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豐慧:爲什麼說目前沒有一家成功的區塊鏈

再次從區塊鏈的最原始應用說起,再次從《紐約時報》談起。

據說,中本聰就是受到《紐約時報》的啟發,也就是說,中本聰是從《紐約時報》得來的靈感,以此為底層技術,研究出了區塊鏈。到底怎麼回事?

區塊鏈技術的本質,是一種基於密碼學技術、並通過用戶網絡維持運行的數據庫。每當有新信息進入數據庫,就會被存放在一個“區塊”中,這種區塊即可被視為儲存數據的容器。新形成的區塊會與原有區塊相連結,形成一個近似鏈狀結構。這也是“區塊鏈”一詞的由來。

值得注意的是,每個區塊都擁有專屬ID,稱為“散列”(音譯:哈希)。運行前一個區塊散列方能產生新的區塊散列,並通過加密算法將數據儲存在區塊中。這些區塊之間因而存在著一種因果聯繫,任一區塊中的數據遭到篡改,都會對其他區塊的散列產生連帶影響。這種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機制保障了區塊鏈中數據的完整性。

數據鏈技術最初設想很簡單:他們用來永久留存數字文件的創建時間、最後修改時間,便於解決知識產權歸屬等糾紛。他們認為,數字文件時間戳技術需要解決兩個問題:

第一,數據本身需要攜帶時間戳,旁人無法對數據做出微小的、不使人察覺的改變。

第二,時間戳本身無法更改。

一個辦法是存儲在金融機構開設的保險箱服務中,但是交易雙方容易失去隱私,而且金融機構道德風險導致的竊取破壞無法解決。怎麼辦?

區塊鏈技術信任核心在於時間戳。如何才能確保Surety時間戳系統中的永久記錄是值得信任的呢?

密碼學專家Stuart Haber與Scott Stornetta 極富創造性地選擇了《紐約時報》作為公開賬本的替代品。Surety時間戳系統將每週內新產生的封條散列集中在一處,並計算出一個彙總過的散列值,刊載於“失物招領告示”板塊下的一個小廣告中。而這個“固定欄目”,自1995年後始終保持著每週一次的更新頻率。

想想看,《紐約時報》作為當時世界銷量第一的報紙,日發行量可達57萬份——倘若有人蓄意篡改歷史時間戳,或是偽造數據記錄,便意味著“發行一份印刷著假散列的假報紙,並使其閱讀量超過《紐約時報》”,這真可以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

這裡面必須注意57萬份《紐約時報》這個概念。區塊鏈信用機制在於不可改變或無法改變,“不可”與“無法”改變的前提是區塊或公開賬本足夠多,足夠多到海量比如57萬份《紐約時報》,這也才能夠保證“這些區塊之間因存在著一種因果聯繫,任一區塊中的數據遭到篡改,都會對其他區塊的散列產生連帶影響。這種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機制保障了區塊鏈中數據的完整性”機制運行實現的前提。

雖然足夠多、海量區塊或公開賬本至今沒有一個具體數量級要求,但“質”上要求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海量到無法改變,根本不可能改變。

而目前無論是國際還是中國國內的所謂區塊鏈項目打出研發成功的旗號,其他我們暫且不談,僅區塊的海量要求就差的很遠。因此,區塊鏈技術項目,技術開發上要依託IBM等三大平臺,而獲客上依然要依靠綜合和專業性的海量客戶互聯網平臺。

中國國內一些號稱成功開發出區塊鏈項目的企業基本都是忽悠或者噱頭,僅僅海量“區塊或公開賬本”這一項就達不到。一些項目僅僅幾個區塊或者幾十個區塊就宣揚成功開發出了區塊鏈項目,既保證不了不被篡改,也無法確信。

我暫且不談去中心化與分佈式賬本,僅僅全員信用證明這一塊其量級就差十萬八千里。其實,去中心化、分佈式賬本、全員信用證明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

因此,可以說中國國內截至目前所有號稱成功開發出的區塊鏈項目都是假的,都是忽悠,都不是真正的區塊鏈!

投資者還是要多長一個心眼!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