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与母亲的母子情深,老太太80大寿61岁的皇帝儿子亲自跳舞助兴

崇庆皇太后是乾隆皇帝的亲生母亲,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氏,父亲官居“四品典仪”,也就是皇上的侍卫官,享受从四品待遇。这样的家境搁后宫里实在太普通太普通了!

在电视剧里,甄嬛嫁人时,老公已然当了皇帝,后妃们直接在紫禁城里开撕,可真实情况根本不是这样。

乾隆与母亲的母子情深,老太太80大寿61岁的皇帝儿子亲自跳舞助兴

钮钴禄氏十三岁(虚岁)时嫁给二十七岁的爱新觉罗·胤禛(音印真)。当时的胤禛只是个普通的皇子,还得熬18年才能成为雍正皇帝。钮祜禄氏也是皇子府里一个“普通的老婆”,跟胤禛过了七年才生下小乾隆——七年!你懂的!

府里真正的红人是嫡福晋乌喇那拉氏和侧福晋年氏。乌喇那拉氏与胤禛感情好是出了名的,后来顺理成章成为皇后。她去世时,大病初愈的雍正皇帝哭着喊着要亲自为她入殓,被大臣拦住了。

至于年氏就更有名了,她就是年羹尧的妹妹,约等于《甄嬛传》里的华妃——为什么说“约等于”?因为真人的待遇比华妃还要好!年氏不仅受尽恩宠(她生过四个孩子,你懂的),而且病重期间晋升皇贵妃。雍正在她去世一个月后才赐死年羹尧,绝对给足了面子!

乾隆与母亲的母子情深,老太太80大寿61岁的皇帝儿子亲自跳舞助兴

乌喇那拉氏和年氏一共生过五个子女,全部夭折。钮祜禄氏生了一个健康的儿子,可待遇实在一般。在皇子府的时候,她的头衔一直是“格格”——这里的格格不是什么公主,而是皇子府里的低等妾室,用《甄嬛传》里的话讲就是“侍妾”!

雍正登基后,钮祜禄氏被封为熹妃,直到老公去世才混到熹贵妃。要知道皇后与皇贵妃的位子早就空出来了,没人坐也轮不到她坐。

不过对小乾隆来说,这样的母亲却是极好的。由于地位不高,钮祜禄氏得以把此生唯一的孩子留在身边,亲手抚养到十多岁,给了小乾隆一个完整的童年和一个完整的妈妈。

乾隆与母亲的母子情深,老太太80大寿61岁的皇帝儿子亲自跳舞助兴

(乾隆一即位就尊母亲为皇太后,盛赞其为“女中之尧舜”)

所以,乾隆对母亲感情很深,也非常孝顺。他专门修建寿康宫,作为母亲的养老之所;每逢出巡游玩,必带母亲同行;他很重视母亲的生日,亲手做礼物以示孝心;至于隔三差五的请安问好更是不在话下,真正做到了“常回家看看”。

所以,太后的离去对乾隆打击很大,更何况母亲走得实在太突然了。

乾隆与母亲的母子情深,老太太80大寿61岁的皇帝儿子亲自跳舞助兴

(“六旬帝子八旬母,史策谁曾见此曾。”乾隆在母亲八十寿典上骄傲地说:皇帝六旬太后八旬,史上仅此一对吧!)

并且还在寿典上亲自为母亲跳舞让母亲高兴(当时的乾隆已经61岁了)

乾隆与母亲的母子情深,老太太80大寿61岁的皇帝儿子亲自跳舞助兴

崇庆皇太后的身体一直非常好。去世前一年,老太太八十五岁,乾隆还陪着去了趟山东,又到承德住了四个月,期间爬个山登个塔完全没有问题。

转过年来,又是正月初二,母子俩照例在紫禁城重华宫吃团圆饭,乾隆夸赞母亲堪比住在瑶池的西王母:

乾隆与母亲的母子情深,老太太80大寿61岁的皇帝儿子亲自跳舞助兴

正月初九,两人又在圆明园吃了顿饭,现场五世同堂,已极天伦之乐。乾隆看母亲气色甚佳,心里盘算着该如何安排九十寿诞典礼。

谁知几天后,太后突感不适,病情急转直下,到正月二十三竟然就去世了!

母亲去世后,六十七岁的乾隆皇帝在慈宁宫花园内的含清斋守丧,穿素衣,睡草席,水米不进,痛哭不止。

崇庆皇太后的谥号被定为“孝圣慈宣康惠敦和敬天光圣宪皇后”,简称“孝圣宪皇后”。

“孝”字是惯例,皇后的谥号里都有,“宪”字取自雍正的谥号,而“圣”字是乾隆皇帝钦定的,代表了儿子对母亲一生的最高评价。

乾隆与母亲的母子情深,老太太80大寿61岁的皇帝儿子亲自跳舞助兴

(“西望难堪处,寿康锁寂寥。”当年除夕夜,乾隆皇帝听着连绵不断的爆竹声,想起空无一人的寿康宫,备感寂寥)

母亲对儿子又是什么评价呢?

太后的遗言是这样说的:皇帝秉性仁孝,举天下之力养我一人(以天下养),已然做到极致。我今年八十六岁,被赡养四十二年,屡受徽号,三举寿典,五世同堂,史上罕见!纵然人寿将到尽头(今予福寿考终),我又有什么遗憾呢(夫复何憾)!

乾隆与母亲的母子情深,老太太80大寿61岁的皇帝儿子亲自跳舞助兴

(皇太后八十寿典上的母子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