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杀父、弑兄、欺母、奸嫂,这些令人不齿的行为,是真的吗?

隋炀帝杨广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暴君,隋朝二世而亡也是因为他的倒行逆施,今天我们不说隋炀帝的功过得失。而是对隋炀帝这个人的人品做一个分析,杀父、弑兄、欺母、奸嫂这些贴在隋炀帝身上的标签,到底哪些是真的?

隋炀帝杀父、弑兄、欺母、奸嫂,这些令人不齿的行为,是真的吗?

​因为隋史是唐代人魏征等人修著的,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说:自太史公以后,中国史书便成为帝王将相的家史学。自司马迁之后的史官,都开始忌讳本朝的君王。违背了史官刚正不阿,直言不讳的历史设定。而到了唐朝,为了维护李唐王朝的正统性,歌颂李唐王朝推翻隋朝暴政功绩。隋炀帝很多不真实的一面也就被记录了下来。

隋炀帝杀父、弑兄、欺母、奸嫂,这些令人不齿的行为,是真的吗?

杀父应该是假的

隋炀帝根本没必要杀父,早年独孤皇后在世的时候,因为嫡长子杨勇行事率性,不拘小节与隋文帝夫妇一贯严谨的行事风格相冲突,因此杨勇并不受文帝夫妇的喜爱。

独孤皇后和隋文帝伉俪情深。独孤皇后身死之前,隋文帝的后宫常年虚设,后宫只有独孤皇后一人。相对于封建制度中男人三妻四妾,这样的事是很难得的,由此独孤皇后也非常重视大臣和儿子们之间的夫妻感情。但杨勇并不善待太子妃,东宫也没有嫡子,这让重视嫡长、重视世家门阀联姻关系的独孤皇后,跟自己的大儿子杨勇的关系出现了裂痕。而其后太子妃的暴毙,更是让母子之间得裂痕加大。

于是废杨勇,立杨广为太子的事,也就提上了日程。杨广是深得文帝夫妇宠爱的,因为杨广礼贤下士、作风简朴、谦恭谨慎。虽然其妻妾成群,但也只是为了凑人数,杨广对外只跟自己的正妃出入同堂。这让独孤皇后感觉到自己的二儿子很不错,于是独孤皇后和文帝力排众议,杨广便成为了太子。

作为一个储君,隋文帝杨坚百年之后,皇帝之位肯定是杨广的,所以杨广根本没必要杀父。

隋炀帝杀父、弑兄、欺母、奸嫂,这些令人不齿的行为,是真的吗?

弑兄是真的,但杨广被没有残害自己所有的兄弟。

独孤皇后与隋文帝早年曾约定"誓无异生之子”,隋炀帝的九个兄弟姐妹,都是一母同胞。但封建皇权的诱惑又有几个人能说的清呢?

对于杨广帝位威胁最大的就是大哥杨勇,所以他的死亡是注定的。五弟杨谅起兵造反,这就等于是找死。

三弟杨俊是隋炀帝左膀右臂,四弟杨秀虽然被杨广囚禁,不得与妻儿相见。但杨广一直把他带在身边,直至后来隋炀帝杨广被宇文化及所害,杨秀才随之身死。

就善待兄弟来说,杨广比秦二世胡亥、魏武帝曹丕、唐太宗李世民要好的多得多。

隋炀帝杀父、弑兄、欺母、奸嫂,这些令人不齿的行为,是真的吗?

奸嫂是无稽之谈

虽然杨广登基之后沉迷声色,大哥杨勇也被杨广杀害。但是一个作为一个太子,他缺女人吗?他又不是曹操,喜欢人妻,但即便是曹操,估计也不会对自己亲兄弟的老婆有想法。万一同床异梦,被刺杀了怎么办?这种情况下不安的因素太多。

隋炀帝杀父、弑兄、欺母、奸嫂,这些令人不齿的行为,是真的吗?

欺母,是为了给杀父提供一个动机,唐朝人留给后世最大的谎言

话说独孤皇后去世之后,隋文帝伤心不已,并由此患病。

隋炀帝就此开始考虑文帝的身后之事,并向杨素询问一些之后的细节。不巧杨广与杨素的书信被文帝看到了,这等于亲儿子咒老爹死,隋文帝虽然很愤怒。但这也不足以让隋文帝废掉杨广重新立杨勇为帝。毕竟废立太子不是吃饭喝水。

于是就发生了欺母这个捏造的事实,话说独孤皇后死后,隋文帝又找了两个年轻的老伴,陈夫人就是其中之一。杨广对陈夫人的越轨行为,被陈夫人告诉了文帝,文帝这才有了废杨广的想法。隋炀帝在当皇帝之前应该是不好色的,就算他是用装的来博取文帝喜爱。也不至于在文帝快要病逝的这个节骨眼上给自己找事吧?所以我推测这是应该是唐朝人给隋炀帝泼的脏水。

因为隋炀帝欺母,被文帝发现了,杨广为保全自己,所以才命张衡杀了文帝。但若是欺母这件事本来就是假的,隋炀帝需要杀父吗?隋炀帝吃饱了撑的,杀个老子玩一玩?

唐代人:马总在《通历》中记载隋文帝被张衡“血溅屏风”。赵毅在《大业略记》中记载隋文帝被张衡毒死

其后宋代的《资治通鉴》也延续了这些说法

综上所述,隋炀帝虽然是个暴君,但是许多贴在他身上的不实标签,我觉得都应该撕下来。

这些是我的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可能是错的,但看待历史我觉得每个人要有每个人的想法。不能人云亦云,万一真是一桩冤案,我们又该当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