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村头“扶贫车间”助农增

“走几分钟就能到车间,每天能按时回家,每月还能领2000多元的工资,这样好的事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说起眼下的工作,通渭县襄南镇东山村贫困户候托琴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候托琴家以前主要靠务农、打零工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为了帮助像候托琴一样的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近实现就业,今年来,由通渭县襄南镇免费提供230平方米的场地和建筑房屋,由探越(通渭)服装服饰有限公司提供缝纫设备和技术支撑,通过采取“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在马店村易地扶贫搬迁点上建起了“扶贫车间”,吸纳因各种原因不能外出务工的妇女。通过培训掌握缝纫技能,到“扶贫车间”从事服装加工,进而解决妇女的就业问题。

“镇上的‘扶贫车间’开了后,我第1个报了名。工作主要是流水线作业,也没有太大技术难度。”候托琴一边赶着手上的活,一边笑着说道:“在家门口上班,可以照顾家人,顺便种种地,几头都不耽误,日子也是越过越好了。”

今年以来,通渭县把“就业扶贫车间”作为脱贫增收新业态,凝聚政府、市场、企业、群众多方合力,引导企业“出城进村”。依托探越(通渭)服装服饰有限公司,在义岗镇、襄南镇建立了“就业扶贫车间”,并计划年内在寺子、陇阳等乡镇建设“就业扶贫车间”。截至目前,“就业扶贫车间”已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10人,带动就业人员358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8人、残疾人13人,每个工人平均月工资达2600元以上。同时,该县还依托通渭县乐百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在第三铺乡候坡村建立农副产品加工包装“就业扶贫车间”2座,年可吸纳贫困劳动力50人就近就地就业。按照每人每天55元工资标准,带动每户每年增收2万元左右,真正实现了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目标。

通讯员 岳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