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來到這裡了!在遼闊草原大口吃肉!這樣的好地方豈能錯過!

說到內蒙古大家的印象是什麼呢?

我印象中內蒙古是住在蒙古包,烤著烤全羊,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在無邊無際的草原上策馬奔騰~

奶 茶 肉都是內蒙古獨特的飲食文化,內蒙古的人特別能喝,去的話一定要做好準備額。歡迎大家來到內蒙古,你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內蒙古,先看看飲食方面,做好大口吃肉的準備吧!

內蒙古涮羊肉

他們都來到這裡了!在遼闊草原大口吃肉!這樣的好地方豈能錯過!

他們都來到這裡了!在遼闊草原大口吃肉!這樣的好地方豈能錯過!

去內蒙古一定要涮羊肉,這個菜歷史悠久,起源於元代。內蒙古涮羊肉多選用大尾綿羊的外脊、後腿、羊尾等部位,切成薄片,放在火鍋沸湯中輕涮;再取備好的麻醬、腐乳、韭菜花、蔥花、薑絲、蝦油等作佐料拌著邊涮邊吃。

口感:肉片鮮嫩可口,不羶不膩,

內蒙古豬骨頭燴酸菜

他們都來到這裡了!在遼闊草原大口吃肉!這樣的好地方豈能錯過!

豬骨頭燴酸菜可以說是內蒙西部的頭道美食,也是鄂爾多斯地區傳統菜餚。要做出好吃的豬骨頭燴酸菜,關鍵是油要大、水要少、土豆要爛、菜要綿,尤以農村豬肉、初冬酸菜、鐵鍋慢燴口味最佳。

按照內蒙西部的習慣,一般在吃到還剩一點碗底的燴酸菜的時候要在碗里加剛燒開的滾水。在寒冷的冬天,熱熱的喝一碗酸香可口飄著油花花的酸菜湯,絕對會讓人幸福滿足到忘記外面刺骨的寒風。

內蒙古燜面

他們都來到這裡了!在遼闊草原大口吃肉!這樣的好地方豈能錯過!

內蒙古燜面又稱蒙式燜面,是一種具有蒙式特色的麵條烹飪形式。具體來說,就是將蒙式的菜系的口味通過"燜蒸"的形式融入面的、最終以麵條菜餚混合的形式呈現食客的一種麵條。

內蒙古燜面用其粗獷的烹飪形式、厚重醇香的口感贏得了國人的認可,是最有蒙式風情的特色食品之一,不愧是大口吃肉的內蒙。

手抓肉

他們都來到這裡了!在遼闊草原大口吃肉!這樣的好地方豈能錯過!

手抓肉是從哈薩克民族中傳來的一種羊肉食用法,因用手抓吃,故得名。

手抓肉是新疆全境、內蒙、東北等遊牧、狩獵民族千百年來的傳統食品,也是他們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食品。常年似乎已形成這樣一種概念,即到草原觀光旅遊不吃一頓手抓肉就算沒完全領略到草原食俗風味和情趣,虛此一行。牧民不用手抓肉招待客人,就不能完全表達自己的心意。因此,用手抓羊肉款待遠方客人,在牧區已成為一種定規。

口感:清純軟嫩,油香不膩。特別用小羊肉煮出的"羔羊肉",更是美味。

烤羊腿

他們都來到這裡了!在遼闊草原大口吃肉!這樣的好地方豈能錯過!

"烤羊腿"是蒙族名菜,也是呼倫貝爾招待賓客的一道佳餚名菜,它是從烤全羊演變而來,現在流傳廣遠,西北各地皆有製作。

據傳,烤羊腿曾是成吉思汗喜食的一道名菜。

特點:肉質酥香、焦脆、不羶不膩,顏色褐紅,味道香醇,色美肉嫩,濃香外溢。

烤全羊

他們都來到這裡了!在遼闊草原大口吃肉!這樣的好地方豈能錯過!

烤全羊是內蒙古自治區少數民族,尤其是蒙古族人民膳食的一種傳統地方風味肉製品,一道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大菜,是該民族千百年來遊牧生活中形成的傳統佳餚,蒙古族傳統名菜,招待貴賓或舉行重大慶典時的盛宴特製的佳餚。去到內蒙古一定不能錯過的額~

特點:色、香、味、形俱全。外表金黃油亮,外部肉焦黃髮脆,內部肉綿軟鮮嫩,羊肉味清香撲鼻,非常爽口。

內蒙奶茶

他們都來到這裡了!在遼闊草原大口吃肉!這樣的好地方豈能錯過!

蒙古民族傳統的熱飲料。由磚茶水加鮮奶熬製成。喝時通常要加少許鹽,還可以加黃油,泡炒米和奶製品食用。有暖胃、解渴、充飢、助消化的功能。既可代湯下飯,又可待客。

蒙古族嗜茶,且視茶為"仙草靈丹",草原上有"以茶代羊"饋贈朋友的風俗習慣。蒙古族牧民日常飲用的茶有三種:酥油茶、奶茶、麵茶。

注意:如果你少要奶茶或不想喝奶茶,可用碗邊輕輕地碰一下勺子或壺嘴,主人就會明白你的用意。

內蒙奶酪

他們都來到這裡了!在遼闊草原大口吃肉!這樣的好地方豈能錯過!

蒙古奶酪,分生奶酪和熟奶酪兩種。俗稱"酪蛋子",是蒙古族民眾喜愛的奶食品之一。大多都在行囊中放幾塊奶酪,以防不測,備以充飢解渴。

生奶酪做法:把鮮奶倒入筒中,經過翻攪提取奶油後,將純奶放置在熱處,使其發酵。當鮮奶有酸味後,再倒入鍋中煮熬,待酸奶呈現出豆腐形狀時,將其舀進紗布裡,擠壓除去水份。然後,把奶渣放進模具或木盤中,或擠壓成形,或用刀劃成方塊,生奶酪就製做成功了。

熟奶酷做法:與生奶酪的做法略有不同。製做熟奶酪時,先把熬製奶皮剩下的鮮奶,或經過提取奶油後的鮮奶,放置幾天,使其發酵。當酸奶凝結成軟塊後,再用紗布把多餘的水份過濾掉,放入鍋內慢煮,並邊煮邊攪,待呈糊狀時,將其舀進紗布裡,擠壓除去水份,然後,把奶渣放進模具或木盤中,或擠壓成形,或用刀劃成不同形狀。奶酷做成後,要放置在太陽下,或者通風處,使其變硬成幹。

焙子

他們都來到這裡了!在遼闊草原大口吃肉!這樣的好地方豈能錯過!

呼和浩特特有的小吃,是回族麵點名品。味道有鹹味及甜味,焙子噴香耐飢,便於攜帶旅行佳品。與新疆的饃相似,樣式頗多形狀頗多,是早點中最廣泛,最經常的主流食品,羊雜碎配上焙子,完美。

焙子是將發酵的白麵兌食用鹼揉勻,再分別摻入植物油、糖、鹽、雞蛋等,成形後放入特製的爐灶先烙後烘烤而成。

西部人多好麵食,有"吃米不如吃麵,走親戚不如住店"的老話。

武川莜麵

他們都來到這裡了!在遼闊草原大口吃肉!這樣的好地方豈能錯過!

內蒙古自治區武川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清乾隆年間,莜麵作為進貢皇帝的食品被送往京城。莜麵還是"土默川三寶"之一。

武川莜麵口感勁道,富含鈣磷等微量元素、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經常食用武川莜麵對高血壓、冠心病、減肥、降血脂、降血糖等預防保健作用良好。武川莜麵可製成五大系列的食品--蒸、炸、氽、烙、炒,有40多個品種,其製作方法多樣,搓、推、擀、卷各具特色,其中蒸莜麵就有窩窩、魚魚、墩墩、圪團等近20種。

武川莜麵對氣候要求高,而武川氣候類型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3.0℃,適宜莜麥種植。

他們都來到這裡了!在遼闊草原大口吃肉!這樣的好地方豈能錯過!

內蒙古家常菜

內蒙古是一個喜歡吃肉的城市,看這一桌子全是肉,還有一把刀專門削肉的,在內蒙古不擔心沒肉吃。他們吃燒賣都是一個人吃一籠,一籠8個,據說那邊的小夥伴來到重慶吃燒賣直接買6個,都不過癮,味道差別太大,說我們太秀氣,只吃一兩個~oh~

那邊可以帶走的特產是牛肉乾,奶片,奶條等。


關於內蒙古,你還知道哪些特色美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額~

關注瑪麗的頭條號,後面更多精彩推送~歡迎關注公眾號與我互動,一起探索發現更多美食,耶( •̀ ω •́ )y

微信公眾號:瑪麗的美食旅行記//marymsl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