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发挥“五治”作用

陈一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发挥“五治”作用

10月8日至10日,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在浙江调研加快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时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防范化解基层社会风险矛盾为着力点,以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为抓手,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格局,充分发挥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作用,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陈一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发挥“五治”作用

调研期间,陈一新先后来到诸暨市枫桥镇综治中心和枫源村,温州市鹿城区蝉街、五马街街道,与基层干部、村民和基层社会组织骨干交谈,实地了解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情况,并分别在杭州、诸暨、温州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陈一新对浙江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加快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做法、成效及经验给予充分肯定。

陈一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发挥“五治”作用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陈一新指出,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基层社会面临诸多风险矛盾,基层社会治理面临诸多难题挑战,迫切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途径,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近些年来,各地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方面进行了许多新探索,这其中具有时代意义的是发挥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作用,值得认真总结、系统集成、不断完善提升。

一、发挥政治的统领作用,把基层党建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党建统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大政治优势。要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引导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真正把基层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优势。

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各方协同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制,加强党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领导,统筹基层各种力量资源,形成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合力。

——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和工作机制,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坚持人在哪里、党员在哪里、基层党的建设就推进到哪里,织密基层党组织网络,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要坚持“党建带社建”,建设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群团组织为纽带、各类社会组织为依托的基层群众工作体系,最大限度把群众组织起来,实现从社会人向组织人的转变,围绕基层党组织构建“公共服务圈”、“群众自治圈”、“社会共治圈”。

陈一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发挥“五治”作用

二、发挥自治的基础作用,激发基层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

人民群众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力量源泉,村(居)民自治是基层自治的重要载体。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坚持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让人民群众成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最大受益者、最积极参与者和最终评判者,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

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要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推动建立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型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制,积极探索基层民主自治的新机制新方式新途径,发挥群众自治组织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优势,真正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要注重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自律规范作用,引导城乡基层组织制定完善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各类规则,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规则体系,织密织牢约束社会成员言行举止的规则之网,促进基层群众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要注重发挥基层社会组织的独特作用,引导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同时,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救助困难群众、帮教特殊人群、预防违法犯罪等公益事务,让基层社会组织的微治理释放出大能量。

三、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认真贯彻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坚持把群众路线与法治方式结合起来,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思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要切实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善于运用地方立法权,有针对性地通过立法建章立制,为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具体、明晰、有效的法律依据。

——要切实推进基层法律实施。针对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重大项目,要健全落实依法决策机制,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社会矛盾。针对影响城乡基层社会稳定的重点人员、重点部位、重点领域,要健全立体化、信息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增强基层群众安全感。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司法问题,要深入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落实执法司法便民利民措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要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乡镇、村居律师、公证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站点建设,广泛运用互联网开展法律咨询,让基层群众能够享受到更便捷、更优质的法律服务。要加大法治宣传力度,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深化法律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等基层普法活动,提升基层群众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陈一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发挥“五治”作用陈一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发挥“五治”作用

最近有读者反映在订阅号里“迷路”看不到我们的推送,这都是因为微信又改版啦!小编真的不想失去你们呀~所以特地制作了“设置星标不迷路”小教程,大家动动手指,3步即可设置成功,从此阅读不迷路!

陈一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发挥“五治”作用陈一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发挥“五治”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