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读史之大唐(130):玄武门之变2——来自天空的烦恼

第一篇 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131)

李世民政变的第一步,是制订一个行动计划。这个计划中的大部分,其实在前期准备阶段已基本成型。现在要做的,一是敲定具体细节,二是定下发动时机。

第一项工作估计很快就完成了。发起时机的选择要复杂一点,因为要考虑敌人的动向。

对李世民来说,他只有一次出手的机会。战略全局上,他处于被动地位:他所有的牌,只能在桌子底下打打,见光就死——谁敢、谁又能和皇上公开对抗呢?李渊随便伸出一个小拇指就可以把他打倒,这就是法家说的‘势’。李世民最好的情况,只能是局部的、暂时的优势。

李世民的确是个天才的军事家。现代战争中,有一个OODA(观察、判断、决策和行动)四步闭环理论。大概的意思是:任何一场战斗都是一次‘看-想-打’到‘再看-再想-再打’这么一个循环。看和打谁都会,关键在‘想’。

‘想’的要害是找一个‘窗口’。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你要找到那个短暂的、局部的机会,并快速利用它来破坏敌人的整个系统。这个机会,就是战场‘窗口’。

问题是:怎么才能找到那个窗口?

一个简单的答案:你要有智慧。智慧是什么?如果说学问是知识的积累,那么智慧就是一种对知识的穿透力。它帮助你整合不同背景、不同专业的知识,帮助你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最终赐予你‘洞察’的力量。正是这种‘洞察力’,帮助你识别出跨领域的漏洞和机会,这就是战场‘窗口’。

李世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这种洞察的智慧。

李渊和李建成,这方面显然就差了一点。他们缺少一点洞察力,犯下一个最大的错误:低估对手。

他们对李世民有两个基本的判断:第一,掌握军权的李世民是可怕的;第二,李世民有一个能量很大的团队。所以,采取的措施一是不让他带兵、二是拆散他的班子。这两手一搞,李世民在他们眼里就成了去掉爪牙的老虎——成不了气候了。他们没想到,李世民同时收获一个最大的好处——太子党的麻痹。

麻痹体现在很多方面:明令滚蛋的程咬金赖在长安不走、赶出王府的房玄龄杜如晦又偷偷溜回。这些都是重点人,简单的盯梢就能解决问题,说明没当回事。

李世民已经要动用核武器了,他们还在使用常规手段,按部就班地一步步削弱李世民。

他们接下来干的两件事,直接触发了李世民的行动。

两件事里,第一个合情合理又真假难辨;第二个,事实确凿又充满玄妙。

第一个我们可以称之为‘乌城事件’。当时突厥在河套地区屯驻重兵,南下侵入边塞,包围陕西定边县一个叫乌城的地方。

陕甘宁一带向来是李建成负责的防区,他向李渊建议让李元吉带兵去解救乌城,李渊也同意了。李元吉觉得这是个机会,请示把李世民帐下尉迟敬德、秦琼、程咬金这帮猛人一并带上。这也是个顺理成章的事:保家为国,人人有责嘛。

问题出在一个叫王晊(zhì)的人身上。他是太子宫内一个小官,职务是‘率更臣’。

‘率更寺’是东宫内部一个管理机构,‘掌宗族次序、礼乐、刑罚及漏刻之政令’,就是管管会场秩序、礼节礼貌,以及起床熄灯、上下班打铃等等,一些内部奖惩、正风肃纪的工作,相当于一个东宫纠察队吧。王晊就是这个纠察队的副队长、处级干部(从七品)。

王晊还有另外一重身份:秦王党的卧底。据记载他这时秘密跑来报告,说太子和李元吉商量:一是找机会把尉迟敬德这些调去的人干掉,二是趁李世民送行的时候把他也干掉。然后再找人说服李渊,叫他早点交班算了(‘使人进说,令授吾国事’)。

前面那条问题不大。拆班子本来就是李渊的政策,这些人听招呼则罢,不听招呼该除就除掉,没有问题。前段时间,尉迟敬德不是还到死牢里走了一趟吗?后面那条,问题疑点很多。司马光写到这个地方,在底下专门用小字作了一段注解,说这一段我是从《旧唐书》里抄来的,根据我的分析,这根本是胡说八道(‘此说殆同儿戏’)。那为什么照抄呢?因为此话出自王晊之口,王晊也可能瞎说是不是?‘此所谓以疑传疑也!’作不得数的。

司马光向来滑头、话说半句。我们干脆点、替他把剩下半句说完:这根本就是李世民借王晊的口在瞎编。目的只有一个:为自己后面的行为找借口。

从乌城事件看,李世民的情况已经相当危险。一来帐下猛将被调走,马上要做光杆司令。二来东宫这样的重点目标,前面还有尔朱焕、桥公山这样受到信任的中层干部公开反水。而现在,只有一个地位边缘的小干部来送情报。说明李世民的间谍网遭受了打击,损失不小。

不管多危险,乌城事件总还可以想想办法。第二个事件就完全超出人力控制的范围了,连一贯精细的李世民也猝不及防。

这是一起天文学事件。

己未,太白复经天。傅奕密奏:“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

己未是六月初三。这天,天空中再次出现一种叫‘太白经天’的天象。太白指金星,太白经天,就是大中午了金星还在天上高高挂着。按专家们的说法,这个天象不算罕见,大概两年里会有两次观测的机会。当然,还要有天气、设备、观测人员等等的配合。不管怎么说,这次被我们的国家天文馆馆长(太史令)傅奕同志观测到了。

轻松读史之大唐(130):玄武门之变2——来自天空的烦恼

‘太白经天’实例模拟

本来观测到就观测到了,我们现在对这种天象有很清楚的解释:什么行星运行轨迹呀、星星的亮度等级呀,等等,七弄八弄,计算一下就出来了。古人不是这样。

作为当时的天文学权威,傅奕的知识结构和现在天文学专业的大学生是完全不同的:数学、天文计算方面,他是个半桶水;天体物理、理论力学方面,可以说是文盲;而阴阳五行、占卜算命,他又完全够资格做个教授。

这么一种知识体系,对太白经天怎么解释的呢?看看《汉书》的说法:“太白经天,天下革,民更王。”——有人闹革命、皇上要换人!

我们现在看,这个纯属瞎扯——两年里出现两次,哪有那么多皇上可换。但古人不管那么多,没看到就算了,看到了可就要当真。古人坚信:天象联着人事。‘天人感应’从汉朝起就是个热门学科,多少人一辈子研究这个,各种著作多如牛毛。

根据我们傅馆长的研究,那天太白星出现在秦国的方位上,所以代表着秦王李世民要坐天下。

李渊看了这个报告,‘以其状授世民。’转手把报告丢给李世民,让他解释解释这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