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中小型企业,敢问未来路在何方?

去年年初,全球最大的棉纺织品制造商之一天虹纺织以5365万美元高价收购年兴纺织,随后红剑、龙腾、明辉等化纤企业又纷纷被收购和重启,这样的消息引起了行业的关注,行业产能正在悄然间逐渐聚拢,而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小企业却愈加艰难。

未来几年,中国的纺织化纤企业的数量或将继续减少,产业集中度将会迅速飙升。小编弱弱地问一句,届时变得“膀大腰圆”的巨型企业是否会利用其在市场的地位和把控能力去获取他们认为“合理”的利润呢?

纺织业中小型企业,敢问未来路在何方?

这种情况已经在上游基础化工品领域发生了,你看看PTA、MDI、你再看看钛白粉,在当前的环境下,即使你开发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新产品,你要自己独立的建厂从小玩起,应该也是不可能的了。

现如今,小企业生存为何难上加难?

{ 环保——扼杀中小企业的利器! }

去年开始,越来越严的环保督察让纺织化纤企业透不过气,中国纺织化纤行业产业严重过剩是不争的事实,并且很多落后的产能是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尤其是不拥有先进生产装置的生产企业。而所谓的“去产能”,应该是去落后的产能,去对环境有污染的产能。

大的企业由于管理规范、产值高、交的税多,各级政府不光不会去“咬”他们,还会拼命鼓励他们做大做强。那么中小企业就成为了当下各地环保的“靶子”,被关掉会成为大概率事件。

纺织业中小型企业,敢问未来路在何方?

{ 资金使用成本已经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

一家纺织化纤企业,如果产值小、利润低、整体缺乏竞争力……但却想从银行利用正常的利息贷到款,难!而如果你是上市公司、国企或者央企,你从银行贷款甚至享受到优惠的利率是不会有太大难度的,资金使用成本的差异直接决定了那些拼价格的产品的竞争力。

纺织业中小型企业,敢问未来路在何方?

{ 小企业很难得到上游供应商的支持和帮助 }

现在采购原料,很多产品价格还是可以商谈的,以采购涤纶长丝为例,你一次采购10吨跟一次采购100吨的价格显然是不一样的。更无奈的是,即使你可以接受这种价差,在货紧张的时候还经常拿不到货,无论是业务员还是供应商,在无奈之时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弃车保帅!而其他产品,也是大同小异!

纺织业中小型企业,敢问未来路在何方?

{ 小企业很多不具备研发和创新能力 }

由于资本和能力的限制,目前中小型纺织化纤企业的产品仍然以模仿为主,看到某一个由大企业生产的产品热卖就开始仿制,由于你的品牌不行,加上所生产的产品稳定性有一定的差异你不得不以更低的价格在市场上进行销售。

纺织业中小型企业,敢问未来路在何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