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央行数字货币最新进展:央行法定数字货币或即将到来


趋势|央行数字货币最新进展:央行法定数字货币或即将到来


近期,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与深圳、南京等地合作布局科创中心,此前有报道称深圳市政府对外表示,深圳有望成为率先试水法定数字货币的城市。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人民银行在2017年公开了32项数字货币专利后,2018年再度公开14项专利,其中包括数字货币的开通方法与系统;数字货币兑换方法和系统;数字货币钱包的登录方法、终端和系统;数字货币钱包注销等方法和系统;基于数字货币钱包查询关联账户的方法和系统等。人民银行自2016年初,就开始探讨发行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的方法和可行性。从目前的专利申请情况可以看到,其专利已经涵盖了数字货币的存储、交易,以及交易跟踪查询的整个流通、监管链条。结合多地科创中心的建设,可以说人民银行已经完成了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所需的技术和基础设施布局工作

,那么离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还会远吗?需要注意的是央行法定数字货币,是将现有人民币数字化,而不是发行一种独立于法定货币外的数字货币。

央行数字货币CBDC会基于区块链吗?


众所周知,我国的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早已挂牌,而我国法定数字货币,CBDC这个名字也渐渐传开,但对于其技术轮廓,大众却一直很少能接触到。今年8月,研究所现任所长姚前在美国的演讲,才让“双层框架”的CBDC渐渐清晰起来。

不过,在演讲中,这个“双层框架”设计会不会用到区块链,却没有清晰的答案透露给外界。而今天,9月3日,央行直属单位金融时报刊发了一篇文章,首次回答了这个问题,文章表示央行数字货币正在稳步推进中,但对于是否会使用区块链技术,表示虽然有分歧,但是是有可行化建议的。


趋势|央行数字货币最新进展:央行法定数字货币或即将到来


以下是该文章《区块链技术与央行数字货币需求的分歧和应对》原文,说得非常在理,绝对比大部分区块链行业内的人更懂区块链,请细看(双层框架在以下文章内被称作双圈体系):

目前,追求零售支付系统方便性、快捷性、低成本、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的央行数字货币整体进程已在稳步推进中。已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区块链技术,具有点对点交易、分布式记账、区块信息广播等技术特性,能够有效提升交易的效率性和经济性,无疑是央行数字货币技术基础的热门备选。然而,由扁平网络孕育而生的区块链技术,本质上追求数据编织的自由交易理念,与央行对数字货币的需求有一定契合的同时更有诸多分歧,需要审慎考虑并设法弥合。

区块链技术与央行数字货币需求的分歧


01

区块链去中心化与央行数字货币

顶层结构的分歧


将交易信息尽可能多地在平行节点网络中达成共识并广播扩散,从而推进由部分或全体网络成员共同承担中心职责,逐渐模糊甚至取代交易中心的作用,实现同质节点和均衡重心,降低系统整体信任成本的同时增强数据的健壮性和透明性,这种设计理念即区块链去中心化。央行数字货币要求在通过新技术实现交易优化的同时,其作为国家法定货币的本质属性不能有丝毫动摇。因此,央行作为国家法定货币的存续基础——国家权力背书的直接代理与实际执行部门,在货币存流量管理、货币政策制定与传导等关键环节的核心地位也必须坚持,在区块链体系中应享有凌驾于其他节点之上的最高权限和宏观调控能力,这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设计理念背道而驰。

02

区块链私钥依赖性与央行数字货币

受众群体普适性的分歧


非对称加密体系是区块链技术的密码学基础,借助HASH函数自变量与因变量增量非线性相关性,配合RSA、D-H、椭圆曲线等加密问题公钥和私钥不能互解的重要事实,实现非信任公开网络环境中的交易安全。在此体系中,HASH明文、数字签名和公钥作为公共信息为全网共享,只有私钥才是持币者主张对交易信息所有权的唯一倚仗,也只有通过私钥加密并发起的有效交易区块才能得到全网共识,这决定了区块链交易只认私钥不认人的内生约束;与此同时,因为加挂到区块链末尾的有效交易区块已经在全网共识圈完成了分布式记账,所以对其进行统一回滚和修正非常困难,进而导致私钥一旦发生丢失、窃取和滥用等情况,区块链本身既难以确认后果,更不能弥补损失。综上所述,区块链技术对私钥有根深蒂固的依赖性。央行数字货币的持币者是广大新事物接受能力迥异的普通民众,他们需要使用门槛较低的法定货币,尤其需要能够包容他们的种种疏忽且能够快速应对、定损追偿的法定货币。私钥在区块链中的独特位置对他们的方便安全使用将是沉重的负担。


趋势|央行数字货币最新进展:央行法定数字货币或即将到来



03

区块链交易可知性与央行数字货币

保密要求的分歧


区块链技术以主链唯一的交易记录代替节点各自的余额记录来进行交易可行性判断。在交易发生时,共识圈回溯主链的相关交易记录,进行汇总轧差并判断合理性,这是区块链技术分布式数据库的基本共识机制,意味着代币类产品的全息信息对共识圈成员都是可知的。这对央行数字货币来说既是非常重要的利好,也是需要谨慎处理的隐患。利好方面正如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之前描述的,在掌握央行数字货币全息信息的基础上,央行可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探知经济个体行为,从微观把握宏观,提高宏观审慎监管效率,有效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隐患方面则是区块链的机制要求这部分信息必须由共识圈的所有节点共同接触而非央行独占,进一步考虑到央行数字货币必然会要求使用者的地址实名认证,那么这部分信息不仅是一段时间内国民经济活动的微观账,更是持币者个人收付行为的明细账,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一旦泄密不但意味着国民经济运行动态的关键数据对外暴露,更能够引发广大持币者对个人隐私曝露的敏感和担忧。央行必须确保包含自己在内的共识圈成员对其安全储存、合理应用、严格保密。

想必懂行的人心里应该相当清晰了,看起来,CBDC应用双圈体系联盟链的可能性很大。我国央行数字货币作为一个重大工程,牵动着所有行内行外人的心!


趋势|央行数字货币最新进展:央行法定数字货币或即将到来


贴外小知识

牛顿区块链

知识干货每日精选 碎片时间更有价值

今日科普

HODL - Hold On for Dear Life,坚决持有不卖。这个词源自2013年bitcointalk论坛上的一篇帖子,作者是GameKyuubi。在帖子里,他把英文单词Hold“持有”错拼为Hodl,并声称在熊市中,唯一出售比特币的人是那些极专业的投资者或者新韭菜。而对于其他人来说'HODL'才是最明智的策略。后来这个错误的拼写演变为- Hold On for Dear Life,并随着这篇帖子的火爆迅速流行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