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偷钱”事件告诉我们:这就是孩子不听话的原因!

我们印象中的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非常睿智幽默,享誉全球。可你们知道吗?这样一位大文豪,竟然偷拿过教堂募捐的钱。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咱们来看看……

那天,马克·吐温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起初,他觉得牧师说的特别棒,受到感动的他掏出钱来准备捐款。

可是,10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马克·吐温有点不耐烦了,便决定捐点零钱。

又过了十分钟,牧师依然在说。这时的马克·吐温已十分不耐,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

等到牧师演讲结束,向大家募捐时,生气的马克·吐温不仅没有捐钱,还偷偷从盘子里拿了2元钱……

心理学家解释说,这种现象叫做“超限效应”,即: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不听话,自己说了那么多次孩子依然记不住。殊不知,父母的过度唠叨正是导致孩子不听话的原因。这其实也是“超限效应”的体现。

那么,在日常教育中,父母该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避免对孩子唠叨呢?

马克·吐温“偷钱”事件告诉我们:这就是孩子不听话的原因!

马克·吐温“偷钱”事件告诉我们:这就是孩子不听话的原因!

少说、多听、多做

马克·吐温“偷钱”事件告诉我们:这就是孩子不听话的原因!

泰国曾有一则教育小短片:

妈妈们在幼儿园门口等待放学的孩子,当看见满身污渍的孩子走过来时,妈妈们不分青红皂白,立马开启“唠叨”模式——

“你干了什么好事?怎么弄的这么脏!”

“你是不是又胡闹了啊!太不听话了!”

……

“唠叨”结束后,学校的电视上开始播放一个叫“今日好学生”的小视频,主角正是妈妈们的孩子。

原来,孩子们之所以浑身泥巴,是因为他们帮助了载满花盆、推着独轮车、摔在泥巴里的园丁爷爷。

现实生活中,孩子只要犯错,有些父母就像短片中的妈妈一样,不明真相便对孩子乱指责一通,不去倾听孩子,了解事情的经过,这种做法就很容易让亲子间产生矛盾和误会。

苏格拉底说:“上天赐给每个人两只耳朵,而只有一张嘴巴,就是要求人们多听,少说话。”

优秀的父母,并不会过多的说,而是会多倾听,多行动。如果要说,开口之前一定要想好自己要说的话,精准、简洁、平和地表达出来,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唠叨。

要学会信任孩子

马克·吐温“偷钱”事件告诉我们:这就是孩子不听话的原因!

父母也要对孩子有信心,要学会信任和放手,不能总以爱的名义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要多为孩子创造独立活动的机会和环境。

比尔盖茨曾是全球首富,但他从不曾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而是给孩子足够的信任和鼓励,由孩子外出打拼。

在大学期间,比尔盖茨的女儿便不再从家里拿钱,而是在上课之余打工养活自己,既完成了学业,又锻炼了自己的社会能力,最终成为一名自强不息、自信积极、落落大方的女性。

雏鹰总有展翅的时候,天空才是它们的未来。父母要信任孩子的能力,放手让孩子去做与他们技能和认知程度相称的事情。

父母总是习惯性的小瞧孩子,其实,孩子的能力往往会超越家长的认知哟!

用秩序代替唠叨

马克·吐温“偷钱”事件告诉我们:这就是孩子不听话的原因!

父母为什么会唠叨孩子?

当然是因为孩子做的不够好,至少在家长看来是不够好的。

因为没有符合预期,所以家长便开启了“唠叨模式”,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过度唠叨的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所以,与其不停的唠叨,不如针对孩子的坏习惯去制定规则,比如孩子做作业磨磨蹭蹭,父母就可以制定“n个小时内必须完成作业”的规则,并附上奖惩制度,用秩序和规则来帮助孩子改正不好的习性。

家长朋友们可以试试这种方法,效果还是很显著的!

马克·吐温“偷钱”事件告诉我们:这就是孩子不听话的原因!

马克·吐温“偷钱”事件告诉我们:这就是孩子不听话的原因!

瑞思学科英语Professor说:

优秀的父母都非常尊重孩子,善于倾听,并会给孩子提出原则性建议,这样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和认同。

如果孩子长期生活在唠叨之中,他们的负面情绪就会肆意滋生,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启动“选择性失聪”模式来保护自己,变得越来越不听话。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瑞思学科英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