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很有趣儿(连载70)——大宋三百年的沧桑和繁华


宋朝很有趣儿(连载70)

——大宋三百年的沧桑和繁华

全文1302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01

【第三十七章 成都!成都!】

乾德元年(公元963年),赵匡胤以假途灭虢之计,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迅速搞定了南平、武平两个地方割据政权。

消息传来,后蜀国内一片恐慌。

孟昶召集手下一帮大臣商议对策。

宰相李昊建议向宋朝示好,纳币朝贡,尽快建立外交关系,和平共处,或可保全蜀国。

国防部长(枢密使)王昭远同志表示坚决坚定以及坚毅地反对,强调蜀国易守难攻,兵强马壮,不可示弱。

孟昶一看王昭远讲话了,马上转向,表示坚决坚定以及坚毅地支持王部长,于是,与宋朝建交的事宜就此搁浅。

宋朝很有趣儿(连载70)——大宋三百年的沧桑和繁华

02

【后蜀“诸葛亮”】

王昭远这个人比较有特点,值得我们重点推介一下。

此人是孟昶的书童,自小就伺候孟昶,是孟少爷光着屁股长大的发小,两人关系好得一塌糊涂。

而对于孟昶来说,关系好就是他提拔官员的首要标准,

所以,孟昶当了皇帝之后,便马上亲手提拔了一大批关系好的饭桶、白痴、低能儿。

而王昭远同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子曾经曰过:“人贵有自知之明。”

而这位王同学不但没有自知之明,反而自以为“明”——自己把自己当成了诸葛孔明。

作为诸葛亮的忠实粉丝,王同学也是有样学样,经常拿着几本破兵书,摇头晃脑地到处显摆,处处以诸葛亮自诩。

其实,这种山寨版的诸葛亮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倒也不足为奇,没几个人会把他当真。

宋朝很有趣儿(连载70)——大宋三百年的沧桑和繁华

03

可要命的是,有一个人把他当了真。

这个人就是孟昶。

孟少爷和王同学是穿着一条裤子长大的,王同学说自己是“诸葛亮”,孟少爷就真的信了。

不但信了,还把权高位重的枢密使一职交给了王昭远。

这下麻烦大了。

山南西道节度判官张廷伟同志知道王昭远素有伟大“抱负”,于是趁机拍马屁:“老大,您身居高位,却一直未立过战功,怎么能服众呢?倒不如派出使者出使太原,联络汉主(北汉),我们南北夹击,使宋朝首尾不能相顾,一定能拿下曾经丢失的秦、凤、成、阶四州之地。”

这位山寨版的诸葛亮同志听完属下的这一番“高论”之后,居然大喜,自我感觉良好的王部长立刻向孟昶进言,要求依计而行。

孟少爷此时对这位王孔明已经达到了迷信的程度,自然是言听计从。

于是立刻派出使臣携带蜡丸密书前往太原搞串联。

不过,让王昭远没有想到的是,除了有他这个山寨版诸葛亮之外,又冒出来一个山寨版的张松。

这位“张松”就是此次出使太原的使者之一——赵彦韬。

对于二世祖孟昶已经完全丧失信心的赵彦韬同志,在关键的时刻,坚决坚定以及坚毅地选择了弃暗投明,半路开溜,直奔开封,将密信直接投递到了赵匡胤的手里。

赵匡胤接信之后大喜:吾西讨有名矣!

宋朝很有趣儿(连载70)——大宋三百年的沧桑和繁华

04

其实,早在吞并荆湖地区之后,赵匡胤就一直在做攻伐后蜀的准备。

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四月,距大宋刚刚收复荆湖之地仅仅一个月,赵匡胤就调任治军严谨的陕西华县警备区司令(华州团练使)张晖为陕西凤县警备区司令(凤州团练使)兼西路军督察(西面行营巡检壕寨使)。

张晖上任后立即开展大规模的情报工作,侦察川陕交接之地的险关要隘,了解宋蜀两国边境情况,并秘密上呈了攻伐后蜀的具体军事计划。

不久,赵匡胤又命人在开封城郊凿池引入蔡河水,建立水军训练基地,并派河南三门峡军分区司令宋延渥(镇国军节度使)负责训练水军。

这边,猫正琢磨着怎么把耗子玩死呢,那边,耗子却打起了猫的主意。

现在收到赵彦韬的密信,赵匡胤不禁喜出望外——终于师出有名了。

宋朝很有趣儿(连载70)——大宋三百年的沧桑和繁华

本文节选自本人(月润江南)长篇历史小说《大宋很有趣儿》,每天连载,欢迎关注!

每天三分钟,轻松读历史!

欢迎关注,给你有料、有趣、有意思的历史!

纯历史|新解读|很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