第二會有不可預測的風險,一旦繞道,可能就會遭受腹背受敵,或是糧道被切斷的風險,這樣對自己的軍隊始終是不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