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錯誤邏輯:創業爲了錢,沒錢不創業

創業錯誤邏輯:創業為了錢,沒錢不創業


我接觸很多的創業者,尤其是一些上班不如意,辭職準備創業的小夥伴,大家都有一些錯誤的認知,我今天拿出一些大家都比較認同的觀點來剖析下,到底對不對?

第一, 創業是為了錢,如果有錢,我不創業

大家認同這個觀點嗎? 我想很多上班族,工作不順,收入不高,壓力很大的時候,就會產生:老子不伺候你了,老子創業去,然後看一些創業勵志故事,就開始找項目。

當然,找項目的關鍵點, 就是看,短期,賺不賺錢,能不能一夜暴富。於是打開朋友圈,看看有沒有資訊, 百度搜索 想創業,有什麼賺錢項目。

於是乎, 百度上釣魚的多了,為了釣到這些思想的人,出現了關鍵詞競價SEO,關鍵詞創業最賺錢的項目,什麼不投資,月賺百萬,事實真的這樣嗎?當然不是,這是迎合這樣思想的人,為這群人挖的坑。

我認為這樣思想的人,不是為了創業,是為了一口氣,賭氣想要給人看,“老子不是小人物,隨便幹票大的,都是大富豪。有的是錢。”其實做的事,不是業,是富。

創業不是創富,創富是為了短期生活有提升,創業一定是有自己的規劃,盲目創業,等於耗時自殺。

這樣思想的人,其實打工也不一定會有多大的成績,因為好高騖遠,缺乏必要的自我認識,自己如果知道自己擅長什麼,就不會盲目的去選項目,而是依照自身的資源去選擇最優方式開始第一步,最短距離的創富。

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真正的創業者,要看他的創富項目成功後,他的行為,我見過一個通過倒賣手工燈籠賺到500萬的年輕人,在成功後,他做了三件事,讓我驚愕不已。

一,買了一輛寶馬無系,天天開車找朋友喝酒吃飯,業務都給副總經理管理;

二, 和結婚五年的妻子離婚,不久後,又找了一個年級小10歲的女人,還讓女人做秘書管理公司

三,僱傭自己的好哥們,親戚小舅子等作為公司的人,對外原因,門檻低,容易被外人學了去,用自己人,安全。

他是有點錢了, 不繼續把富變成業,而是沉迷富了後的爽感,開始嘚瑟起來。 結果,我想不說也知道, 沒出一年,公司垮了, 親戚黑裡面的錢,客戶也被業務人員帶到了競爭對手哪裡,沒有穩定了客戶,年輕老婆也不跟他了,天天吵架,不得已又離了。

這跟電影一樣的情節,就活生生的出現在現實裡。

這件事,大家怎麼看? 我想很多人,會說,有錢就嘚瑟了,活該!

其實確實活該,我們深入剖析,很大一部分創業者,也許都會有這個情景再上演。有錢後,和沒錢時,狀態和心態都是不一樣的。

第二,沒錢不創業,創業都是有錢人乾的,處處有要花錢

這也是一類人的常見思維邏輯,過高了提升錢的價值,而忽略了人力,智力,需求等條件的價值,認為只有錢,才能幹事,而其他都不能低過錢的重量。

我給這類思維邏輯的人,一個正確的路徑,來反推這個結論。

如果你有很多錢,你想實現一個想法,是不是要找能夠給你實現的人,去做,花錢給他們? 這叫投資, 那投資是情懷嗎? 當然不是,投資是在有人做事,我出錢這個元素,參與其中,分羹的事。

你想成為投資人,不參與企業運營嗎? 我想你如果沒錢,完全不會讓自己成為投資人,對嗎? 因為你沒有這個元素啊?

再看其他元素,人力,智力,機會,你佔哪一樣? 你懂一門技術嗎? 技術可以是可以成為別人系統的一部分,而間接成為創業者。

你如果沒有技術, 你有經驗嗎? 就這就是智力因素, 你在一個行業工作5到8年,經驗就是智力投資,在做事來說, 比錢更有保障。錢是用來開拓和招募用的,你用經驗解決了招募問題,是不是可以成為創業者的一部分了?

你說我,想獨立創業,這就是偽命題,創業和創富是不同的概念,誰家打江山,是一個人 不是一群人? 創富,你可以通過個人實現,創業絕對不可能。

我們作為創業者,第一就是不要懼怕錢的問題,資金是一個元素,只是未必你要佔據這個元素,找到有這個元素的人,組成團隊,就可以了。

有錢人也創業,那種創業屬於花費流,也就是買最高級的元素,實現高起點創業,不過大多數都是失敗告終,因為錢多,未必是好事,就好像,你很有錢,你周圍未必都是精英陪伴你,有可能都是跪舔者的恭維和公司政治鬥爭。

我認為,你沒錢的時候,要抓緊時間去湊其他元素,自己佔據其中一個元素,這樣,組合起來,錢到是最容易來的。社會是個大資源池,你作為創業者,千萬不要進入井底看問題,你的地區,沒有看好你的人,不一定別的地區沒有,你的項目,自己看得好,不一定別人看的不好。

找到認可你的人, 優化你的項目,接觸更多元素,你創業不成功都難。

今天的分享希望對大多數創業者有幫助,尤其是迷茫的創業新人。

歡迎關注“農村百家快訊”,讓農村生活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