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做出《萬萬沒想到》爆紅,爲何如今的作品卻「讓人吃不下飯」?

智竅


時勢造英雄,同樣,時勢也會摧毀落魄的英雄。

《萬萬沒想到》之所以能火起來,完全是因為他在網絡短劇剛剛起步的時候佔據了先機,成為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而且吃相還很誘人。

經過微電影時代、小視頻時代的輪番轟炸,現在已經成了人人都可以做導演、編劇的時代,《萬萬沒想到》那種抖機靈的表演風格已經被更多有意思的短視屏和網劇所替代。

當年《萬萬沒想到》獲得優酷熱捧,播放資源得天獨厚,宣傳賣力。

但是現在各大視頻網站的視頻資源豐富,《萬萬沒想到》失去了優勢,自然在競爭中敗下陣來。

《萬萬沒想到》打造大電影,拍攝《報告老闆》等其他其他嘗試,都挽回不了觀眾對這個IP的厭倦和拋棄。

《萬萬沒想到》應該萬萬沒想到天堂和地獄竟然如此之近吧。

歡迎關注:影迷也瘋狂。用電影,發現不美好的生活。


影迷也瘋狂


《萬萬沒想到》這個我看過,當時還追過一陣子,剛開始看的時候確實有趣。

白客飾演的王大錘,純真無添加的屌絲男,每次不論是古裝、現代、邋遢、帥氣哪種出場,都是這樣一個面癱臉,每集都圍繞一個“萬萬沒想到”的故事為核心,比如王大錘找工作,他每次都在幻想自己的光輝未來……“不久,我就會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這個點一下子切入當代大量屌絲男的幻想和意淫,引起極大的共鳴,哇哈哈……這句話也一度成為“至理名言”。

在王大錘的《萬萬沒想到》之後,叫獸易小星團隊又做了《報告老闆》、《學姐知道》等喜劇視頻,後面這兩個我就看了幾集,有很多和《萬萬沒想到》類似的內容,後來就棄了。

之後《萬萬沒想到》還出了大電影,對於這樣一個低成本電影來說,最後的票房3.22億很可以了,不過這樣的電影我是不會選擇去電影院看的,無聊在網上看看就行了,消遣一下,樂呵一下,也不會有那麼高的要求。

然而之後的作品越來越無趣,本來很好的切入點和大量的粉絲基礎也被消費的差不多了,觀眾需要的不僅是一時的刺激,而是不斷的新鮮的刺激點,讓我們不停為作品買單,而整個團隊以為有了之前的基礎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在創作上的無新意,只是為了搞笑而搞笑,單靠醜化角色博人眼球,賺笑點,現在笑一笑對人來說越來越難了,如何找到真正能夠擊中觀眾粉絲內心的點才最重要。


謝小鹿就愛看電影


第一,同類產品太多了,短視頻風口一起,各大公司都對準風口突擊,搞笑的、劇情的,同質化題材作品數不勝數。

第二,輸出頻率太慢,作為一部短劇。竟然是季播形式,對比對比現在火爆大街的《陳翔六點半》,人家可是兩三天就更一集…最次最次,萬合天宜連周播都做不到,給觀眾的冷卻反應期太過漫長了。



第三,後勁不足,搞笑的點匱乏,編劇能力衰退。

第四,捨棄了自己最擅長的產品線,去做電影。《萬萬沒想到》大電影的崩盤已經證明了他們做電影不合適,現在又轉型主做網絡大電影。



我曾經參與過萬合天宜網絡大電影的編劇,怎麼說呢?萬合天宜和叫獸買了很多時興有熱度的版權,但其中有一大部分的版權,不太適合做成電影。

真要去做電影不是不可以,在故事本身上使勁,要比在IP上使勁有價值的多,但好像目前也還沒轉過彎來。

還是希望他們能好好做段子短劇吧。


李沫霖


觀眾的審美也會疲軟的,市場永遠需要新的東西。《萬萬沒想到》在網絡上爆紅的時候我也是他們的忠實粉絲一枚,守著更新第一時間看完的那種。《萬萬沒想到》當時以段子短劇的形式在短視頻時代殺出了一條血路,成為了當時的90後們必追的系列劇。但是,這種優良的劇情和極好的創意卻沒有在這個系列裡延續下去。

隨著短劇時代的來臨,各種各樣形式的短劇湧入市場,它們的播出週期比《萬萬沒想到》更加短,它們的創意也更突出,造梗能力也很強,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分離出去一部分的受眾群是必然的事。觀眾的審美與需求也是在跟隨時代進步的,當同階段別人的東西越來越多元和有趣的時候,《萬萬沒想到》的優勢也就顯得薄弱了起來。畢竟,這樣的人設和相似的劇情玩了那麼久,觀眾也有些審美疲勞不是?

後來,《萬萬沒想到》跑去做了大電影,然後撲街了。電影我是看了的,作為粉絲不看不行,但笑是不好笑的。一些舊梗,爛俗的劇情,演員演技在短劇裡還行,在電影裡就顯得有點暴露無遺了。這些因素,都成為了觀眾放棄《萬萬沒想到》的理由。


酗我


作為萬萬老粉,萬合天宜的網劇曾一度是我的“下飯”必備。

萬合初期時,《萬萬沒想到》、《報告老闆》、《學姐知道》、都是很不錯的系列。但到了後來

《名偵探狄仁傑》、《西涯俠》的時候,雖然佈景、特效和鏡頭都有了明顯提升。但這一時期的網劇卻再沒有《萬萬沒想到》同期的作品那般精彩了。

而同樣面臨這樣窘境的網劇系列,還有一個愛奇藝出品的大IP《廢柴兄弟》。

記得《廢柴兄弟》剛上線的時候,笑點密集,人物性格鮮明,場景雖然簡陋,但情節上卻是獨樹一幟,看起來讓人覺得十分過癮。

而一向嚴苛的豆瓣觀眾也對該系列的前四部給予了7分以上的評分。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優秀的系列,卻在第五部的時候折了腰。

憑藉著前四部積攢的超高人氣,第五部不僅將兩位主演換成了青島大姨和呂小布,而且還首次將外景的格調定在了泰國。乍一看,導演是為了緊跟潮流,討好當下觀眾,不過卻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那麼,這樣的現象為什麼會出現呢?

我認為原因有二。

一、故意拉高格調

萬萬和廢柴的系列建立口碑之初,就是靠著低俗而又親民的笑點撐起來的。該系列的印象早已在人們的心裡根深蒂固,觀眾們抱著開心放鬆的願景點開視頻,自然是想好好大笑一次。可如今呢,你上來給我一高大上的包裝,裡面卻是與之前差了好幾截的殘次品。

試問,大家誰會買賬?

二、失去了最初給他們撐場的“屌絲”

如今的媒體圈有這樣一句話:“得屌絲者得天下。”

最初萬萬和廢柴系列的成功,就是仰仗這些“屌絲”的撐場。

情節上,王大錘和許之一在這兩部片子裡就是個不折不扣的純屌絲。

笑點上,兩部劇裡都很多宅男、屌絲們一看就懂的內涵段子,十分的接地氣。

場景上,沒有那高大上的佈景,簡單而又貼近生活的情景非常到位的拉近了雙方的距離。

然而,製作方在積累完屌絲的人氣之後,卻不滿足於只是服務於這些觀眾。

他們想要發展,想要讓更多觀眾買他們的賬。逐漸的,他們便背離“屌絲”這個群體

不滿足於只是為“屌絲”服務,要尋求更大的市場,然而他們的功力也不夠深厚,所以便把自己搞到了“兩邊不討好”的份上。

就像葛大爺說過的那句話:步子邁的太大,容易扯著蛋!

我是李蝌蝌,一個愛侃八卦,聊青春說影視的不二青年。

有什麼不懂的儘管吻我,歡迎隨時來撩~


李蝌蝌


《萬萬沒想到》當年紅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當年(2011年~2012年),網絡上還沒有那麼多製作搞笑短視頻的製作方。而叫獸當時已經是非常成熟的網絡搞笑短視頻作者了,他算是第一批用團隊去做搞笑短視頻,並且做的還比較優質的作者。再加上優酷網力捧,自然而然就紅了起來。


但現在,網絡上製作搞笑短視頻的人越來越多了。不說優酷,就快手抖音上那些短視頻作者,都能搶走不少原本屬於叫獸的流量。叫獸的相對比較優勢,已經不那麼突出了。


而且,現在人們的觀賞習慣也有變化。現在大家在網絡上,要麼看1~3分鐘的視頻,要麼看40~50分鐘的視頻,對於叫獸擅長的10~20分鐘的視頻來說,反而看的少了。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


叫獸團隊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後,改進的幅度並不大,目前,並沒有看到他們往更短反向的努力。他們似乎把努力方向定在了做更好的長視頻方面,但是現在的電影和電視劇效果也不好,整體的轉型情況,很值得商榷。


敦復


整個萬萬團隊在萬萬沒想到之後其實除了報告老闆之外,並沒有推出優秀的作品。而報告老闆,實際上影響力也遠不如萬萬沒想到。

萬萬沒想到團隊衰落如此之快,原因有很多。

首先,萬萬沒想到這個超短劇之所以能夠成功,有非常多的不可控因素。因此複製這種成功是不可能做到的。這就好比一箇中等生在某一次考試的時候,意外獲得了第一名。但這種意外不可能長期發生,下一次考試的時候成績一定會退步。

其次,萬萬沒想到團隊在大獲成功之後,想通過分拆團隊的方式複製這種成功。結果不但沒有能夠推出同檔次的作品,反而使得精力分散導致作品質量下降。報告老闆還能保持一定水準,其他作品只能列入爛片。

再次,惡搞的方式已經氾濫,重複既有的經驗,採用同樣的惡搞方式只會讓觀眾厭煩。萬萬沒想到的團隊始終沒能夠實現轉型。

最後,萬萬沒想到大電影在口碑上的失利,拖累了整個團隊的轉型。之後的萬萬沒想到團隊不得不退回到低成本網絡自制短劇的生產當中。而隨著網劇的升級轉型,大投入已經是行業趨勢。在這個大背景下,萬萬沒想到團隊顯然已經落伍了。

叫獸易小星以一個外行人的身份參與了中國娛樂業的轉型升級。開創了互聯網短劇時代。單這一點已經很成功了。不過來的快的東西,終究去的也快!對於他來說,見好就收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zyb38537240



《萬萬沒想到》證明一個出色的網劇靠段子可以博得更高的點擊量。

《萬萬沒想到》證明一個出色的電影不是靠網劇模式就可以支撐的。

網劇《萬萬沒想到》在叫獸易小星和白客團隊的傾力打造下,各種笑料百出,包袱不斷,讓眾多“王大錘”一樣的屌絲們看的如痴如醉。因為王大錘的經歷,是“王大錘”們最真實的幻想。觀眾可以不費絲毫金錢只浪費了點時間和流量就可以暢想和意淫自己的前世今生何樂不為?


網劇紅火了。叫獸易小星乘勢退出電影《萬萬沒想到》,不過這一次叫獸充分暴露了他只是叫獸不是教授。網劇和電影只見隔了專業這個量化詞。雖然低成本博得三億多的票房也算賺了,但《萬萬沒想到》卻實在是砸了。那之後,不但叫獸易小星難出精品,連王大錘和白客都已經越來越泯然眾人矣!

究其原因,就是《萬萬沒想到》團隊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電影的錢好賺,但卻不是什麼人都可以賺的。電影之所以被稱為最高銀幕表現藝術,絕不是方寸網絡可以輕易涉獵的。不然中國導演多如牛毛,為何只有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和姜文以及其他少數人能成功?原因就在於這門藝術的高門檻。


叫獸易小星不信邪,不但弄砸了電影,還讓觀眾對他網劇水平產生了懷疑:也不過就這樣吧?不過是段子手啊!好笑又咋樣?大連王博文也能搞出來啊。幹嘛要看你?“王大錘”們很快又找到了新目標意淫,而《萬萬沒想到》已經稱為網劇的史前時代了……

娛眼看娛樂,大同與不同。歡迎關注。歡迎吐槽。


娛眼看娛樂


“我是王大錘,萬萬沒想到”

“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就會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

“我的生涯一片無悔,我想起那天夕陽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眾多經典的臺詞讓廣大觀眾對這部網劇印象深刻,尤其是白客那張經典的面癱臉,更是讓人忍俊不禁。

網劇【萬萬沒想到】是叫獸易小星的經典作品。憑藉著無厘頭和解構的搞笑風格,【萬萬沒想到】擁有了大批粉絲,他的成功一方面離不開一眾演員的精彩表演,另一方面也是劇本在短時間內密集的笑料和包袱。

而在大屏幕上,【萬萬沒想到】的成果卻並不如人意,一部大電影,雖然票房還不錯,但口碑卻下滑了,無非也就是兩個原因:

其一,是叫獸講故事的能力太差。



電影可不是網劇,天馬行空,想怎麼搞就怎麼搞。需要一個完整的鏈條和一個讓人享受的故事,觀眾們卻看電影是希望得到美的享受的。無論是喜劇還是悲劇,總該有一個讓觀眾們喜歡的點,顯然,叫獸做的不夠好。

這方面的正面例子是大鵬,同樣是網劇出身,大鵬的【煎餅俠】和【縫紉機樂隊】相對來說都是不錯的。

其二,就是低估了大熒幕的難度。

觀眾看電影都是花了錢的,要不就是看明星,看大製作,看炫酷無敵吊炸天的特效,要不就是看精彩的故事,好看的內容,萬萬沒想到,顯然沒有做到這一點。



這方面正面的例子就是開心麻花,開心麻花的電影很明顯,沒有明星加盟,都是開心麻花自己的演員,但是由於精彩的故事,搞笑的內容完全可以讓觀眾覺得,他們值回了票價。

還有就是韓寒,他的電影除了故事之外,還會邀請一些大牌的明星,諸如彭于晏鄧超趙麗穎等等,一下子增加了觀眾看電影的動力,這也是韓寒電影成功的一個原因。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也希望叫獸能夠做出一些更好看的作品,畢竟能讓我們笑出來的事情不多了。

如果喜歡,不妨關注。


呂秀才的話


“大家好,我是王大錘。”不知道大家還記得那句熟悉的臺詞嗎?

《萬萬沒想到》可以說稱的上是一部“屌絲神劇”了, 現在還記得白客那張“生無可戀”的臉呢!劇中每一集都能拋出各種各樣的“梗”,觀眾們也能接收到各種搞笑的典。或許是《萬萬沒想到》太過經典,導演在這部戲中用力過猛,導致後面的一些作品都顯的心有餘力不足。

之前,在談及《萬萬沒想到》的時候,易小星覺得《萬萬沒想到》的風靡是意料中事。當時可以說是耗費了員工們不少的心血,由於這部劇的定位是廣大的年輕觀眾,為此,萬合天宜的年輕員工叫上,讓他們來評判電影的好壞,行就通過,不行就重拍,這樣一部片,要是不火才奇怪吧!

即使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關於這部片的走紅還是有很多因素的,尤其在那個惡搞喜劇相對匱乏的年代,《萬萬沒想到》的出現恰是時候,但是想要複製這樣的成功可不容易,而且現在電視劇電影市場題材氾濫,如果不能靠小鮮肉請流量的話,那麼只能靠著作品的精良製作取勝,但這顯然很困難。

此外,萬萬沒想到在當時“大滿貫”的時候,選擇拆分團隊,以為這樣是資源細分的最好途徑,但顯然做的是一種無用功。產品質量反而得不到進一步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