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被圍後,有上十萬大軍的趙括爲什麼突圍不了?

羞辱人是結仇的行為


看到有人洗白趙括,忍不住下水答題。

答主的意見:趙國堅守三年之後,已經國內無糧,如果不主動出擊,肯定坐以待斃,所以主動出擊是上策,這個主張是趙王的意思,因此戰敗趙括為主背鍋,非不能戰。

我的愚見,帶領四五十萬人打仗,在冷兵器時代能被俘虜四十餘萬,絕對是將領的無能。

戰爭大家都知道,防守人數可以少,主動攻擊人數就要多了。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這是普遍規律。我方人數是敵方十倍,就能圍殲敵人;五倍的話就能主動攻擊。長平一戰,秦國攻堅,長平不足四十萬守軍,這是事實,並非推測。

說趙國無糧,養不起長平守軍,根據在哪?趙國至少四十萬的常備軍是一定有的,即便不打仗也要用糧食養著。要是連前線的一城之兵都養不起,這可能嗎?說什麼堅持下去,趙國無糧之下也會自然潰敗,這個結論顯然不是事實。那樣的話,秦國什麼也不用幹,只要堅持下去,廉頗自己就餓死了,趙國自己就餓降了。

這個故事你信嗎?

事實是,秦國知道這麼堅持下去不是事兒(遠途出國征戰消耗極大),才散佈流言,使用了反間計,給趙孝成王說:秦國不怕廉頗,只怕趙奢的兒子趙括啊。於是趙孝成王就高高興興地用趙括換下了廉頗,成全了秦國。

還記得拿破崙的那句話嗎:永遠不要做敵人希望你做的事情。趙孝成王做了敵人希望他做的事情,趙國的悲劇了終於開始了。

至於趙括的才能,有好幾個地方能證明。

1. 秦國散佈流言,選了趙括。不是趙孝成王主動選擇了趙括,而是聽到流言之後,按照秦國的佈局選擇了趙括。你覺得秦國會給自己找一個比廉頗還牛的對手嗎?從這裡看,趙括必然不如廉頗。

2. 那位說趙括常在戰場上給父親趙奢出謀劃策的答主可有史料?請分享下。

兒子是親生的不假,但說常給父親出謀劃策是怎麼知道的?或者只是推測,因為我們常說打仗父子兵嘛。

趙奢是趙國名將,討論起兵法竟然比不過兒子,但他還是認為兒子不行,說道: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語出《史記》。

趙奢是名將,自然知道真實的戰場是什麼樣子,所以看出了趙括的破綻:輕易言兵。孫子在兵書裡反覆強調: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孫子和趙奢是都經過實戰的,當然知道其中利害,趙括沒有這種經驗的人覺得打仗沒什麼了不起,這就埋下了失敗的種子。

這是名將和父親的見解,真實而貼切。

3. 藺相如評價: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藺相如一代名相,很有能力,他說趙括不行,只知兵書,不知應變,應當不假。

沒人說趙括深通軍事,除了虛偽的對手

後面的事實也說明了這一點。四五十萬人要是帶好了打個旗鼓相當是沒問題的,最次也能退走。結果被俘虜了四十多萬,在冷兵器時代真的是沒法想象。四十萬頭豬一起拼命奔跑讓六十萬人抓,未必都能抓住一半,可以說,最後趙兵是完全放棄抵抗了。

這樣的結果,能說明趙括是有統兵能力的嗎?你讓多多益善的韓信領四十萬人試試。

當然,從大勢來看,趙國從趙惠文王之後就開始衰敗,趙惠文王之後趙孝成王繼位,此時趙國不敵秦國,除了合縱再無辦法,如果單挑,趙國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有人說長平之敗不能怪趙括。

但是,這正說明廉頗的固守才是合理的啊。廉頗知道如果出戰自己也不是白起的對手,因為秦兵人多,白起的指揮那是非常的強,他沒有勝算,所以只守不戰。趙王想一戰而勝,這是想法的錯誤,而趙括出兵而戰,也說明不知輕重。

如果連戰與不戰都不知道,還能叫名將嗎?由此可見廉頗的名將之名是當之無愧的。

孫子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趙括什麼都沒明白,輕易出戰,這已經錯了。全軍四十萬人被活活圍住,吃不上飯,不能突圍,這絕對是能力問題。孫子說“十則圍之”,那麼也可以反著證明,如果敵人圍攻的人數遠遠少於十倍,孫子認為肯定圍不住自己。當時秦兵大概在六十萬,趙兵有四五十萬,連兩倍的比例都沒有,你說要是孫子當主帥,這能被圍住嗎?

所以,戰敗不是問題,但敗成那種慘樣只能歸咎於個人指揮水平太差。

PS:大兵團作戰非常考驗將領。我們的共和國有那麼多元帥和將軍,大兵團作戰能力優秀的當屬是彭德懷、林彪和粟裕三人,這是一場又一場的大戰歷練出來的。同樣還有很多元帥和將領也身經百戰,但依舊不能組織大兵團作戰,這又說明了天賦的差異。趙括經歷的戰事太少,大兵團作戰能力肯定極差,即便認為他極有天賦,但遇到白起這種不敗的百戰名將,失敗已屬必然。


鬼山楓語


公元前262年,在秦國統一六國的殘酷戰爭中,秦趙兩軍對峙於長平。長平位於今天的山西省高平縣西北, 是黃土高原上一個極其常見的深溝險壑,據說該地東西南北各60步,地勢陡峭、奇崛、逼仄,當地人稱它省冤谷。

長平是史上有名的古戰場。當時,趙國宿將廉頗面對如狼似虎的強大秦軍,採取堅壁清野、築城堅守 、耗其銳氣的策略,決不輕易出戰,兩軍相持了三年之久,不分勝負。秦軍畢竟勞師遠征,時間一久,漸感不支。趙襄文王死後,昏昧的趙孝文王賢愚不分,竟中了秦國的反間計,他將有勇有謀的老將廉頗撤職召回,命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接替他的統帥之位。

年輕的趙括來到長平,他撤換了廉頗手下的全部將領,並一改廉頗制定的以守為攻之戰略戰術方針,他下令趙軍全線出擊,主動對秦軍發起進攻。

寨門大開,趙軍如潮水般湧出。蟄伏已久,將士渴戰,戰馬嘶鳴,步卒們吶喊著跟在戰車的後面爭先恐後地衝向敵陣。趙括按捺不住內心的興奮與狂喜:親自指揮作戰、上陣殺敵的夢想終於實現了!自己多年閉門刻苦精研兵法,今日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他激情四溢,抖擻精神,指揮數十萬趙軍排山倒海般向秦軍的陣地掩殺過去。面對趙軍的洶湧攻勢,秦軍猝不及防下似乎有些抵擋不住,陣腳有些鬆動。

不幸的是,不諳敵我態勢、缺乏實戰經驗的趙括此刻所面對的對手是一位實力強勁且征戰經驗豐富的狠角色 , 他就是身經百戰且從無敗績、有“殺神”、“武聖”之稱的秦國名將白起。白起對廉頗的堅守不戰毫無辦法,他要的就是趙軍這種傾巢而出、不顧後果的戰法。果然,秦軍拼死頂住了趙軍的第一波攻勢 ,穩住陣腳後不再退卻,他們頑強地憑藉垛牆與盾牌的遮掩,用飛蝗般的滾木矢石給正在進攻的趙軍以迎頭痛擊。

趙軍如浪潮般一波波攻上來,又一次次被擊退,但大家捨生忘死,再次拼命衝上去,抵近秦軍垛牆後向上投擲火把、猛烈射箭,一部分勇敢敏捷的趙卒在盾牌的遮蔽下用利斧猛砍木柵、寨門,並架起雲梯向上攀爬;秦軍則推倒雲梯,箭如雨下,並砸下擂石、潑灑熱油,使成隊進攻的趙卒粉身碎骨或肢殘頭破,不多時,城柵下便血流如注,屍如山積。

趙括見己方仰攻失利且損失慘重,被迫下令退軍。但是,為時已晚,回撤趙軍已被秦軍偏師截斷了退路。

這一切,都是秦“武安君”白起佈下的一個圈套。

原來,正面秦軍是佯裝敗退引誘趙軍進攻。當趙括督促趙軍不管不顧地大舉輕進時,一支秦軍神不知鬼不覺包抄並切斷了趙軍的退路,使其首尾不能相顧;白起還佈置另一支秦軍攻破了趙軍的大本營,一舉端掉了趙括的指揮部,使傾巢而出的趙軍失去了依託,已無路可退 。而另一路秦軍則奉命截擊趙軍潰退之師 。這一切,身為趙軍統帥的趙括事先都未曾料到。

趙軍潰卒與秦軍伏兵攪在一起,一時間,車錯轂兮短兵接,雙方盾牌撞擊,戈矛交錯,刀斧鏗響,人喊馬嘶,合奏出了一曲驚天動地的悲愴戰歌。趙括如一頭暴怒的雄獅在敵陣中左衝右突,他揮舞長槍凌厲地刺向敵人,不少秦卒成了他的矛下之鬼,然而勇悍無畏的他無法阻擋秦軍虎狼之師的犀利進攻,更無法阻止已兵敗如山倒、忙於逃命之趙軍士卒如退潮似的大潰退。他被趙軍潰卒們裹挾著,身不由己地且戰且走,當驚魂未定的敗軍們好不容易立住腳,趙括忙命他們勉強構築起一座簡陋的防守壁壘時,準備負隅頑抗的趙軍已被洶湧追至的秦軍裡三層、外三層圍得像鐵桶一般了。

史載,數十萬趙軍被秦軍整整圍困了46天。外無援兵,內無糧草,所有的堅持與抵抗都變得毫無意義。大批趙軍士兵被餓死,劫餘的戰馬大都被殺食,趙營附近的樹皮、草根基本都被餓的兩眼發綠的士兵們啃光吃盡,最後竟發生了士卒相殺吃人肉的慘劇。

秦軍圍而不打,趙軍困守死城,進退無路。又是一個慘淡的黎明。趙括佇立高坡上,望著長平屍橫遍野的溝溝坎坎,耳邊幻聽般地響起父親趙奢那沉痛而略帶責備的聲音 :“戰爭是攸關國之命運、軍隊生死之大事,而你(括)卻以為輕而易舉,你如此輕率,一定不會有好結果”。趙奢是與廉頗齊名的趙軍驍將,他曾率軍以少勝多,擊退大舉入侵的秦軍,被惠文王攫為上卿。有父如此,自己卻盲目驕傲自大,不聽其勸,真追悔莫及啊!望著漫山遍野的趙軍屍骸,趙括突然悟到父親話中的深意與隱憂,這些人的死都是因為自己決策失誤造成的,想到這,一種痛徹心扉的顫慄與懊悔之感讓他的雙膝微微發抖。

趙括痛定思痛,狠下決定:必須不顧一切突出重圍!

他把數十萬趙軍分為四路,輪番反攻,想殺出條血路,衝出個黎明,誰料全被秦軍擋了回來。最後他孤注一擲,親率一部分精銳虎賁,疾風暴雨般衝向秦軍。趙括確實悍勇,只見他用戈矛左劈右刺,阻擋他的秦軍幾乎都被他殺得人仰馬翻,被迫讓開了一條通道,眼看就要衝出一個缺口來, 不料突然從敵陣中射出兩箭,一箭射中了他的坐騎,一箭射中了他的臂膀。那戰馬負痛直立嘶吼,一下把中箭的趙括給甩了下來。恰在此時,又一疾如流星的利箭飛來,正中趙括的後背。身形雄健的趙括被秦將射中後心,如大山傾塌般緩緩倒下。激烈搏殺的戰鬥喧囂聲似乎突然停止了,萬眾廝拼的沙場上一片瘮人的寂靜,無邊的寂靜······垂死的趙括絕望地睜大無神而空洞的雙眼,似乎在想:自己過去飽讀兵書,自詡胸藏百萬甲兵,能料敵如神,卻為何沒有讀過這些因主帥指揮失誤而導致的慘烈戰爭後果呢?

趙括在拼死突圍時戰死 ,趙軍群龍無首 ,只好全體投降秦軍,作了俘虜。滅絕人性的秦將白起除放回240名未成年士兵外,將其餘40萬趙軍俘虜全部活埋(坑殺)在省冤谷中。

插圖源自網絡


鐵馬冰河wu


兵不在多而在精,雖然各個史書上對於長平之戰的記載說法都不一樣,但是現在比較能接受的就是秦軍出動60萬,趙軍45萬,最後秦軍死傷30萬左右,趙軍45全滅,一半被坑殺,一半前期作戰中陣亡。當時趙軍被圍整整46天之後,趙括戰死了趙軍才投降的,而最後趙軍被坑殺二十多萬,那麼一開始被圍困的趙軍也應該在三十萬到四十萬之間,因為廉頗前期一直堅守,損失應該不是很大,但是廉頗一直打敗仗,所以損失幾萬到十萬之間也是可以理解的。



既然趙軍一開始被圍困的時候有三十多萬為什麼不選擇突圍,一定要等到被圍困了46天,最後沒有退路了才選擇突圍呢?

首先在實戰中,只要規模達到萬人以上的戰爭就不能以簡單的人數多少來分析勝敗了。更何況長平之戰可是百萬大軍在作戰。這麼大規模的作戰應該從人員素質,武器配備,戰術配合,後勤補給,將帥才能等等綜合因素來考慮了。但是在這些上面好像趙軍都不太佔優勢。先說人員素質,秦軍不說比趙軍有優勢,但是從心裡上秦軍應該是佔據了絕大部分優勢的,畢竟趙軍事被圍困的一方。而且秦軍在人數上佔優勢,加上趙軍一開始作戰對自己就沒有太大的必勝心裡。



再說武器配備,說都知道秦軍的弓弩是很厲害的,那麼秦軍圍困趙軍,肯定會把自己最厲害的弓弩拿來防止趙軍突圍。

還有就是戰術配合,當時廉頗是趙軍絕對的大哥,那麼當趙括來接替廉頗的時候,趙軍肯定很多人是不服的。趙括一開始被圍困的時候肯定是寄希望於趙王派人來支援的,那麼這些廉頗的門生肯定是怠慢的。


後勤補給就不多說了,趙軍被圍困就是因為白起派出了一小股騎兵斷了趙軍的後勤才導致趙軍被圍。當時趙軍被圍困46天已經是馬匹殺盡,樹皮草都啃完了。秦軍則是源源不斷的糧草運到前線。

將帥這個就更不說了,白起對上廉頗如果廉頗堅守的話,還分不出勝負,可是趙括來的話,不說趙括有多水,但是白起還是比趙括還是高處一大截的。

再說說地形吧,上黨這個地方本來就是山地河流,不適合大規模突圍攻堅戰,只適合防守戰。而且趙軍最厲害的是騎兵,山區作戰騎兵就等於沒有了。秦軍只要用弓弩在山上,可以控制整個區域。


到最後不得已實在是沒辦法了,趙括才選擇突圍,但是地形複雜大部隊也施展不開,只能分成幾個集群突圍,也就沒有了人數的優勢。趙括一死,趙軍更是一下子失去了將帥,成了無頭蒼蠅,只能是砧板上的肉任秦軍宰割了。


小伍講歷史


趙括當時被圍,手底下至少有40萬軍隊。他手握數十萬大軍沒辦法突圍原因有二:對手是喜歡打殲滅戰的白起;他中計了。


對手是喜歡打殲滅戰的白起

白起在戰國後期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戰神。他打仗有一個特點就是不打則已,只要打就是殲滅戰。比如,秦昭王14年,白起在伊闕之戰斬首三晉聯軍24萬!

就算是攻城,都能斬首5萬。比如秦昭王43年,白起攻韓陘城,拔五城,斬首五萬!

白起的戰績,即便在戰火紛飛的戰國時期,這都是很罕見的。所以任何將領在和白起做戰之前,都要做好被全殲的準備!

趙括中計了。

當然,如果你也是一位名將,即便不能取勝,也有機會在白起的手下逃出生天,將主力帶回國,雖然這很難,所以一直到白起去世也沒有人能夠做到。

當趙括攻打白起的營壘時,他已經中計了!中計的後果就是被全殲!


下面講趙括中計後,為什麼不能率主力突圍!

趙括擔任趙軍統帥後,白起派軍隊挑戰趙括,並假意戰敗,將趙括引到自己的營壘前。見到初戰勝利,趙括急忙率主力追擊。

趙軍逐勝,追造秦壁。

所以,輕敵冒進的趙軍是不可能帶有大量輜重補給的!

當白起的2.5萬奇兵切斷了趙括的補給線後,白起迅速轉守為攻派兵攻打趙軍。後路被劫,前鋒又被擊敗!在這種情況下,趙括只能先穩定軍心謀定而後動。如果貿然率軍後撤,很可能會像淝水之戰一樣,大軍在後撤中出現混亂,被白起趁機大敗!於是秦軍趁趙軍穩定陣線築壘自保的時候,完成了合圍任務!

此時的趙軍被秦軍鐵壁合圍,裡無糧草外無救兵!再想奮力突圍卻發現秦河內郡的援兵到了。。。。。

正在這時,領兵突圍的趙括又被秦軍弩兵狙殺,於是軍心大亂,全軍投降!


歷史風暴


長平一戰,舉世震驚。那麼問題來了,為何趙括擁有幾十萬大軍都突圍不了?從而導致悲劇發生,下面來分析一下其中的緣由:

沒有組織人心

當一場戰爭到了決一生死的關鍵時刻,人心的力量是可能改變戰局的。趙括當時應該並沒有較好的組織趙軍背水一戰,所以沒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思想後盾,對於一個被圍困這麼多天的軍隊失敗在所難免。

戰術的失誤

雖說趙括有組織手下做突圍,但是其突圍的方法是應該是有誤的。首先趙括應該都沒有去分析和打探最容易的突圍點,當然也就沒有所謂的集中力量攻打一兩個易於突圍的攻擊點了。反而兵分四路分散了力量,所以難以成功。



實際經驗的缺乏

趙括空有理論於一身,但是畢竟還是缺乏實際的檢驗和練習。指揮打仗沒有白起那麼輕鬆自如,所以反而被白起給打了個殲滅戰。



指揮突圍的方法不對,又不知道如何有效的組織人心,所以趙括的幾十萬大軍還真的是難以突圍成功。


淡看天上月


首先古代戰場上,戰爭勝敗從來不是靠拼人數的,十萬大軍如果素質整體偏下等,戰場的調度以及戰士對命令的執行程度等等任何一方面的失誤都會嚴重影響戰爭結果。更何況當時趙國很多都是臨時徵召。此外,從整個戰局來講,之前的長時間的兩軍對峙,拖垮了趙軍。至於廉頗在時為什麼要選擇防禦而不是主動出擊,也是有更實際的戰略部署原因的。

秦趙兩國開戰後短短3個月內,趙軍遭遇了一連串失敗,丟失兩道防線,折損“一將六尉”。對於這時的趙國而言,和平的希望已不存在(戰爭爆發後,趙國遣使赴秦媾和,但以失敗而告終),其在軍事上有3種選擇:主動攻擊、自行撤軍、持久防禦。而戰場的現實已經證明趙軍野戰不是秦軍對手。而自行撤軍,將大軍撤回太行山以東,且不說以新敗之師如何抵禦居高臨下而來的秦軍,秦軍更可以揮兵北上,控制呂梁山與太行山上的險徑要塞,截斷邯鄲與代郡、雁門郡、雲中郡等北部地區的聯繫,將包括趙國起家的晉陽(太原)在內的太行山以西的大片領土全部併吞。

更重要的是,敵前撤退這樣高難度的軍事行動極度危險,當時臨時徵召的軍隊,雖然數量龐大,但組織度很低,敵前後退極易導致軍心渙散、陣形混亂,一旦敵乘勢追殺,將一敗不可收拾,甚至全軍覆滅,日後王翦趁項燕率兵東移突襲大破楚軍就是最好的例證。因此,廉頗選擇堅壁清野,堅守不出的策略實屬必然。然而,兩軍相持,實際比拼的也是雙方的後勤能力。然而長期的重兵對峙給後勤帶來的壓力竟然成為壓垮趙國的最後一根稻草。


國家人文歷史


現代考古發掘,長平之戰坑殺趙兵預計最多15萬,沒有史書記載那麼多,所以趙括其實被圍住的可能20萬左右。

當時廉頗防守時,秦軍憑著連勝一鼓作氣攻下趙軍第一道防線,但秦軍傷亡慘重,致使秦軍不敢再進行進攻,而廉頗構築的防線原本是牢不可摧。名將的第一要領是先保證不敗,再取其勝。這也就是說趙括在出擊前應該必須選好主戰場,即使趙軍出擊,背靠後方壁壘,絕不可能陷入死地。而趙括因為對當地地形不熟,進了白起預設的主戰場,而對己方壁壘和糧道沒有做好足夠支撐,造成白起出奇兵佔領壁壘斷其糧道,使己方壁壘反而變成包圍自己的防禦設施。


沒有突圍的第二個原因就是趙括真的太菜了。第一,既然被圍入死地,居然助壘待援,難道是想學孟良崮戰役的裡應外合,反包圍秦軍?難道趙括不知趙國無兵?趙軍壁壘秦軍攻不破難道現在換做趙軍就能攻破了?第二,趙括之前突圍不是集中兵力向一個方向突圍,而是分成四隊分別突圍。第三,趙括被圍46天突圍實際上組織的士兵不是45萬,而是隻有8000人,為趙括翻案的人太高估了趙括的能力,把你餓十幾天你還能突圍?


從思考開始


十萬趙軍被包圍在一個圈裡,原則上至少需要十萬以上的秦軍才能實現繞一週,而且很容易在佈局上出現薄弱環節,趙軍如果找準突破點應該不難突圍,至少不能全部突圍成功也不至於全軍覆沒,而且突圍行動也肯定會對秦軍造成幾戶同等的傷害,畢竟當時還是冷兵器時代。

問題就出在主將身上。首先,被圍之初,主將趙括沒有認清形勢,沒有做出明確戰略方向。剛被包圍時,趙軍不可避免會陷入恐慌迷茫之中,但戰鬥力仍然很強,趙括如果抓住趙軍急於突圍的心理,找準突破口,做好犧牲一部分保全大部分的心理準備,持續突圍,以數十萬兵力持續攻擊秦軍一個點,成功幾率還是很大的。而實際上趙括的做法卻是沒有調動全軍進行集中突擊,而是對四面進行了試探性突圍,以少量部隊去突圍本身就很容易被外圍的秦軍集中周圍軍力打退,根本就是在碰運氣,純屬是對趙軍的自我消耗。其次,沒有考慮清楚當時趙國的國力,抱有依靠外部救援的幻想。長平趙軍幾乎已經是趙國全部精銳所在,而其他地方的兵力還要防禦周邊,趙國用於救援的軍隊要遠遠少於長平趙軍,被圍之後等待救援無異於等死,最終結果是糧草耗盡的精銳趙軍一個個變成羸弱殘兵,連跟秦軍對碰的機會都喪失了。


走天涯9720771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021378d3d8174cf833df1ff7ab313d11\

看鑑


大軍團的突圍,不是簡單的一擁而上,用人命填就可以了。長平之戰初期,趙軍統帥廉頗立足於堅守和消耗遠道而來的秦軍,所以在武器、軍械的配備上是以防禦性武器為主,缺乏大規模野戰的準備,但沒想到的是國力反而被秦軍消耗一空。

比及換帥後,趙括倉促出擊失利,出戰的部隊和營壘之間的聯繫又被切斷,軍械糧草缺乏,實際上已經不具備大規模野戰和打破封鎖線的攻堅能力,只能被動的防禦。

當時的趙括應該是期待營壘剩餘的軍隊以及趙王會派兵來支援,從而裡應外合擊破秦軍,但可惜未能如願。分析原因可能有三個方面,一是北面長城一線牽扯了趙國相當一部分軍力,無法集中力量對秦。二是趙國派出的援軍無法攻破秦軍的封鎖線,畢竟當時的秦國也是徵發了全國15歲以上的青壯傾國而戰,兵力佔優勢。三是

廉頗為趙國宿將,門生故吏遍佈全軍,趙括取代廉頗的位置後,必然導致這些將領的不滿,在救援過程中出工不出力。甚至出征軍中有將領在攻打秦軍防線時,不想趙括立功從而消極怠工。

從戰術層面考慮,秦弩的射程和殺傷力為七國之首,在長平之戰中派出的封鎖部隊肯定也配置了大量的弩,再配合簡單的工事,足以阻擋數倍於己的敵軍。按照歷史資料,秦軍派出了兩隻先頭部隊,兩萬五千步兵和五千騎兵在趙出征部隊後面設置了兩道封鎖線。

從地理上分析,長平地區為丘陵地帶,少平地,且河道縱橫,利於防守而不利於大規模的野戰。可以得出結論,秦軍封鎖部隊插入趙軍後方後,必定是憑險而守,修築工事,才導致趙軍短期內無法突破封鎖線,被迫固守待援。

實戰中,一方人數超過萬人,就不能簡單的以人數來分析雙方的勝敗。而應該從人員素質、武器配備、戰術配合、後勤補給綜合考慮,但可惜的是,趙括軍每項都不佔優勢。即使十幾萬軍隊攻擊包圍圈的一點,由於地勢的因素趙軍無法全部展開,同時要保護輜重,要防禦秦軍從背後攻擊,只能將部隊分為幾個集群,從而失去人數上的優勢。可以想象,趙軍前衛部隊也會因缺少器械而在弩陣連綿不絕的攻擊下死傷慘重,後衛部隊因將帥不和而無死戰信念,導致潰退或投降,進而全軍被四面圍攻直至崩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