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马铃薯产业助农增收

通渭讯 (通讯员赵世军 岳峰)盛夏时节,走进通渭县马营镇西山村千亩马铃薯示范基地,一棵棵马铃薯苗叶绿根壮,阵阵马铃薯花香扑面而来,种植大户张自福穿梭在沟垄之间,正忙着给马铃薯施肥、拔草、打杈,精心呵护着即将给他带来不菲收入的“金蛋蛋”。

“今年雨水多,马铃薯比往年长势好,这片马铃薯由于种得早、施肥足、采用科技化管理,已长高到20-40厘米,今年一定是个大丰收年。”张自福一边望着眼前绿叶成荫、长势喜人的马铃薯苗,一边信心满满地说道,“我今年种了将近1000亩的马铃薯,根据市场行情,估计能收入48万元左右。”

今年以来,通渭县围绕全市打造“中国薯都”的战略部署和加快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按照“3+6”产业体系,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资源、区位、交通等优势,大力助推马铃薯产业跨步发展,助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全县采取“公司+村集体+基地+农户”“市场+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大力实施良种繁育、标准化基地、专用薯示范、品牌创建、加工增值“五大工程”,着力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良种繁育与质量控制、精深加工、标准化生产、市场营销“五大体系”建设,强力推进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通渭县把马铃薯良种繁育、标准化种植作为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举措,在华岭、马营等乡镇建立马铃薯脱毒原种繁育基地3000亩,在北城、三铺等乡镇建立马铃薯优质种薯扩繁基地6万亩(其中原种扩繁基地0.5万亩),目前已生产脱毒苗3000万株,在华岭、什川、义岗等乡镇,重点以克新1号、陇薯7号、冀张8号等为主的原种500亩。今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39.23万亩。同时,通渭县不断强化田间管理,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有机肥的使用,实施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防止马铃薯农残超标,并为各乡镇马铃薯种植基地建立监控机制,严抓马铃薯各个生长环节的操作,引导农民科学管理,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