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行業補貼「退坡」,這家巨頭何去何從?

導讀:3200億是什麼概念?如果平分給全體國民,每個人會分得228元;這也是

中國西部一些省份一年的GDP總和;與此同時,它還是國家對於一個行業的補貼總額。

這個行業就是可再生新能源。毫無疑問,國家前些年的大力補貼扶持,是支持新能源行業快速發展起來的動力之一。

作為中國風電行業的巨頭,金風科技在自我奮鬥的同時,也離不開財政的“輸血”支持

如今,風電行業財政退補浪潮來襲,金風科技的未來會怎樣呢?

風電巨頭養成記

金風科技前身是新疆新風科工貿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1998年,是國內成立最早的風電設備研發及製造企業之一。公司最初立足於科研方向,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

2000年,公司整體變更為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現在的金風科技,公司主要從事大型風力發電機組的研究、開發、生產與銷售,業務方向開始從科研轉向市場,實現銷售零的突破。


又一行業補貼“退坡”,這家巨頭何去何從?


2007年12月,金風科技在深交所上市,當年營收、淨利均實現大幅增長。2007年年報顯示,金風科技實現營業收入31.03億元,同比增長102.77%;實現歸母淨利潤6.30億元,同比增長96.98%。

2010年10月,金風科技登陸港交所,實現A+H股同步上市。金風科技2010年業績也相當亮眼,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6億元,同比增長63.86%;實現歸母淨利潤22.9億元,同比增長31.16%。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港股上市當天,金風科技以77億美元的市值超越丹麥的維斯塔斯風力技術公司,一躍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風機制造商

但是,在資本市場春風得意之際,金風科技的業績卻掉鏈子了。2011年年報顯示,金風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28億元,同比下滑27.01%;實現歸屬淨利潤6.07億元,同比下滑73.50%。

更糟糕的是,金風科技2012年業績繼續大幅下滑。2012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3億元,同比下滑11.83%;實現歸屬淨利潤1.53億元,同比下滑74.77%。

併購重組煥新生

業績一年不如一年,金風科技是看在眼裡急在心上,為扭轉業績頹勢操碎了心,而最後選擇的手段是資本市場最常見的併購重組。

實際上,早在登陸港股之際,金風科技已經開始在資本市場跑馬圈地

2010年11月,金風科技通過全資子公司金風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協議方式向協鑫風能裝備控股有限公司收購其持有的協鑫風電(江蘇)有限公司85%的股權和協鑫風電(江蘇)有限公司25%的股權,以及上海國能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的協鑫風電(江蘇)有限公司15%的股權。

協議各方在評估值的基礎上協商確定收購總價款不超過2億元。本次收購完成後,金風投資將持有協鑫江蘇100%的股權和協鑫錫林100%的股權。

金風科技表示,公司看重的是收購標的在風機葉片方面的設計、生產與管理能力,本次收購既能提升公司的研發能力,還可通過內部採購降低成本,進而提升公司收益水平,簡直是多贏之舉。

此後,金風科技併購重組的延伸至海外市場。2011年,為進一步開展海外業務,金風科技特意在香港成立了一家子公司金風國際,公司海外也無從此進入快車道,合作項目在美洲、澳洲遍地開花

在金風科技不斷開疆拓土的同時,公司業績開始回暖。2013年-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23億元、177億元、301億元、264億元、251億元,對應歸屬淨利潤分別為4.28億元、18.3億元、28.5億元、30.0億元、30.5億元,公司

淨利潤終於實現持續正增長


又一行業補貼“退坡”,這家巨頭何去何從?


截至2017年底,金風科技待執行訂單9.35GW,中標未簽訂單6.5GW,合計在手訂單15.86GW,刷新歷史最高紀錄。與此同時,公司市場佔有率穩步提升至29%,連續7年國內排名第一。

海外市場忙圈地

在公司業績逐步回暖的同時,金風科技併購重組的步伐並沒有停下,而且接下來的併購標的一個比一個大。

2012年7月,金風科技與歐洲風電開發商VolkswindUSA達成協議,全資收購其位於美國蒙大拿州Musselshell風電場項目,總容量20兆瓦,項目預計2012年底前完工。

2016年5月,金風科技旗下美國全資子公司與美國的新能源企業Renewable Energy Systems Americas Inc.(下稱RES)簽署協議,收購RES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Rattlesnake風電項目。

據悉,Rattlesnake風電項目規劃容量為160MW,將採用64臺金風2.5MW永磁直驅機組,建成後將成為迄今為止金風科技在美國建設的最大風電場。

金風科技的國際化戰略相對順遂,除了在美國拿下多個大型風電項目,金風科技海外併購的觸角還延伸到了澳洲。

2017年5月,金風科技全資子公司金風國際與澳洲大型電力零售商Origin Energy(下稱Origin)簽署協議,收購Origin在澳洲的待建風電項目Stockyard Hill,並與其就該項目簽署長期購電協議。

金風科技以1.1億澳元的價格成功取得Stockyard Hill的股權。據悉,該項目規劃容量約為530MW,建成後將成為迄今澳洲最大的風電場,可以滿足約40萬戶維多利亞州家庭的用電需求。


又一行業補貼“退坡”,這家巨頭何去何從?


澳洲Stockyard Hill風電場

至此,金風科技已在澳洲市場成功開發多個大型風電項目,以及2個風光互補向光伏項目,合計容量已經超過400MW。其中,格倫光伏電場是澳洲首個風光互補項目,被當地政府作為新型能源利用模式的產業標杆項目。

補貼潮水要褪去?

2018年8月,金風科技發佈2018年中報,財務數據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0.30億元,同比上升12.10%;歸屬淨利潤15.30億元,同比上升35.05%,整體表現可圈可點。

但是,今年以來,金風科技的股價走勢並不樂觀。A股盤面上,金風科技股價已經從今年3月份的最高價19.80元,跌跌撞撞走到最低價8.79元,累計跌幅為50.27%


又一行業補貼“退坡”,這家巨頭何去何從?


再看H股盤面,金風科技走勢與A股幾乎一模一樣。2018年以來,股價已經從最高價15.575港元跌至最低價6.400港元,累計跌幅為53.26%。


又一行業補貼“退坡”,這家巨頭何去何從?


除A+H股盤面股價雙跌外,管理層對風電行業的相關政策進行調整,也讓金風科技的未來增加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2018年5月,國家能源局下發《關於2018年度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要求

各省推行競爭方式配置風電項目。也就是說,風電行業要實現市場化競爭,而這必然引起風電行業大洗牌。

可以預見,在馬太效應的作用下,一大批中小型風電企業很可能熬不過行業洗牌期,而最終能夠留下來的大型風電企業則成為市場競爭的受益者,但在過程中也免不了經歷陣痛。

此外,一個更大的政策變動已經漸行漸近,那就是國家下調風電行業財政補貼

近年來,之前以來政府輸血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和光伏發電行業,都經歷了補貼“退坡”的陣痛,風電行業下調財政補貼已是大勢所趨。

而觀察新能源汽車行業及光伏發電行業在補貼“退坡”後的表現發現,這些之前過分依賴政府補貼的行業,在財政“斷奶”後都經歷了行業大洗牌,景氣度也大不如前。

2018年5月31日,光伏發電行業財政退補政策落地。受此衝擊,6月4日開盤,光伏概念股集體遭遇重挫,A股金風科技、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中環股份、東旭藍天、天順風能等跌停,港股福萊特玻璃一度暴跌20%。


又一行業補貼“退坡”,這家巨頭何去何從?


(詳情請看財經銳眼今年6月11日原創文章《一夜入冬,又一“巨嬰”行業倒下了!》)

結語

在今年的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員時璟麗表示,2006年以來,全國用於可再生能源能源補貼資金總額超過3200億元,其中風電享受到補貼的資金超過一半

由此可見,風電行業能夠取得當前的成果,與國家財政補貼的大力扶持息息相關。甚至可以說,國家源源不斷的財政“輸血”,是支持風電行業走到今天的重要動力源泉。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會秘書長秦海巖隨即表態,“一個行業不可能永遠靠補貼生存,一直靠補貼的行業永遠做不大,也走不遠。”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更是給出了基本思路,稱要分類型、分領域、分區域逐步退出補貼,在2020-2022年基本實現風電行業不依賴補貼發展

管理層一系列講話對外釋放的信號已經相當明顯,風電行業下調財政補貼已經板上釘釘。光伏行業財政退補的“5.31新政”,已經讓金風科技跌停收場,倘若風電行業的財政退補政策落地,又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