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與李世民的黃昏戀是怎麼回事?徐惠在後宮中的地位如何?

唐朝是一個星光熠熠的詩歌王國,誕生了多位世界級詩人和文化名人,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而即使是政治巨頭或後宮嬪妃,也不乏詩界大腕。比如李世民、武則天,都是當時頗有文名的詩人,李世民在大名鼎鼎的《全唐詩》留下88首詩,武則天也不弱,留下了58首,而有人能在那裡佔一兩個位子基本上已經是能皇帝李世民發生“黃昏戀”的天才少女徐惠了。


徐惠與李世民的黃昏戀是怎麼回事?徐惠在後宮中的地位如何?


被後世譽為“桂花花神”的徐惠之所以得到李世民的青睞,除了是李世民十分喜愛的知識型美貌女性,正如她的詩歌所表:“柳葉眉間發,桃花臉上生”,很美麗的那種;最重要的是她酷似李世民的偉大皇后長長孫皇后的超級“克隆胚胎”,不僅形似,連性格、才情以及痴情程度都與長孫皇后可有一拼。

相傳就是她八歲時隨便應付當大官的父親的考功而仿屈原《離騷》體急就之詩,信手拈來還辭致清麗、意蘊深刻,八歲孩童正是玩性十足的時候,居然能煞有介事地質問千年不世出的大詩人說,你品格那麼高潔,為什麼要自己獨自殉國呢?據說此詩為中國現存最早的女童詩,既預示了小惠以後會憂國憂民,還一言成讖,預示了深陷於對李世民的忘年“父女戀”中不能自拔的徐惠最後以殉情完成烈女蛻變的結局。總之,這詩讓她父親驚得合不攏嘴。

關於徐惠的才情,《幼學瓊林》曾評曰:“曹大家續完漢帙,徐惠妃援筆成文”,就直接說到了她的敏捷才思。徐惠出身南朝名門望族,即使是父親徐孝德也是唐朝刺史級封疆大吏,可謂是“根紅苗正”。她有一首收錄於《全唐詩》的《擬小山篇》:“仰幽巖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想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

這個出生才五個月就能言四歲就通《四書》、《五經》,八歲更是能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遲了就沒有激情了。然後他們夫妻唱和,她也確實是給李世民以很多塵世的歡樂,亦父亦女的那麼融洽,所以徐惠在李世民那裡也很從容,有恃無恐的樣子,有時皇帝奉召她都可以姍姍來遲,讓皇帝慾火焚身空等,架子大過如今的一線女星。

朝來臨鏡臺,妝罷暫徘徊。千金始一笑,一召詎能來。

原來是老夫少妻玩的甜蜜情感文學小遊戲,居然還憑此殺入了洛陽紙貴的《全唐詩》,簡直就是行運行到腳趾尾的那種,你不要羨慕那麼多了,人家本來就是一對人見人妒的神仙眷侶,哪能和我們凡夫俗子相比,不然的話也不會在她身上演繹那種標準的“紅顏薄命”的動人故事了。

於是早已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以死相聚,最後成功演繹慢性自殺,不吃飯不服藥,24歲的花樣年華終於以最華麗的烈女式殉情實現了人生最華麗的轉身,完成了千古化蝶追隨夫婿的壯舉,浪漫得讓人掉淚。

徐惠是《舊唐書·后妃列傳》中唯二單獨成傳的唐太宗后妃之一,可見其地位並不一般。那麼徐惠在唐太宗的後宮中究竟擁有怎樣一個地位,在唐太宗的心目中,徐惠又是怎樣的一個存在?而讓唐高宗?

根據史書的記載,徐惠於貞觀十一年入宮,被冊為正五品的才人。又因“其所屬文,揮翰立成,詞華綺贍”,不久便升為了正三品的婕妤,其父徐孝德也因此升了一級官,由從六品下的將作監丞被升為從六品上的禮部員外郎。繼婕妤之後,徐惠又被晉為正二品九嬪中的第八級充容,這便是她在貞觀一朝的最高封號了。

眾所周知,李治與晉陽公主自幼是被唐太宗親自撫養長大的,特別是李治,直到被立為太子,唐太宗仍捨不得讓他搬出自己的寢殿住到東宮去。所以即便是貞觀十八年劉洎上疏,懇求讓太子搬回東宮居住,唐太宗也不過是令其與岑文本馬周等人“遞日往東宮,與皇太子談論”,卻絕口不談讓李治搬離自己寢宮的事。一直到貞觀二十年褚遂良再次上疏,唐太宗這才讓李治每個月一半的時間住到東宮去。若是徐惠真的到了能夠常伴君王側的程度,唐太宗又怎麼會如此捨不得已經成年甚至都已當父親的愛子離開自己的身邊呢?更何況如果徐惠真的與唐太宗的關係親密無間到了一定程度,那麼能夠在唐太宗發怒時為大臣們徐徐辯解的,能夠讓朝中大臣多蒙其惠的,就不會是晉陽公主而應當是徐充容了。

不過充容雖然位列九嬪,但僅為九嬪中的倒數第二級,只比最末一位的充媛高一級,也就說仍只算是個下嬪。想想貞觀二年的時候,唐太宗聽聞鄭仁基的女兒“容色絕姝”便要聘為充華(即充媛),而李治與晉陽公主的事情中便能略窺一二。

再看那篇讓徐惠名垂青史的《諫太宗息兵罷役疏》,這篇文章的出現,標誌著徐惠已經達到了其一生中最為巔峰的時刻,因為無論是從文章的立論還是辭藻的修飾來看,能夠出自一後宮嬪妃之手實非易事,更何況這篇上疏也是繼晉武帝的左貴嬪獻誄賦頌、宋孝武帝時韓蘭英獻《中興賦》、陳後主的沈皇后“數上書諫爭”後有唐以來的後宮第一人。所以無論是《舊唐書》還是《新唐書》,都不厭其煩地在徐惠的列傳中收錄了這篇諫言,然而此文讀罷之餘又不禁令人為之嘆息,這不僅僅是因為徐惠的諫言並未取得任何效果,更是因為從這篇諫疏中所得出的結論。

唐太宗的後宮中,能夠大膽諫言的只有長孫皇后與徐惠二人,然而此時此刻看來,這二人又是有著極為明顯的差距。長孫皇后的娓娓道來在徐惠這裡變成了駢散相間的工整;長孫皇后的言簡意賅演變成了徐惠的魏徵一樣直言進諫,卻偏偏選擇了同房玄齡那樣上表談論。房玄齡是因為病重無法面見皇帝才上表的,那麼徐惠又是因為什麼原因才選擇了上表而不是直接面聖進言?

所以徐惠此舉一出,除非她是意在表現自己的才華,否則這樣的一篇諫表只會讓人覺得除了展現文采外,更多的是中規中矩。而徐惠的勸諫也並不如長孫皇后那樣李賢的侍讀,徐惠的妹妹徐氏同樣因為才名出眾被李治召進宮,封為正三品的婕妤。

縱觀徐惠在唐太宗後宮中的境遇,可以得出的結論便是:對比唐太宗後宮中其他只因生子而被記載了一筆的嬪妃,相對而言擁有更多事蹟的徐惠自然算是比較有存在感的;但即便不和寵傾後宮的武惠妃,禮數實同皇后的楊貴妃,嬖倖專房的獨孤貴妃這些頂級寵妃相比,徐惠的“得寵”仍舊十分有限。畢竟徐惠在唐太宗的後宮十多年,受封的最高封號充容也僅列九嬪中的倒數第二級,而徐家除了徐孝德因為女兒文采斐然被升了一級官外,並沒有因為徐惠的進宮得到任何好處。直到徐惠在唐太宗逝世一年後主動殉葬了,徐惠本人及徐家的待遇這才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賦得北方有佳人

【原文】

由來稱獨立,本自號傾城。

柳葉眉間發,桃花臉上生。

腕搖金釧響,步轉玉環鳴。

纖腰宜寶襪,紅衫豔織成。

懸知一顧重,別覺舞腰輕。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她向來有獨來獨往的名聲,自認有傾國傾城的容貌。

修長的眉毛宛如柳葉,豔麗的面容好似盛開的桃花。

金釧隨著手腕的搖動發出響動,腰間的玉環因為舞步轉換而發出鳴聲。

彩色的腰帶與纖細的腰肢相得益彰,紅色的衣衫襯著華麗的織成更加鮮豔。

料想到(觀舞者)的知遇之恩有多麼重要,更覺得自己舞動的腰肢分外輕盈。

註釋

賦得:凡摘取古人成句為詩題,題首多冠以“賦得”二字。

號:宣稱,宣揚。

傾城:舊以形容女子極其美麗。

柳葉:柳樹的葉子。多用以形容女子細長之眉。

金釧:舞女手臂上的配飾。

寶襪:即腰彩。古代女子束於腰間的綵帶。

織成:名貴的絲織品。

一顧:《戰國策·燕策二》有經 伯樂 一顧而馬價十倍之說。後以“一顧”喻受人引舉稱揚或提攜知遇。


徐惠與李世民的黃昏戀是怎麼回事?徐惠在後宮中的地位如何?


【作品鑑賞】

《賦得北方有佳人》此詩以華麗的辭藻和鋪陳的筆法,描寫了一位絕代佳人曼妙的舞姿和遺世獨立的形象

從題目中的“賦得”二字可以看出,《賦得北方有佳人》是一首命題詩歌,詩題來自漢武帝時期李延年的名作:“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既為限題擬古詩作,詩人創作就要受原詩題材內容和形式的限制。而徐惠的這首五言古詩,既保留了原詩那位佳人身上美麗且獨立的特點,又有所創新。她另闢蹊徑,使用鋪陳手法,多角度描摹人物,使得筆下這位“佳人”形象鮮活,極富動感。

首句“由來稱獨立,本自號傾城”,脫胎於李延年的“絕世而獨立”,但作者的筆墨並沒有放在"絕世",而是放在了“獨立”上,雖然仍未脫六朝宮體浮豔詩風,但這“獨立”二字,卻體現出女主人公精神上的高潔,將一位極富才情看,舞姿翩然的佳人遺世獨立,孤芳自賞的形象表現出來,使得全篇境界大轉。

接下去的三句,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極盡筆墨描寫了佳人的容顏、服飾、腰身和舞姿之美。這位佳人,眉如柳葉,面如桃花,腕有金釧搖響,腳上玉環轉鳴。她身著紅色紗衫,配有豔麗華美的腰巾,舞姿輕盈,步態嫵媚,真真一唐人玉女笑容可掬的彩塑像,全無漢家風儀。


徐惠與李世民的黃昏戀是怎麼回事?徐惠在後宮中的地位如何?


《賦得北方有佳人》全詩全方位,多角度的描寫了佳人的氣質,外貌和儀態

更加難得的是,《賦得北方有佳人》不但全方位,多角度,有聲有色的描寫了佳人的氣質,外貌和儀態,還在末尾一句寫出了她的心理活動。“懸知一顧重,別覺舞腰輕”,因為君王的看重而覺得舞動的腰身更加輕盈,顯然注入了作者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是在表達自己對君王知遇之恩的感激。雖然是在寫其他女子,但又何嘗不是作為妃嬪的徐惠本人性格和境遇的寫照?故而,這首《賦得北方有佳人》,文面上是述李夫人獨立傾城之美,實則也有顧影自憐之意,全可作作者的自畫像來讀。

對比徐惠這首《賦得北方有佳人》和李延年的原詩,雖同寫北方之佳人,但李詩篇幅短,通過描寫觀者被佳人“一顧”,“二顧”後的反應來襯托佳人容貌舞姿之美,簡潔樸素、接近口語;徐詩則篇幅稍長,華美流暢,注重藻飾;李詩側面描寫含蓄,給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間;徐詩正面描寫鋪陳揚厲,細膩真實,形象性更強。明朝文學評論家鍾惺雖然認為“臉上生”三字“落惡道矣”,卻又認為“‘眉間發’尚雅,‘搖’字、‘轉’字妙在有風度,‘宜’字,‘豔’字則有衿惜意矣” 。可見徐惠此詩雖帶有六朝詩雕琢藻飾,浮豔綺麗的痕跡,卻已有所雅正,正如清朝人陸昶所評論的那樣:“其詞風度端雅,善自矜惜,不失為宮妃體制。”

【名家點評】

明代.鍾惺:“眉間發”尚雅。“臉上生”則落惡道矣!長孫後詩:"井上新桃偷面色,簷邊嫩柳學身輕",同一用桃柳,何等情豔,可見詩貴深細。“搖”字,“轉”字,妙在有風度。“宜”字,"豔"字,則有衿惜意矣”。(《名媛詩歸》)

徐惠

徐惠與李世民的黃昏戀是怎麼回事?徐惠在後宮中的地位如何?


徐惠(公元627年―公元650年),湖州長城人(今長興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嬪。生於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年少時便才華出眾。唐太宗聽說後,將她納為才人。後被封為婕妤,接著又升為充容。貞觀末年,唐太宗頻起征伐、廣修宮殿。徐惠上疏極諫,剖析常年征伐、大興土木之害。唐太宗認可了她的看法並對她厚加賞賜。

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駕崩,徐惠哀慕成疾,不肯服藥,又作七言詩和連珠以示愛慕。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病逝,年僅二十四,被追封賢妃,陪葬昭陵石室。


徐惠與李世民的黃昏戀是怎麼回事?徐惠在後宮中的地位如何?


  • 中文名
  • 徐惠
  • 國 籍
  • 中國(唐朝)
  • 民 族
  • 漢族
  • 出生日期
  • 公元627年
  • 逝世日期
  • 公元650年
  • 職 業
  • 詩人,嬪妃
  • 代表作品
  • 《諫太宗息兵罷役疏》、《進太宗》
  • 祖 籍
  • 浙江長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