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詩詞鑑賞之五—採桑子·重陽(持續更新中,敬請關注)

採桑子

重 陽

一九二九個十月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毛澤東詩詞鑑賞之五—採桑子·重陽(持續更新中,敬請關注)

【賞析】

重陽是傳統的登高賞菊的節日,但凡作詩文詠重陽,大的離不了登高、賞菊、吟秋的內容,毛澤東同志這首詞也不例外。

即景抒情之作要見出胸襟、要有哲理意味方成高格。此詞在未及寫景抒情之前便橫空落下"人生易老天難老"這樣的一句帶有大徹大悟意味的警句。可以想見這是詩人彼時彼地登高望遠所生的感嘆,但出得如此突兀、凌厲,真有當頭棒喝之感,亦使得接下來的"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八個字平添一股渺遠蒼涼之氣——以天觀之,天行健,滄桑是正道,"歲歲重陽"正是對"天難老",即自然之永怛的確證;以人觀之,則生也有涯,過去、未來都融入現在的回憶與期待中。"今又重陽"表明了"人生易老",即現實生活中不停頓的流逝變滅;但一個"又"字也意味著人畢竟能從流逝中尋到那生生不已永恆存在的自然蹤跡。詞人深得此理,所以他全然沒有"木猶如此"式的傷感,卻能以欣喜爽朗的心境賞味一年一度盛開的秋菊。

歷來文人詠菊有文人的意趣,多尚淡遠高雅的韻致;武人則有武人的賞味,如唐代黃巢《不第後賦菊》詩"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之句,雄心勃勃鋒芒畢露。戎馬倥傯的毛澤東同志所見的自然是"戰地黃花"但全詞僅"戰地"二字透出一點當時環境的消息,亦無渲染的筆墨,比起黃巢劍拔弩張的詩句來,要自由灑脫得多了。詩人之所以不作劍拔弩張之筆,實在是基於他寬廣闊大的胸襟。身在兩軍之際而心寄八荒之表,立足於宇宙人生的高度俯瞰一時一地的現實,下筆自然豁達疏宕。寫菊只一"香"字點出來,未可說形象生動,然而卻明快利落。下片隨即宕開,轉向漫天秋色的壯闊景象中,使詞意更遞進一層。

自古吟秋多淒涼寂寞之慨,但毛澤東同志的詞句則否,在對秋天肅殺景色的描寫中充滿了亳放樂觀之情,全然是一曲對掃蕩一切、更新一切的革命暴力有頌歌。不必去穿鑿附會具體的思想內容,聯繫上下片便可揣測到,詩人的意識深處正是從天道——自然與社會規律的高度領悟了那摧毀現實之力的偉大。勁風和嚴霜降在任何具體的生命機體上都可能是痛苦和災難,然而放眼"寥廓滿天",居於宇宙人生高度,便成為一種壯美——它意味著新生:冬天就要到了,春天還會遠嗎?偉人自有一般人難以企及處,毛澤東同志一生的精神氣質都貫穿著這樣一種超越個體與現實的歷史巨人氣度。這首詞作篇幅短小,形象描繪簡略,其主旨也非闡發哲理,然而就在信筆揮灑的寫景抒情中有意無意地折射出詩人獨特的精神氣質和思想境界,這正是其魅力所在。

(高小康)

毛澤東詩詞鑑賞之五—採桑子·重陽(持續更新中,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